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06—-2016-06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治疗在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12—2015-03收治的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卒中单元模式下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康复效果、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治疗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血管内治疗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O.05)。结论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仅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宣教;试验组要求至少1位家属陪同参与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比较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12%。结论全程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家属的照护水平及配合程度,并以此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提高颅底骨折病人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6例颅底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颅脑外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CT三维重建图像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CT颅底三维重建图像结果,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于颅底骨折患者,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8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观察组病人行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采用病人住院期间配合治疗程度、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定健康教育效果并比较。结果经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配合程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了全面连续的护理指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2013-01-2013-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组)。2010-01-2012-12收治ACI患者48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比较2组ACI静脉溶栓治疗的生理指标及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47例,对照组恢复43例。2组治疗后NDS、AD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知识掌握、满意度、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身心并护”模式对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身心并护”模式,比较2组身心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心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身心并护”模式可满足脑梗死住院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焦虑量自评量表(SAS)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相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行急诊溶栓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溶栓准备时间、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之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设为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将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机梗死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于脑动脉硬化及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脑梗死组、脑动脉硬化症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通过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检查记录3组患者的IMT、斑块大小、形态、血管狭窄程度、Vs、Vd、PI、RI、S/D及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IMT高于脑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管狭窄程度25%~50%及75%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和脑动脉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早期监测上述相关指标,尽早进行药物治疗等干预手段,可降低脑动脉硬化症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对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0-03—2011-03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健康宣教评分分别为(93.2±3.7)分、(94.2±2.7)分;对照组分别为(80.3±6.8)分、(82.4±4.6)分;观察组评分和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21,t=11.2011,P<0.05)。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01—2012-06收治的76例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比较2组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日常护理模式中,对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采用预防为主的护理措施。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面肌痉挛行面神经毁损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均行面神经毁损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0.65%,观察组为95.16%,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痉挛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面肌痉挛行面神经毁损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痉挛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且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2组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依从性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依从率为93·75%,对照组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率、脑卒中复发知识知晓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知识掌握率及脑卒中复发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治疗的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0%,观察组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护理满意度为74.0%,观察组则分别为2.0%和9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及出院时使用NIHSS对2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 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还可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量表对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其焦虑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发热缓解时间、疱疹缓解时间、溃疡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