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C”联合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张振宙  张杰  李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7-37,39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联合应用对脆性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15例应用“双C”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与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对照两周后进行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比较。结果与MDI相比“双C”治疗组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CGMS与CSⅡ联合应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脆性糖尿病的血糖。  相似文献   

2.
陈彬  刘福平  张星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58-1258,128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为84例糖尿病患者佩带CGMS 72h后分析其血糖波动特点,其中40例使用CSII治疗(CGMS+CSII组),44例使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CSII治疗(SMBG+CSII)。结果 CGMS+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SMBG+CSI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稳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CGMS监测17例难治性糖尿病及7例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第2天开始佩带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难治性糖尿病及脆性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比例显著增加,低血糖、高血糖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能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程度和疗效。方法将2008-05~2010-08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Ⅰ型糖尿病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和肝、肾及微血管并发症),分别给予CSⅡ和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应用CGMS监测72 h,比较患儿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平均血糖浓度、白天和夜晚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事件和高血糖事件发生的例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CSⅡ组治疗后,HbA1c较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均可使血糖逐渐稳定,CSⅡ组24 h血糖浓度较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CSⅡ组白天及夜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及高血糖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组(P均<0.05)。结论 CSⅡ和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均可使Ⅰ型糖尿病患儿血糖下降,但CSⅡ治疗具有控制血糖理想、24 h昼夜血糖变化小、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次数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的更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联合胰岛素泵(insulin pump)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Ⅱ)进行治疗,其中22例(微量血糖仪组)采用每天8次微量血糖仪监测,20例(CGMS组)在每天8次微量血糖仪监测基础上采用CGMS监测血糖,对2者血糖稳定达标天数和低血糖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CGMS组血糖稳定达标所需天数3.21±0.85天,少于微量血糖仪组5.04±1.27天(P<0.01)。而CGMS组低血糖发现次数显著高于微量血糖仪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微量血糖仪监测治疗妊娠糖尿病均能很好控制血糖,胰岛素泵联合CGMS临床达标时间短,易发现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控制高血糖效果的差异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短期内应用胰岛素泵(CSⅡ)和MSⅡ,对54例住院的初发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14天,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HOMA-β、HOMA-IR的变化。结果:CSⅡ组比MSⅡ组能更有效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需胰岛素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HOMA-β增高、HOMA-IR减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安全、有效、快速控制血糖,能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回顾性与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使用,对比2种CGMS在血糖监测中的优缺点。方法:将确诊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回顾性CGMS组(31例)和实时CGMS组(17例),观察24h平均血糖水平(24hM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波动系数(GV)、高血糖时间及低血糖时间等指标。结果:(1)所有患者d3的24hMBG、LAGE、GV、高/低血糖时间等均较d1显著降低,而低血糖时间较d1增多;(2)2种监测方法上述各指标在d3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与指尖微量血糖仪相比,CGMS可检出更多的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2种CGMS均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并检测无症状性低血糖,其中实时CGMS更有利于及时调整血糖。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快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H—TRONplusV100胰岛素泵(CSⅡ),对42例高血糖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每天监测7次血糖。结果:全部患者高血糖症状在48小时内得到控制,均达正常水平,且无1例低血糖现象发生,且胰岛素用量较用泵前减少23%~50%。结论:应用CSⅡ可有效控制南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可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待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4例。经上述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时,比较CSⅡ和MSⅡ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CSⅡ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结论:CSⅡ治疗可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钟素兰 《当代医学》2009,15(16):121-122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瘸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II)结合治疗模式(双C组,16例),组2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17例),组3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MSII组,17例),后两组采用指端毛细血糖监测法,治疗7d后比较三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漂移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双C组和CSII组患者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明显优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亦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双C组MBG、MAGE、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动态系统监测系统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更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血糖的控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意义。方法: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与CGMS联合为联合治疗组;CSII与血糖仪监测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先佩戴CGMS3d,对照组进行血糖监测,3d后两组均植入胰岛素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糖达标快,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有效降糖,但联合治疗组有快速、平稳、精细降糖的优点,不仅可使血糖达标,而且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CSⅡ)对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CSⅡ组和MSⅡ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以餐前血糖在3.5—7.0mmol/L作为糖尿病理想控制的指标。分别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总治疗日。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与一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强化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CSⅡ与MSⅡ。比较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迭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SⅡ与MSⅡ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水平无显著差异。CSⅡ较MSⅡ控制血糖更快,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CSⅡ是较MSⅡ更为快速、安全的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张翠云  张静  李玉凤  齐国荣 《西部医学》2012,24(2):298+300-298,30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Ⅱ)联合诺和锐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22例,分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组(58例)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组(6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SⅡ组较msⅡ组在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既安全,又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控制高血糖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与MSⅡ组(各20例),均行手术内固定术,围手术期CSⅡ组应用诺和锐,MSⅡ组诺和灵R,比较两者血糖控制情况,等待手术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控制高血糖,CSⅡ组控制高血糖效果更佳(P<0.01),缩短调整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诺和锐能迅速、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各周手术期控制血糖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测系统(CGMS)与其它血糖监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正常糖调节个体及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和每日多次手指血糖、静脉血糖监测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和不同方法血糖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结果:CGMS和每日多次手指血糖监测在平均血糖、最高血糖测定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在低血糖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静脉血糖与HbA1c相关(r=0.671 8,P<0.01),而平均血糖(CGMS和手指)与HbA1c没有相关性.结论:CGMS在反映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和每日多次的手指血糖没有差别,CGMS在低血糖监测优于每日多次手指血糖,血糖监测应先使用静脉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8.
刘应兰  文芳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67-68,71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迅速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把糖尿病病人分成常规胰岛素多次注射组(MSⅡ)和胰岛素泵持续注射组(CSⅡ),比较两种不同方法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比胰岛素多次注射能显著控制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结论CSⅡ治疗较CIT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病程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病人分成2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组)和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治疗应激性高血糖,并将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SⅡ组比MSⅡ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标天数明显缩短,黎明现象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心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而总病死率差别不大。结论CSⅡ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诱发的应激性高血糖安全有效,可显著缩短高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组甘精胰岛素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动态血糖监测(CGMS)可以连续24h监测血糖波动,能够发现自我血糖监测常常忽略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状态和餐后高血糖状态.本研究采用CGMS技术,观察口服降糖尿病药物(OAD)治疗而空腹血糖(FPG)仍然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时24h血糖的变化和低血糖发生情况,评价其作为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否较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更为优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