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的53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胃肠减压管应用于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院53例肠梗阻患者均进行胃肠减压管治疗,引流液为267-601ml,平均引流量为(437.65±65.41)ml,留置胃管时间为3-8d,平均留置时间为(4.25±1.85)d,留置胃肠减压管后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胃肠排气减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改良留置胃管法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使用及提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59-3060
目的:肠梗阻是老年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急腹症,对老年患者尽量保守治疗并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使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免受手术治疗之痛苦。方法:对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温肥皂液灌肠,并补液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对症支持治疗,9例病人3d痊愈出院,5例病人4d-5d痊愈,4例病人7d恢复良好。结论: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及系统化整体护理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辅助下鼻肠梗阻管置入技术在小肠梗阻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8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无痛胃镜辅助下置入鼻肠梗阻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置入时间、鼻肠梗阻管的位置、引流量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无痛胃镜辅助下鼻肠梗阻管置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的操作时间10~25 min ,平均15.5 min;导管头端到达小肠梗阻部位时间为2~10 d ,平均3.2 d;置管后引流量增加,置管前胃肠引流量(350±30)m L ,置管后第1天胃肠引流量(1200±37)m L ,此后置管平均每天胃肠引流量(400±25)m L。经导管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3例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在插管过程中发生2例鼻黏膜出血,但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引导下置入鼻肠梗阻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鼻肠梗阻管治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并能协助手术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分析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3-11间天津市南开医院内科急诊治疗的20例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结果。结果 20例患者经灌肠、胃肠减压、抗炎、补液及我院制剂大承气冲剂颗粒(组方为芒硝、大黄、枳实、厚朴)治疗后,18例患者在6d之内肠梗阻症状消失,2例老年患者收入院治疗。结论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可合并急性肠梗阻,要引起术者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华 《中外医疗》2009,28(4):123-123
目的总结恶性肠梗阻内科护理经验。方法恶性肠梗阻的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对症用药。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治疗前后对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进行比较。结果8例解除肠梗阻,10例症状明显缓解。7例症状略有缓解,但最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前后有近90%患者QOL分值明显提高。结论恶性肠梗阻的内科治疗与护理虽有较大困难,但只要做到正确及时的治疗,辅以精心护理,就能控制梗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双介入法治疗恶性小肠梗阻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介入法治疗恶性小肠梗阻疗效;方法:10例恶性小肠梗阻,放置鼻肠减压管,结合密集低损介入治疗,观察前后KPS评分?症状?腹部平片情况;结果:6例症状消失,4例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例鼻肠减压管在留置1~4周后拨除?结论:提示对于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恶性小肠梗阻,双介入法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发现与正确护理剖宫产术后出现肠梗阻.方法总结了3例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禁食及禁食期间口腔护理、胃肠减压效果、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保留灌肠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例病例均保守治疗成功,按期出院,无并发症,平均住院10d.结论认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要获得保守治疗的成功,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外,精心的护理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诊治肠梗阻患者50例,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及手术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管护理、灌肠护理);术后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50例手术过程顺利,住院天数11~17d,平均(13.23±2.56)d;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仅2例(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各1例);护理满意49例(98.00%,49/50);术后随诊3个月~1年,其中49例未出现肠梗阻情况,1例于3个月后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治疗。结论:良好的术前与术后护理是肠梗阻患者康复的保证,对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提高患者远期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志刚 《当代医学》2014,(11):62-63
目的分析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患者均给予进食进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组行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减压。观察记录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症状消失起效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缓解消失所用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气液平面完全消失时间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较常规胃肠减压治疗,疗效更为肯定且更加安全,一方面可以缓解老年患者再次开刀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开刀后再次粘连的可能性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和普通鼻胃管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变化、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X线立卧位腹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较,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减压量显著增加。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粪石性不完全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右蜡油与肥皂水交替灌肠,配合禁食、胃肠减压等方法,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病情观察。结果:30例患者3~5d腹痛、腹胀完全缓解,肠鸣音正常,肛门排气、排便。2例年龄较大的患者7d后开始排气、排便,腹胀逐渐缓解。结论:采用石蜡油与肥皂水交替灌肠治疗老年人粪石性不完全肠梗阻能较快地解除梗阻,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普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优良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为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做好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不适症状的缓解和手术效果的提升,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王艺  丁海涛 《吉林医学》2012,33(12):2635-2636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将普外科术后行胃肠减压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胃管插管法和改进胃管插管法(胃管顶端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并适当增加胃管插管长度)行胃肠减压,所有患者出现不适症后均给予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及3 d胃肠减压不适症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胃肠减压共同不适症主要为咽喉疼痛、口渴饥饿、排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腹胀恶心、呕吐,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后不适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对症护理及积极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发生,在胃管顶端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并适当增加胃管插管长度可显著降低腹部不适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陕大治  赵正杰 《中外医疗》2013,32(26):23-2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该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中筛选出140例进入研究,按照给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及治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如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传统胃肠减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管减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4例肠梗阻患者,其中44例患者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引流量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和腹围缩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5d的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减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较好,其减压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18例肝移植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观察疗效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经精心护理7~14d后肠梗阻症状消失,平均治疗时间为11.5d,未出现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临床护理中,肝移植术后并发低位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以预防为主,术后早期活动,严格按医嘱执行饮食要求,保持大便通畅至关重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不适主诉,早期发现,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禁食及胃肠减压等综合护理措施,可取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丁海坤 《中外医疗》2013,32(9):71+73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经验。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1月—2012年9月治疗的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括联合抗生素使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肠外静脉营养支持;同时加用中药(大承气汤)灌肠等。早期曾有4例于保守治疗1周后行剖腹探查术。结果经过治疗,有61例患者梗阻症状缓解,缓解率为95.3%,其中7d内缓解31例,占50.8%,14d内缓解30例,占49.2%。另外3例患者经过治疗14d仍未缓解进行剖腹术探查,发现术后并发肠瘘2例,小肠粘连1例,进行手术治疗后均缓解。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症状典型,很少绞窄,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不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解痉镇痛后症状没有缓解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共55例,肠造瘘二期吻合术共15例.手术时间为190~230min,出血量为155~205ml,术后禁食时间为4~7d.手术中没有死亡病例.因为腹腔感染而出现休克,3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于肠梗阻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效果较好的方式,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31例经胃肠减压、维持水电平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与抗生素应用、中药灌肠等保守治疗获治愈。治愈时间4~19d,平均9.4d。1例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10d,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经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规使用抗生素,应用生长抑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等保守治疗治愈; 其中肠梗阻症状1周内缓解11例,2周内缓解21例,超过2周以上缓解3例.临床治疗时间为7-30 d,平均14 d.无一例出现肠坏死,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但需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等,该病保守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