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经肛管括约肌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报告经肛管括约肌径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24例。其中良性绒毛状腺瘤13例,绒毛太腺瘤伴部分细胞高度不典型增生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9例。除1例发生伤口感染外,余皆获得满意疗效。无手术死亡,未发生直肠瘘和肛门失禁。作者就外科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各种手术方式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经肛管括约肌径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行的34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早期直肠癌13例,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3例,类癌2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10cm,平均7.5cm,瘤体直径1~5cm。结果34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病人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直肠癌及直肠绒毛状腺瘤癌变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11例,pT1N0M0期5例,pT2N0M0期3例。2例直肠类癌限于黏膜下层。全组平均随访4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直肠病变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显露良好、切除完整的优势,适用于可行局部手术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5例直肠中下段肿瘤患者,经肛管括约肌入路,行肿瘤切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6~70岁,均为直肠中下段广基性腺瘤,其中合并肿瘤恶变2例,绒毛状腺瘤3例,瘤体距肛缘1.5~4.0cm。均经  相似文献   

4.
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70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绒毛状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经肛门括约肌径路切除(Mason术)2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16例,经肛门局部切除(transanal excision,TE)11例,经骶部切除(Kraske术)5例,其他手术9例。结果 25例(35.7%)直肠绒毛状腺瘤已发生癌变。70例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术后复发率为14.3%。Maso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9%和0。结论 选择直肠绒毛状腺瘤的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腺瘤的具体部位、大小以及术前活检的病理结果,对于腺瘤癌变的病例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Mason术是治疗直肠中下段绒毛状腺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Qiu HZ  Wu B  Lin GL  Xi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67-1169
目的探讨经肛门括约肌手术在中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1990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经肛门括约肌手术的97例中低位直肠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行直肠部分切除术91例,直肠节段切除术6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5例(5.2%),直肠皮肤瘘4例(4.2%)。术后病理结果为:直肠绒毛状腺瘤35例,直肠癌50例,直肠类癌等12例。直肠癌中Tis期17例,T1期21例,T2期7例,T3期2例,T4期3例。术后平均随访6.4年(2个月~16年)。术后肿瘤局部复发3例(6.2%)。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和87.5%。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肛门失禁。结论经肛门括约肌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和易于保留肛门等优点,适用于中低位直肠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半内收治的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手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平均7cm,瘤体直径2~5cm。结果17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患者均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6例恶变者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3例,pT1N0M0期2例,pT2N0M0期1例。全组平均随访4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早期癌变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位于直肠中段较大的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骶部径路的直肠手术在直肠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30例中下段直肠疾病病人施行经骶部径路的直肠手术经验。结果本组中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早期直肠癌9例,进展期直肠癌2例,直肠类癌1例。30例直肠肿瘤中行直肠部分切除术19例,直肠节段切除术11例。术后伤口感染1例,肿瘤局部复发1例。直肠癌组术后3年存活率100%,5年存活率91.7%。结论经骶部途径的直肠手术具有手术径路直达、术野表浅和显露良好,适用于可行局部切除治疗的中下段直肠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经括约肌或尾骨入路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9例低恶性或良性的直肠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结果。其中广基无蒂绒毛状腺瘤6例,距肛缘4~9cm,肿瘤直径2.0~3.5cm;类癌2例.肿瘤距肛缘7cm,直径0.5~0.8cm;血管瘤1例,肿瘤距肛缘4cm,大小为2.5cm×5cm。经肛门前括约肌局部切除4例,经尾骨局部切除4例,经尾骨及括约肌局部切除1例。术后无肛门失禁及复发。作者认为经肛门括约肌或尾骨入路的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于距肛缘10cm以下的直肠低恶性或良性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02年问,应用经骶尾人路手术治疗的24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判断。结果:直肠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癌变7例,直肠类癌3例,经5个月~6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骶尾入路手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等优点,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早期中下段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16例早期中下段直肠癌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管状腺癌8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瘤癌变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排便、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良好;随访6-66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对早期中下段直肠癌行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4例中、低位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24例;经肛局部切除17例。对于3例直肠多发性病灶的患者,经腹局部扩大切除多发性病灶1例,同时经骶尾后入路和经肛局部切除1例,同时经腹和经肛局部切除1例。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显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17例(其中多发性腺瘤1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11例;直肠类癌9例;直肠早期腺癌1例;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直肠间质瘤1例;增生性息肉4例(其中多发性息肉2例)。全组44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肛门失禁发生。在25例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的患者中,2例并发粪瘘(2/25,8%),均于术后1月痊愈。经骶尾后入路局部切除的2例直肠腺瘤患者,术后1年出现复发(2/25,8%),1例追加Parks术,1例再次经肛局部扩大切除。结论:直肠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应用广泛,是保留肛门功能手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直肠绒毛状腺瘤虽然发病率较低 ,但属癌前病变 ,复发率高。我科自 1992~ 1998年手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癌变 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自 1992~ 1998年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共 19例 (结直肠多发性腺瘤不在本文讨论内 ) ,其中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2 8~ 82岁 ,平均 54.6岁。单发腺瘤 16例 ,多发 3例 ,腺瘤恶变 4例。二、腺瘤分布及术式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腺瘤分布情况及术式选择 :腺瘤距肛缘距离 <7cm病例 11例。行局部切除术 8例 ,其中经肛门切除 7例 ,经骶尾切除 1例 ;根治性直肠切除术 3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直肠良、恶性肿瘤行经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病人,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3.7)岁。肿瘤距肛缘4~8 cm,直径1.5~3.5 cm。25例病人行肿瘤局部切除,肠壁间断缝合,7例病人行直肠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16例,绒毛状腺瘤恶变5例,管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恶变1例,腺癌3例。9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3例直肠腺癌病人术后予以放、化疗。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行结肠造瘘转流手术后治愈,无排便失禁;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均未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瘤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效果,回顾分析12例行TEM的直肠肿瘤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2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200min)。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漏。2例术后肛门轻度疼痛,2例暂时性不完全性肛门失禁。术后病理示9例腺瘤(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其中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肌层内有钙化灶,1例直肠黏膜炎性组织,1例低危间质瘤(直径〈1.0cm)。随访1~12个月,1例管状腺瘤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结果表明,TEM治疗良性直肠腺瘤和早期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6例无外括约肌受侵的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加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2 cm者,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1.0 cm、<2.0 cm者,行内括约肌次全切除;肿瘤距齿状线<1.0 cm或侵及齿状线者,行内括约肌全切除,结肠肛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26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为0~3 cm.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6例.乳头状癌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1例.巨大绒毛状腺瘤2例.病理分期:pTNM Ⅰ期11例,ⅡA期8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T分级:T1 8例,T2 15例,13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大便3~10次.术后1年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最少为每日1次,或每日2~4次.但内括约肌全切除者仍偶然粪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5个月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术后10个月肝转移1例,术后26个月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对于癌灶局限于直肠壁内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效果,并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经骶尾途径手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骶尾途径手术切除直肠病变后在直视下完成肠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保肛手术.1994年9月至1996年7月共施行此类手术9例,其中直肠癌4例.直肠绒毛状腺瘤3例.直肠平滑肌肉瘤1例,直肠狭窄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至3年,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而改行Miles手,1例术后骶前感染而保守治愈.1例直肠癌术后15个月肿瘤盆腔复发而行乙状结肠造痿术.2例病人术后诉坐位时会阴部疼痛,所有病例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无肛门失禁.结论:该手术作为良性直肠中下段病变的首选手术,对于恶性病变.该手术与开腹手术相结合,是彻底切除肿瘤和低位吻合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2cm以内,有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先进行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肛提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在癌灶下缘2cm之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肛门内、外括约肌环间隙向上游离,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将近端结肠或结肠储袋与肛管或肛管.齿状线行端端吻合。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平均随访12个月,29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1例癌胚抗原19.9,但未发现转移灶。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的肛门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治疗直肠中下段肿瘤的临床效果,回顾分析1990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的29例直肠中下段肿瘤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3.4%),肠瘘3例(10.3%)。患者5年生存率为86.7%(13/15),局部复发率为10.0%(2/20),远处转移率为5.0%(1/20)。9例直肠腺瘤中,3例直肠腺瘤分别于术后6个月、9个月及1年在结肠部位发现腺瘤.在电子肠镜下灼除。结果表明,经骶尾局部扩大切除直肠中下段肿瘤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肛门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直肠下段肿瘤性疾病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连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经肛门插入F25.5 Wolf前列腺汽化电切镜,4%甘露醇冲洗液持续低压灌洗。采用Spray电切模式,电切功率150 W,电凝功率60 W。用环状电极行局部病灶切除,冲出肿块组织。肿瘤基底部及创面彻底止血,放置肛管引流。距肛缘7cm以下的8例息肉,10例腺瘤伴上皮异型增生,29例直肠腺癌(T1期6例,T2期3例,T3期4例,T4期16例)接受汽化电切术,肿块大小约1~5 cm。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5~90 min,平均40 min。23例T2-4期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水中毒2例,经补充电解质、利尿后恢复正常;腹膜外肠穿孔3例,经肛门持续引流后痊愈;随访36个月,6例患者术后14~24个月因心脑血管或肺疾患死亡,2例因直肠癌广泛转移死亡;其余15例均全程随访,7例术后局部复发,再次行经肛门电切治疗;3例肝转移,2例腹腔转移。术后患者对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70%)。8例直肠下段息肉和10例腺瘤及6例T1期直肠癌均全程随访,术后无肠穿孔、水中毒及肛门括约肌失禁等并发症,直肠镜检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肛门直肠下段肿瘤汽化电切术安全有效、易于掌握,是局部切除直肠下段肿瘤的一种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低位直肠疾病患者18例,均采用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类癌4例,直肠间质瘤4例、直肠癌4例(Dukes分期均为A期)、直肠腺瘤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2例、直肠后囊肿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术后疗效差,其中1例再次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骶尾入路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完整,有利于保护性功能和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