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我接纳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幸福感与自尊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 5 月—2017 年5 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的基础上辅以自我接纳训练进行精心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2 个月的简明精神病评分量表 (BPR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量表(PSP)、总体幸福感评分(GWB)以及自尊评分量表(SES)等一系列指标 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SP 评分均显著升高, 而BP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 察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WB评分及SES 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GWB评分及SE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接 纳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自我幸 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能力、自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以Orem理论为框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2周后运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尊量表(SES)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进行评估。结果12周后观察组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等积极因素的提高和退缩、激惹、抑郁等消极因素的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训练前,sES、GWB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ES、GWB、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Orem的自理学说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低自尊状态、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信心训练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除药物治疗外进行自信心训练3个月,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组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较,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进行自信心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较,SES评分升高,FIS评分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信心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存质量测量量表(BREF)、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干预联合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病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氯丙嗪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口服,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8周,观察组BPRS总分及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2组SAN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SAN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显著改善阴性症状,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180例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尊感量表(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社会支持量表(SS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自尊水平低于正常人群(u=-21.383,P〈0.01);不同一般资料情况(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病程、家族史、住院时间及是否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S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与精神症状、自知力和不良反应无相关性(P〉0.05);与SSRS的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EPQ的内外向E维度及GWB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196,0.159,0.15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支持的利用度是影响自尊的突出因素。结论 丰富患者娱乐生活、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2013‐11我院收治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应用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药物治疗,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CGI‐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不良事件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ANSS减分率(60.78±15.82)%及治疗有效率7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GI‐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变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间期改变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月经紊乱、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奥氮平疗效更高,齐拉西酮药物不会引起体质量上升,但后者对QTc间期改变影响较大,临床实际用药时要综合考虑二者的优劣选择最佳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五行音乐疗法,观察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世卫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量量表(BREF)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BPRS和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RPS和SD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PS和SDSS评分分别为(23.9±4.7)分与(4.3士1.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BREF评分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病量表、神经功能及生存品质(QOL)的影响。方法:9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65例伴有精神障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另外33例不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空白组。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行临床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利培酮及对照组使用舒必利对症处理伴发精神障碍。观察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NIH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判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及QOL。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BPRS评分均高于空白组,ADL评分低于空白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NIHSS、BPR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ADL评分均有所上升,且治疗后第2、4、8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2周NIHSS、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NIHSS、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的NIHSS、BPRS、ADL评分几乎接近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对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精神病评分,改善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期分类管理对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组依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性治疗期、不完全缓解期和康复期,依据病情及肇事肇祸情况将患者分为六类.研究组按照卫生系统要求进行相应常规治疗,将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理念引入日常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强制约束,突出小组集体活动;对照组按照卫生系统要求进行相应常规治疗.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别在入组时及3个月后各评定1次,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分期分类管理后ADL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以及总体幸福感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分类管理后在NOSIE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易激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分类管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护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病耻感及自尊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S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依从性干预护理模式。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后,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SSMI-C)、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及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干预2个月后,实验组的SES、GWB、ITAQ及PSP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SSMI-C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SCH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病耻感、自尊及幸福感,对于改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认知治疗对提高抑郁症患者自我概念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康复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两组均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进行认知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自尊量表(SES)和自卑感量表(FI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结果 研究组认知治疗后TSCS、SES评分明显增高而FIS评分明显减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TSCS、SES评分升高而FIS评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TSCS、SES和FIS得分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治疗有助于消除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与健康人群子女的青少年期心理状况及性格特征差异.方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研究组)和33例健康人群子女(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EPQ的精神质、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外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SDS显著高于对照组,SES、G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较正常人群子女在青少年期更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自尊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 符合入组标准的上海市某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68 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采用 社区一般康复,干预组采取以复元理念为指导的综合康复服务模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自尊调查表(SEI)评定自尊水平,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评定总体幸福感。结 果 两组间比较,干预12 个月后,干预组PANSS、SEI 及GWBS 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t分别为-11.246、3.194、4.618;P< 0.01)。干预组组内比较,PANSS 和GWBS 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5.011、6.006;P< 0.01),SEI 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35, P> 0.05)。结论 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于复元理念的康复服务有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精神症状,改善其低自尊状态,提升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2组入组时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Q评分研究组为(17.24±0.48),对照组为(9.56±0.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5—2013‐03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常见并发症(头痛、恶心呕吐、失眠、肝功能异常、皮疹、头晕)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前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8周后 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疏肝解郁胶囊配合综合干预治疗较单独采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更有效降低HAMD评分,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随机分为A组(MECT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各50例,分别于入院前、治疗1,2,4,8,1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计算减分率;评定治疗有效率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BPRS减分率,两组治疗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S减分率,两组4,1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8周末差异不大.SANS减分率,两组4,8周末(P<0.05)、12周末(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CT合并药物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控制同样效果明显.尤其对阴性症状较突出者,病情反复小.两组病例副反应均较小.MECT是各类精神分裂症早期治疗的有效方法 ,疗效较为确切.对阴性症状较重者疗效可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暴力攻击行为的价值及其对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冲动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真性(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rTMS治疗。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另外评估两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分,以及检测血清PRL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阳性因子评分、阴性因子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AS、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各时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点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GWB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2、4个月GWB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研究组GW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老年脑卒中患者幸福感,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常规康复措施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同时接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lg‐Meyer运动量表评估肢体功能,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ulg‐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良、中等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F‐36量表QOL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