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剑  张明  赵剡  许喜泳 《医学新知杂志》2009,19(6):334-337,F000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4组(每组15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姜黄素治疗组;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治疗后,行大体损伤评分,HE染色后组织损伤评分,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PAγ、NF-κB、TNF-α表达并评分.结果 大鼠结肠组织大体损伤形态、HE染色评分均显示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TNF-α在B组表达明显强于C、D组(P<0.01),且D组表达强于C组.PPARγ在c、D组间表达强于B组,且C组表达强于D组.NF-κB与TNF-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PPARγ表达成负相关.结论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明显疗效,且优于地塞米松.姜黄素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抑制NF-κB、TNF-α的表达获得抗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486-490
目的:探讨愈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PPARγ/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愈肠栓高剂量组、愈肠栓中剂量组、愈肠栓低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栓组,每组8只。治疗14 d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取结肠标本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及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CMDI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而SASP栓组及愈肠栓各剂量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0.05)。在对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善方面,愈肠栓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0.05)。结论:愈肠栓对UC模型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阻断NF-κB信号通路活化,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使炎症反应减轻或消除,从而达到治疗UC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μg/mg、(916±128)pg/mg、(169±16)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μg/mg、(257±110)pg/mg、(148±16)pg/mg]和高剂量组[(15.0±1.2)μg/mg、(665±72)pg/mg、(139±14)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慢性间断性缺氧(CIH)对大鼠额顶部皮质-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CIH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均分为CIH组(实验组)、空气模拟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大鼠额顶部皮质NF-κB、ICAM-1和TN...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盆腔炎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核因子κB(NF-κB)及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法复制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盆炎净组及盆腔炎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造模2周后,各治疗组灌胃给药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核因子κB结合蛋白(I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ICAM-1mRNA、TNF-αmRNA表达。结果:盆腔炎颗粒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NF-κB、IκB、TNF-α、ICAM-1、TNF-αmRNA及ICAM-1mRNA的表达,盆腔炎中剂量组子宫组织NF-κB与TNF-αmRNA及ICAM-1mRNA表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F-κB活化的抑制在活血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抗炎及抗粘连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设立空白对照组,另4组利用TNBS/乙醇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后,设模型组、GW9662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GW9662 SASP组。造模后第2天起每日灌胃、腹腔注射给药,连续2周。结肠炎症的评价包括炎症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血中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结肠PPARγ、NF-κBp65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比,SASP组能明显降低DAI评分,改善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血IL-2降低,IL-10升高,结肠内PPARγ表达增加,NF-κBp65表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表达与NF-κBp65表达呈负相关;而GW9662 SASP组大鼠DAI、结肠大体、组织病理学损伤,较模型组及SASP组无改善,PPARγ表达增加(P<0.05),但NF-κBp65无明显变化。结论5-氨基水杨酸可能通过PPARγ途径,负性调节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促炎介质(IL-2)、增加抑炎介质(IL-10)的释放,在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辛伐他汀干预组.于实验的4、8、12周分别取6只大鼠,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定心肌中NF-κB、TNF-α、MMP-9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干预组心肌中NF-κB、TNF-α、MMP-9显著增高(p<0.01);而干预组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或p<0.05).结论 糖尿痛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MMP-9的升高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可以降低心肌中NF-κB、TNF-α、MMP-9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痛心肌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NF-α和NF-κB基因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92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46只)和对照组(46只).采用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模型组给予56%酒精1Og/(kg·d),每日分3次灌胃,共5d,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观察TNF-α和NF-κB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模型组中TNF-α和NF-κB主要在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中呈阳性表达.TNF-α的阳性表达率:第3天对照组为5.56%,模型组为66.67%;第5天对照组为11.11%,模型组为83.3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第5夭与第3天比较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NF-κB的阳性表达率:第3天对照组为11.11%,模型组为72.22%;第5天对照组为16.67%,模型组为88.8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第5天与第3天比较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TNF-α的表达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7,p<0.01).结论 TNF-α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TNF-α可能通过NF-κB的活化参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仙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DXM)组及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支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用DXM、胆仙咳喘宁及0.9%Na Cl溶液灌胃干预,连续干预21 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PV二步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p65)表达;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p65)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及DXM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TNF-α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及DXM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胆仙咳喘宁胶囊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背角中NF-κB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CCI)疼痛模型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7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C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n=38),于CCI前1 d、CCI后1、4、7、14、21、28 d各时间点测定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后立即处死大鼠,取腰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分别测定NF-κB和TNF-α的mRNA含情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CCI组大鼠手术侧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明显降低,脊髓背角中NF-κB水平和TNF-α的表达增加,明显高于对侧和假手术组;NF-κB和TNF-α的mRNA水平于CCI后4 d开始增加,分别为术前的(1.20±0.16,2.32±0.27)倍,7 d达到高峰,为术前的(1.75±0.20,3.38±0.41)倍,随后TNF-α迅速下降,而NF-κB于CCI后28 d仍为术前的(1.15±0.24)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术后第7天的免疫荧光双标显示NF-κB和TNF-α在术侧脊髓后角存在共定位表达.结论 CCI致大鼠脊髓背角NF-κB活化并上调TNF-α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鼠应用心脉隆干预后心肌缺氧缺血损伤NF-κB和TNF-α的变化,探讨心脉隆抗未成熟心肌缺氧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32)、窒息组(n=32)、心脉隆干预组(n=32),各组再分3、6、12、24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8只;建立新生鼠窒息模型,测定新生鼠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NF-κB的表达、ELISE法检测心肌TNF-α的表达.结果 窒息组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以6 h达到高峰(均P<0.01),且心肌NF-κB和TNF-α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79,P<0.01);心脉隆干预组与窒息组相比,血清CK-MB水平、心肌NF-κB和TNF-α的表达均显著减弱(均P<0.01).结论 窒息新生鼠心肌组织NF-κB、TNF-α的表达增加,窒息6 h后NF-κB、TNF-α的表达达高峰;心脉隆可降低心肌NF-κB、TNF-α的表达,减轻未成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分成正常组、AR模型组、Forskolin(c AMP激活剂)干预组、H89(PKA抑制剂)干预组、PDTC(NF-κB抑制剂)干预组、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治疗后鼻黏膜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上调,c AMP激活剂Forskolin干预组、NF-κB抑制剂PDTC干预组、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组均能使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下调,而PKA抑制剂H89能上调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结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兴奋c AMP-PKA信号通路使TNF-α含量和TNF-αmRNA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生脉散对腹主动脉缩窄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重构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刺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模,再将存活的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生脉散低剂量组和生脉散高剂量组.观察治疗前二维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变化、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血清检测TNF-α、IL-6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组化与实时定量PCR测定心肌组织NF-κB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TNF-α、IL-6含量及NF-κ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生脉散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减少TNF-α、IL-6含量及抑制NF-κB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升高.结论 NF-κB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生脉散可能通过抑制 NF-κB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2只,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法复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及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和柳氮磺吡啶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散组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2)罗格列酮对照组(6只);(3)内毒素组(6只);(4)罗格列酮干预组(18只):根据罗格列酮不同灌胃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肺炎症情况;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I κB-α表达.结果 内毒素气管内注入后,大鼠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及NF-κB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除IL-1β外上述观察指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分别为60.82,25.14,25.78,26.13,38.94,38.04,31.92,均P<0.01).内毒素组I κB-α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其表达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61,P<0.01).相关性分析示内毒素组NF-κB表达与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9,0.860,0.905,0.933,0.746,0.916,0.872,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肺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肾损伤中的作用,探讨MCNS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5.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研究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化情况,动态观察外周血中TNF-α、NO的变化,研究其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ea)及肌酐(Cr)等浓度变化的关系,并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造模后14天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p65活性、TNF-α、NO、尿蛋白、TC及TG明显升高(P<0.01);ALB降低(P<0.01);电镜下见足突融合.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NF-κBp65活性、TNF-α、NO、尿蛋白、TC及TG持续增高,在造模后35天达峰值;而ALB持续降低(P<0.01);电镜检查见弥漫性足突融合.模型组Urea仅在造模后35天较对照组增高(P<0.01),2组Cr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的异常活化在MCNS肾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TNF-α、NO产生增多,损害肾脏细胞,导致蛋白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世鑫  曾锦波  杜海科  赵学峰  汪骏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5):488-492,496,F000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矽尘组。采用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注入二氧化硅粉尘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模型建立后,分6个时间点(1、3、7、14、21、28d),每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微阵列,链菌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TNF-α及NF-κB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TNF-α及NF-κB表达作定量分析。用Matlab6.5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和DPS软件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的求解。【结果】TNF-α和NF-κB在对照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少量表达,在染矽组大鼠矽尘结节内巨噬细胞和炎症细胞中明显表达;在染矽尘后的3、7、14、21和28d时,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TNF-α和NF-κB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5次方拟合曲线,染矽尘大鼠肺组织TNF-α表达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方程为:f(x)=-0.00013192x5 0.0066712x4-0.087853x3 0.020645x2 4.6238x 34.738。用秩和检验法检验,P=0.025;染矽尘大鼠肺组织NF-κB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方程形式为:f(x)=0.0036852x5-0.22279x4 4.3618x3-31.337x2 85.744x-10.64。P=0.025。【结论】矽尘致肺纤维化过程中,肺组织TNF-α及NF-κB的表达升高,共同参与了二氧化硅粉尘致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NF-κB的表达滞后于TNF-α的表达,TNF-α可能是NF-κB活化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塑过程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组(40只),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9只大鼠随机分为咪达普利组10只、氯沙坦组10只、联合用药组10只及模型对照组9只,给药9周后麻醉处死,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NF-κB、MMP-9和TNF-α的mR-NA表达。VG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心肌CVF明显升高,心肌间质发生重构,TNF-α、MMP-9、NF-κB含量和TNF-αmRNA、MMP-9 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均增高。咪达普利、氯沙坦及联合用药干预后,上述指标表达均明显降低,但咪达普利和氯沙坦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结论:咪达普利和氯沙坦可能通过影响TNF-α、MMP-9的表达来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重构,NF-κB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M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温胆汤组等4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高盐喂养方法建立MS大鼠模型。8周造模结束后,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剂量为70 mg·kg-1·d-1)灌胃,温胆汤组给予温胆汤(剂量为16 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时间为4周。分别于实验第8周末及第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8、12周末的体质量、血压、血脂、FBG及NF-κB、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组第12周末的体质量、血压、血脂、FBG及NF-κB、TNF-α、IL-6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NF-κB、TNF-α、IL-6的表达而延缓MS的进展,从而发挥治疗M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Toll样受体4通路的调节以及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模型组(SAP组)和罗格列酮组(ROSI组),各组再随机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每组8只。SAP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ROSI组30 min后股静脉注射10%罗格列酮溶液6 mg/kg,SO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肾脏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BUN、Cr含量。结果 ROSI组大鼠肾小管细胞病理损害较SAP组减轻;与SAP组比较,肾组织内NF-κB、TLR4蛋白明显下降(P0.05);ROSI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BUN、Cr含量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同时抑制NF-κB、TLR4蛋白表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推测PPAR-γ激动剂对NF-κB/TLR4通路的调节可能是胰腺炎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