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妇产后出血的几个问题──附3793例分析广西玉林地区妇幼保健院(537000)林中芳现对本院住院分娩的3793例产妇进行分析,以总结预防产后出血的几个问题。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包括早产)共379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淮阳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孕栓和催产素联合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术中和术后2、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和术后2、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亦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顺产对比分析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探讨预防和治疗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6005例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顺产和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上的差异,进一步在出现产后出血的孕妇中,分析其分娩指征,综合各项临床数据对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39%,高于顺产产后出血率(5.3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剖宫产术后2 h内出血最多见。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手术操作等,尤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结论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有较高的发生率,规范产前检查,疏导孕妇的心理,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选择最适合孕妇分娩的方式,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能使新式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预防措施,观察组使用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予以预防。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出血量以及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0、30、60 min的宫缩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估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能降低产后出血率以及术后出血量,且有效增强宫缩强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接收的足月阴道分娩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持续宫缩时间、产后不良反应、产后出血率、产后2、12、24 h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持续宫缩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后2、12、24 h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对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康复及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既往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研究组为经阴道自然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有出血倾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式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20 U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0.2 mg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给予250μg欣母沛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比较产后出血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在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肌内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甘平 《医学文选》2004,23(4):447-448
目的 回顾性分析 1 2 0例孕妇生殖道感染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 60例生殖道感染孕妇在炎症控制后进行计划分娩 (试验组 )。60例生殖道感染急诊分娩的孕妇 (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 ,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二组相比抗感染计划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急诊分娩组 ( P<0 .0 1 )。结论 生殖道感染对孕妇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分娩后造成产妇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612例阴道分娩产妇中选取65例产后出血产妇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5例产后未出血产妇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第三产程时间、胎儿质量都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孕妇产后2h出血量、产前产后血红蛋白差值以及产前产后红细胞压积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儿过大、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影响以及软产道损伤等,因此,在进行产妇分娩时要严格控制分娩时间,并合理用药,辅助产妇进行分娩,从而预防和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甘平 《微创医学》2004,23(4):447-448
目的回顾性分析120例孕妇生殖道感染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生殖道感染孕妇在炎症控制后进行计划分娩(试验组).60例生殖道感染急诊分娩的孕妇(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二组相比抗感染计划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急诊分娩组(P<0.01).结论生殖道感染对孕妇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途径对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妇产科住院并进行顺产的孕妇60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口服给药组(n=200)、含服给药组(n=200)和直肠给药组(n=200),分别给与三组产妇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治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含服给药治疗和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比较三种不同用药途径对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情况对比直肠组与舌下组无明显差距(P 0.05),但均明显比口服组时间短(P0.05);且2 h、24 h出血量口服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口服组产后出血6例;舌下组及直肠组产后出血各4例,两组产后出血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且舌下给药组产后不良反应较其余两组发生率较少,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以舌下含服的方式给药对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产后的不良风险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黎秋波  秦小莲  赵璐  张宁 《包头医学》2012,36(4):222-223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后出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14923例,产后出血208例,产后出血率为1.39%。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产妇3939例,产后出血43例,产后出血率为1.08%。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5129例,产后出血53例,产后出血率为1.03%。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5827例,产后出血112例,产后出血率为1.92%。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9,P﹤0.05)。结论:注意高危筛查,强化预防治疗措施和助产人员业务培训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家云 《右江医学》2012,40(3):376-377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80例为观察组,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7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对照组单用催产素,观察两组第三产程、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第三产程、用药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而缓慢,与催产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互补作用,更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方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我们采用注射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但因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且在体内作用时间短。近年来我们采用卡孕栓与催产素合用预防产后出血,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1996年5月—7月在我院住院足月妊娠,无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经阴道分娩的孕妇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从附表可见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次、孕周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认识产后出血,控制产后出血,避免产妇死亡.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结果 我院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间住院分娩产妇总数940例,发生产后出血58例,发生率6.17 %.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能够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7月在该院住院分娩行剖宫产的孕产妇510例,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不同分为低危组(0~4分)、中危组(5~7分)与高危组(>7分)各202例、213例及95例.低危组及中危组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前3min左右舌下含服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注射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产后出血上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孕妇临床资料,依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分娩后行常规预防方法预防产后出血,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宫颈注射宫缩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用药治疗。随访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42例患者产后2 h出现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8%;对照组40例产后出血7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注射缩宫素,并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注射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在不同年龄阶段孕妇中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对产后出血(PPH)的预测价值,为个性化评估PPH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 55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和孕妇是否诊断为PPH分为PPH组(<35岁)22例,对照组(<35岁)44例;PPH(≥35岁)76例,对照组(≥35岁)152例。于入院时、分娩时及分娩后利用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产后出血高危评分系统在年龄<35岁与≥35岁的孕妇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产前评分、产时产后评分及总评分对PPH均具有预测效能(P≤0.00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3、0.796、0.806。PPH组(<35岁)孕妇产前评分、产时产后评分、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岁,均P<0.05);PPH组(≥35岁)孕妇产前评分、产时产后评分、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岁,均P<0.05)。在年龄<35岁孕妇中,产时产后评分及总评分对PPH具有预测价值(P<0.001),AUC为0.785、0.839,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血清CD40配体(CD40L)、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水平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00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产后出血发生率,根据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统计2组产妇影响产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杞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9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妇通过剖宫产术分娩,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分别为11.1%(1/45)、0。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2/45)。观察组创口感染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产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