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病因不同的腹痛患儿进行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发现4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必要及首选检查手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范慧芳 《安徽医学》2013,34(9):1378-138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5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并且多位于脐周或者是中下腹,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以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快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首先诊断方法,同时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结果:统计发现在所有病例中,有90%(83/92)显示肿大淋巴结,以右侧腹为多见(77%,64/83),其次分别为左侧腹(16%,13/83)和脐周(7%,6/83),皆为多发,未见单发。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频探头,探头频率7~12 MHz观察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及分布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标准,长径>5 mm为肿大。50例患儿均在右下腹腔内查出数个至数十个肿大的淋巴结,其中5例合并左侧腹腔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超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在我室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治疗复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05例,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6例,肠套叠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9例。结论小儿腹壁较薄,高频彩超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内部层次结构,大血管、肠管的蠕动及肠系膜上肿大的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情况,并能同时发现阑尾炎、肠套叠等病变,为临床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慕洁  苏辉华 《中外医疗》2010,29(36):178-179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彩超图像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腹部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67例患儿均有腹部疼痛及右下腹压痛,发病前1~2d均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高频彩超发现肠系膜淋巴结均有多发肿大,治疗前后淋巴结数量及大小均有明显变化。结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高频彩超检查,能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对临床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24名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及其分布位置.结果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100%),其中以右下腹多见(92.3%),单纯脐周淋巴结肿大(55.6%).结论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所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有典型声像图特征;腹痛组有76.3%(29/38)显示淋巴结肿大,腹痛组淋巴结长短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长短径之比〉2.0。结论高频超声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儿科急腹症经超声显像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行高频超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及右下腹,而且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大于1.0 cm,最大短轴直径大于0.5 cm,纵横比又称圆形指数大于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淋巴结内见血流信号增多,呈点、条状沿淋巴门分布.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L〉1.0 cm、R〉0.5 cm、L/R〉2,CDFI显示淋巴门样血流信号,作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高频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原因所致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将121例病儿按不同病因分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组、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大组、结核性淋巴结炎组、淋巴瘤淋巴结大组,分析每组的主要声像图特征,并与其对应的病理学变化相对照。结果 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学变化,但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大的超声表现可有重叠,相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学变化和超声表现。结论 婴幼儿肠系膜淋巴结大不同的超声表现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学改变.深刻理解不同超声表现所反映的病理学特征并与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琼  肖兵  王海思  陈代途 《西部医学》2009,21(6):1004-100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观察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急性淋巴结炎30例,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6例,恶性淋巴瘤2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例。诊断准确率为9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并分析其相关问题。方法:对472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72例患儿均以急性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有上呼吸道症状者占74.58%,伴有恶心呕吐者占45.55%,27例右下腹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472例均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所有病例均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5~10d症状消失。随访425例,随访6d至6月,腹部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均明显缩小,纵横径比值(L/S)小于2。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高频彩超是首选检查方法。抗炎、抗病毒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腹腔系膜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叶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28-329
目的探索超声诊断腹腔系膜疾病的临床价值,以唤起临床医师的适当关注。方法对腹痛、腹腔积液、腹腔肿块原因待查者132例,常规观察腹腔系膜结构,前瞻性地总结系膜疾病的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CT、临床结果对照。结果48例腹腔系膜疾病中,超声诊断正确率91.7%(44/48),与CT无显著性差异。诊断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20/20)、85.7%(24/28),诊断非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3%(24/26)、100%(20/20)。结论超声诊断腹腔系膜疾病的价值不可低估;导泻、检查前1h饮水1000ml能有效改善腹腔透声条件,显示系膜。  相似文献   

15.
检测脑脊液诊断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脑脊液(CSF)结核抗体(PPD-IgG)、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在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三者对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分别为84.6%(132/156)、95.5%(149/156)、97.4%(152/156);特异性分别为100%、71.4%和92.9%。结论 脑脊液PPD-IgG、ADA、脑脊液糖与血糖的比值对鉴别诊断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芳  程印蓉  马晓娟 《西部医学》2012,24(1):137-139,14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腹痛小儿超声检查结果。采用高频探头超声检查,记录内容包括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强度及类型,并测量其长短轴比值(L/S),病变的变化结果均经临床和随访证实。结果 77例患儿均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脐周及右下腹均见肿大淋巴结者72例,最大者24×12mm,其中19例血流丰富;仅右下腹见肿大淋巴结者4例,最大者14×5mm,1例血流丰富;左上腹及脐周均见肿大淋巴结者1例,大小11×5mm,血流较丰富。治疗后肿大的淋巴结逐渐回缩,但肿大淋巴结的回缩比腹痛消失明显滞后。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济简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95%),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伊 《中外医疗》2014,(18):31-32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明确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已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探查。结果 80例患儿腹腔内均探及数个椭圆形淋巴结,且肿大淋巴大多结纵横比≥2,长轴径〉10 mm,绝大多数〈20 mm,多呈串珠状排列,经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声像图显示淋巴结个数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长轴〈10 mm,短轴〈5 mm,内部血流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可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中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经临床诊断的8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声像图特点。结果:89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后复查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文科 《河北医学》2010,16(11):1336-133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五年来手术治疗儿童AA 198例,其中的17例误诊经验,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特点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我院近五年来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198例,17例术后诊断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占8.6%,17例均切除阑尾并取肠系膜淋巴结送检,病理报告肠系膜淋巴结炎13例,伴慢性阑尾炎4例,其余为正常阑尾。结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是儿童期最常见且最易混淆的疾病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将会导致治疗的延误,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小儿肾积水及对其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肾积水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CT检查和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CT检查和腹部超声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MSCT检查下不同胎儿泌尿外科学会(SUF)分级下血清肌酐水平(Scr),双肾实质厚度、患侧肾实质厚度比(rPRT)的差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分析腹部超声对患肾各方面的测量值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MSCT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85.00%、88.33%,腹部超声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33%、63.33%、66.67%。MSCT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患肾实质厚度较轻度患者显著变薄(P<0.05);中-重度患肾rRPT较轻度显著减低(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的显示小儿肾积水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鉴别诊断小儿肾积水和对肾功能定量分析的能力优于腹部超声,临床可根据患儿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