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在小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84例疑似小肝癌(SHC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E Discovery750 HDCT高清电脑扫描仪和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分析能谱CT成像和常规CT对肝硬化背景下SHCC诊断的价值,以肝脏穿刺活检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常规CT和能谱CT成像在S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致性,能谱CT成像诊断SHCC的分类情况。结果 84例疑似SHCC的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37例,未发生SHCC 47例。其中常规CT在门静脉期诊断29例,动脉期诊断33例,延迟期诊断28例;能谱CT成像在门静脉期诊断31例,动脉期诊断34例,延迟期诊断30例。常规CT和能谱CT成像在门静脉期诊断SHCC的敏感度分别为78.38%、83.78%,特异度分别为82.98%、80.85%,准确度为80.95%、82.14%;动脉期诊断SHCC的敏感度分别为89.19%、91.89%特异度为76.6 0%、76.60%,准确度为82.14%、83.33%;延迟期诊断SHCC的敏感度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2.
目前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技术。能谱CT作为近年来一种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无创获取肺部肿瘤的形态学、功能学信息,在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肺癌的分型分期及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能谱CT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能谱CT技术原理及其近年来在肺部肿瘤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肺部炎性病变影像表现多样,可为结节样或肿块样,难与肿瘤鉴别。传统CT作为诊断及鉴别肺部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提供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及强化程度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但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对于不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的定性诊断是比较困难的。能谱CT不仅能对病灶进行定性分析,还可通过获得碘浓度、能谱曲线、有效原子序数等多项参数进行更为精确的定量分析,为肺内病变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价值。本文将对能谱CT诊断及鉴别诊断肺部炎性病变及肿瘤的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随着影像学飞速发展,但于肺癌的诊断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宝石能谱CT成像(GSI)作为新的成像方式,将CT从形态学研究带入功能性研究领域.能谱CT具有多参数成像功能,能够特征性地显示病灶和鉴别特异性病变组织或肿瘤占位,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和分级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能谱CT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脏疾病患者67例,均对其进行CT灌注成像,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良性与恶性肝脏病变的灌注成像结果,并计算确诊率。结果良性肝脏病变患者的BF与HPI分别为(329.57±53.26) mL/(100 g·min)、(0.25±0.06),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性与恶性肝脏病变患者的B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2.54%,对良性肝脏病变的敏感度为93.48%,特异度为90.48%。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参考BF、HPI等灌注参数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7.
《河南医学研究》2017,(17)
目的探究螺旋CT与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85例,其中肺部良性病变43例,恶性病变42例,入院后均行常规多层螺旋CT及DW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部恶性病变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DWI诊断恶性病变敏感度92.86%(39/42)与螺旋CT 88.10%(3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恶性病变特异度95.35%(41/43)、准确度94.12%(80/85)均高于螺旋CT 72.09%(31/43)、80.00%(6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螺旋CT。 相似文献
8.
9.
郭剑波 《中国CT和MRI杂志》2017,(2):54-57
目的探究能谱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和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1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51例患者入院后两周内都行宝石能谱CT平扫加增强双期扫描,并经手术、纤维支气管活检或者穿刺活检进行确诊。结果 51例患者中良性结节组24例和恶性结节组27例;良性肺结节组中的两期标准化浓度(NIC)和标准化碘浓度差都较恶性肺结节组要低,两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双期扫描在动脉期的标准化浓度确诊良性和恶性的结节中准确率是最高的;静脉期标准化浓度临界值选取0.412时特异度为100%,标准化碘浓度临界值选取0.265时,特异度也同样在100%;动脉标准化浓度中当临界值选取0.161时确诊率最高达85.35%。结论能谱CT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性和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又简称肝癌,是发生在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患病数约占全球人数近一半[1]。其病理分型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三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良性12例,潜在恶性13例,恶性23例。肿瘤直径<5 cm组19例,恶性3例,肿瘤直径≥5 cm组29例,恶性20例;有囊变坏死或溃疡改变31例,其中恶性22例,无囊变坏死共17例,其中恶性1例;14例有转移改变者病理均为恶性。样本中肿瘤大小≥5 cm组恶性程度较高,且肿瘤体积越大,恶性程度亦相对越高,呈一定的正相关改变,合并有囊变坏死、溃疡或转移者,其恶性程度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多种CT征象有助于对GIST良、恶性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88-590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5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观察MRI异常征象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形态特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MRI征象分析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两组间TIC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31例软组织肿瘤包括11例恶性肿瘤,20例良性肿瘤。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MRI异常征象中,肿瘤大小、强化方式及侵袭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界、T2WI信号均匀性及瘤周水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8例良性肿瘤的TIC有6例呈渐增型,2例呈平台型;7例恶性肿瘤的TIC有1例呈渐增型,3例呈平台型,3例呈流出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00,P<0.05)。结论:肿瘤大小、强化方式及侵袭性结合动态增强扫描的TIC在良、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96个乳腺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比较不同的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如果将超声认为恶性和可能恶性视为恶性病变,超声认为良性和可能良性视为良性病变,与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超声的符合率分别为91%,和9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分析口腔颌面部常见良性、恶性肿瘤的CT影像特征,评估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9年1月—2021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认的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结合患者术前CT影像,对比分析CT与病理诊断的差异,探讨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良性、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CT对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6.7 %,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84.4 %。CT检查对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肿瘤的良性、恶性均有较高的诊断率,平扫CT结合增强CT能有效减少漏诊率,增强诊断效能。结论:CT检查是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垂杨柳医院医联体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并统计纳入患者CT表现差异及病理学诊断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依据,计算64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64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甲状腺结节的部位、直径、形态、边界、钙化及囊变情况,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形态、边界、钙化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良性结节患者均匀强化(50.00%)、完整环形强化(41.07%)、瘤周强化残圈(0)、半岛样强化(3.57%)与恶性结节患者(4.35%、6.52%、45.65%、34.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58例,恶性结节44例,特异度为92.86%,灵敏度为86.96%,准确度为90.20%.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和总蛋白(TP)在评价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意义,探讨PA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恶性肿瘤(肝癌17例,胃、肠癌27例,白血病8例,肺癌8例,宫颈、卵巢癌7例,其他恶性肿瘤17例)、67例良性肿瘤(畸胎瘤10例,葡萄胎8例,子宫平滑肌瘤18例,脂肪瘤11例,卵巢囊肿11例,其他良性肿瘤9例)及5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PA、溴甲酚绿法测定ALB,双缩脲法测定TP.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204.8±67.2)mg/L,明显比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305.1±28.6)mg/L和健康对照组PA(303.5±29.7)mg/L低(F=101.78,P<0.01),而3组ALB和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4~2.62,P>0.05);PA、ALB和TP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6.19%、19.05%和2.38%,3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5,P<0.01);恶性肿瘤患者中,以肝癌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迭94.12%,胃、肠癌其次,为77.78%,白血病再次,为75.00%.结论 血清PA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患者体位、病灶大小、进针深度、是否合并COPD、穿刺针数以及操作者经验是否丰富等因素对气胸和咯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623例,其中男410例,女213例;年龄15~87岁,平均(60±11)岁.经穿刺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618例(99.2%).病理分布为腺癌387例(62.1%),鳞癌166例(26.6%),小细胞肺癌30例(4.8%),未分型癌18例(2.9%),肉瘤样癌6例(0.9%),平滑肌肉瘤3例(0.5%),腺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各2例(0.3%),低分化类癌、筛状癌、转移性肾细胞癌、恶性淋巴瘤各1例(0.2%).5例(0.8%)患者肺穿刺病理为慢性炎症,后经手术证实为肺鳞癌3例、腺癌及小细胞癌各1例.并发气胸73例(11.7%),其中65例(10.4%)患者为少量气胸(肺压缩<20%),给予吸氧、休息等处理后,气胸吸收;8例(1.3%)患者肺压缩≥75%,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治愈.并发咯血84例(13.5%),大部分为痰血或少量咯血,均为自限性,给予口服止血药等处理后咯血消失;中等量咯血(24 h咯血量100 ~ 500 ml)5例(0.8%),给予静脉输注止血药、休息等处理后咯血消失.无并发大咯血及穿刺相关死亡患者.气胸发生率与病灶直径≤2 cm(P=0.006)、进针深度>3 cm(P=0.044)、穿刺针数≥3针(P=0.025)、操作者经验欠丰富(P =0.003)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P=0.036)等因素相关;咯血的发生率也与病灶直径≤2 cm(P =0.031)、进针深度>3 cm(P =0.018)、穿刺针数≥3针(P=0.015)及操作者经验欠丰富(P =0.014)等因素相关,但与是否合并COPD无关.而患者性别、年龄、穿刺体位、穿刺部位等因素与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无显著相关.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价值较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能谱CT与PET CT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1例疑似肺癌患者,采用螺旋CT、能谱CT及PET CT扫描,同时行血清癌胚抗原(CEA)、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 1(CYFRA21 1)及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检测,比较不同扫描方法及不同扫描方法联合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结果〓61例患者经3种扫描方法检查,PET CT诊断的真阳性患者43例(7049%),能谱CT为40例(5902%),螺旋CT为35例(5902%),3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肺腺癌患者通过能谱CT诊断14例,PET CT和螺旋CT分别诊断13例和12例,PET CT与能谱CT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48%和8696%,均高于螺旋CT(7609%,P<005),PET CT与能谱CT扫描的准确率分别为9180%和8197,均优于螺旋CT(6885%,P<005)。PET CT与能谱CT对纵膈转移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8889%和7778%,显著高于螺旋CT(6111%,P<005)。将3种扫描方法与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诊断肺癌,PET CT、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857%,均高于螺旋CT(6667%,P< 005);PET CT及能谱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44%和8852%,均高于螺旋CT(7869%,P<005);能谱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与PET CT诊断的灵敏度(9149%,9348%)和准确率(8852%,9180%),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能谱CT和PET CT在诊断肺癌方面,PET C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能谱CT次之,螺旋CT最低。在诊断纵膈转移性淋巴结方面也有明显差异(P<005)。能谱CT诊断肺腺癌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能谱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与PET CT诊断肺腺癌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量化方法。方法对手术确诊的良、恶性乳腺肿瘤各10例的原始超声图像的灰度特征进行提取,利用M atlab 7.0图像处理函数及算法编程计算两组图像的4个灰度特征参数(灰度均值M、灰度标准差V、扭曲度S、熵H),对比分析各参数在2组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图像的灰度均值M、灰度标准差V、扭曲度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0.30±11.77 vs 82.64±5.35、27.49±4.67 vs 31.89±3.38、0.20±0.05 vs 0.85±0.22。结论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能量化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的特征,M、V、S具有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量化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实用医技杂志》2017,(1)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经超声检查有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确诊的Ⅰ、Ⅱ、Ⅲ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共15例,经临床病理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35例,手术前分别对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检查,并对3种临床检查方式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1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增强,造影强化的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较早,增强速率较高。2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结果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3/15)、89%(31/35)、90%(45/50),都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均有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检出,采用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检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