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中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行介入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例手术均在局麻下全部获得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基础和前提,严密的术中监护,默契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对150例PDA患儿行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包括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术中严密监护,密切配合。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默契,技术娴熟,既加快了手术进度,减轻了患儿痛苦,又缩短了接触放射源的时间。结论加强PDA患儿介入治疗术的术中护理配合,可提高介入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2例接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疗效.结果 92 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小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疗法.  相似文献   

4.
王海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86-186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技术。方法:对36例动脉导管未闭(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伤口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观察研究和护理。结果: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应降低。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先心病患儿全麻下介入治疗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本组入选30例患儿,男13例、女17例,年龄1-8(2±3.2)岁,其中VSD(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ASD(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PDA(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8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3例.经临床体检,超声心动图(UCG)确诊,在X线和超声引导下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术,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器械和特殊导管,防止和杜绝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护士精心护理、熟练配合和严密监护对先心病患儿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32例,同时排除介入治疗的手术禁忌症患儿。肺动脉小于50mmHg患儿共20例,肺动脉压大于50mmHg患儿共12例。在麻醉情况下,对患儿实施介入治疗。测定肺动脉压小于和大于50mmHg患儿手术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改变情况。结果肺动脉压小于和大于50mmHg患儿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疗效显著,肺动脉压显著下降,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封堵治疗,医患配合良好,病情好转快,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鞠樑  钱炜  李红  李琪  沙红  华琦  胡静  胥玲 《安徽医学》2017,38(7):892-894
目的 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术前经胸心脏彩超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及手术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即刻、术后第24小时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心脏彩超、胸片及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均封堵成功,使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23枚,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II)8枚.2例术后即刻心脏彩超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予激素治疗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介入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满意.ADO-II封堵器适用于小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如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适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介入技术普及,导管材料的更新,加上创伤痛苦小、疗程短、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不留瘢痕等优点,介入治疗颇受患儿家长的青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心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先心病的最新亮点根据不同患儿年龄特点,实施适合患儿身心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肺动脉辩成形术5例,Amplants伞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房间隔缺损堵闭2例。结果:成功率为94%,术后随访1~2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左腋下小切口行地管切断连续往返式缝合术共治疗12例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平均年龄8岁,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我们认为左腋征小切口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是一种适宜于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术12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萍  林素清 《海南医学》2010,21(3):143-14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经皮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2月连续施行的CHD介入治疗128例的护理,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63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12冽,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53例,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28例CHD介入治疗,成功126例,2例封堵未成功,成功率为98.4%。结论CHD介入治疗封堵术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对部分病例可替代外科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加强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5月共有2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72±4.14)岁,平均体质量(20±13.84)kg。除2例因动脉导管不适合介入治疗外,其余25例全部成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8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42例患者均1次堵成功,且治疗和积极护理干预后痊愈出院,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围期手术,细致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巨大动脉导管未闭6例,均经介入行覆膜支架封堵完成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护理,降低肺动脉压力等护理治疗;术后从体位活动、生命体征观察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护理;出院时给予康复护理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均于术后7天顺利出院.结论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手术风险小、不留疤痕且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严格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安全出院的基本工作.  相似文献   

17.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孙萍(锦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本病需手术治疗,根据病情轻重,手术可在常温全麻,低温麻醉或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方法有结扎术、切断缝合术及经肺动脉缝闭术三种。术后护理,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左侧腋下纵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管型和漏斗型动脉导管未闭4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42例手术的患儿。术中显露清楚、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左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管型和漏斗型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实用、经济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3岁0月7天,与3年前因"感冒"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行心  相似文献   

20.
本组连续对212例14岁以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改进的导管结扎术,术中未发生意外。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月~10年,无1例导管再通。因此认为,改进的结扎术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