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静脉移植方法修复动脉缺损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13例。结果:13例均治愈。随访2-4a,效果良好。结论:(1)骨盆骨折应注意合并股动脉损伤;(2)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应早期探查;(3)行静脉移植修复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冠状突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并不常见,且易于漏诊,合并冠状突骨折的复杂肘关节损伤中冠状突骨折多为粉碎性,此类损伤治疗棘手,临床治疗中,治疗冠状突需达到足够的肘关节稳定性以便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钢板能给予冠状突坚强内固定。 肘关节前侧入路:从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之间显露肘关节前关节囊和冠状突,操作简单,视野广泛,可直接对冠状突骨折进行评估及固定,放置内固定时相对容易;操作时需特别保护肘关节前侧血管神经束。 背景:尺骨冠状突解剖特殊,紧邻血管神经,同时存在固定不牢固、复发不稳定、术后肘关节僵硬和疼痛等特点,使得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充满挑战,尤其是复杂肘关节损伤中尺骨冠状突骨折。 目的:探讨肘关节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损伤中尺骨冠状突Regan-MorreyⅡ型或Ⅲ型骨折的效果。 方法:2012年9月至2017年5月对取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6例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复杂肘关节损伤患者实施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1例为Regan-MorreyⅡ型骨折,5例为Regan-MorreyⅢ型骨折;14例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肘关节前侧入路,从正中神经和桡动脉之间给予尺骨冠状突骨折复位及钢板内固定,同时所有的桡骨头或尺骨鹰嘴骨折也给予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取得了骨折块满意复位和坚强固定;②随访13-28个月,在末次随访中所有骨折均显示了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5周,平均屈曲-伸展弧为113.4°,肘关节于平均13.8°位屈曲挛缩,进一步屈曲弧度为127.2°,平均旋前弧72.5°,平均旋后弧为74.7°,平均前臂旋转弧为146.9°,11例患者取得了功能运动弧;③所有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满意,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0.3分,其中优11例,良5例;④结果表明,复杂肘关节损伤中的冠状突骨折可以有效通过肘关节前侧入路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来治疗,这种固定方式允许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并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ORCID: 0000-0001-8184-3330(冯伟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周围动脉瘤的诊断、外科和介入治疗体会。方法:20例周围动脉瘤患者,2例行腔内修复治疗,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者中损伤动脉管壁裂口直接修补3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1例、人造血管移植3例,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及动静脉瘘结扎1例;1例合并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者同时行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合并下肢缺血患者行胭动脉切开取栓,1例并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者行切开减压术。结果i2例腔内修复治疗者一期治愈出院。18例手术患者,16例一期治愈出院;1例出现远端肢体缺血行动脉切开取栓后痊愈出院,另1例小腿骨筋膜切开减压者行二期植皮,并遗留部分腓总神经缺血症状。随访17例,随访时间4个月~5年(平均15个月),均未发现肢体远端明显缺血症状和动脉瘤复发。结论:周围动脉瘤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腔内修复治疗周围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的伤情特点,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诊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以同期收治的锐性损伤患者作对照,分析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的伤情特点。结果本组共61例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患者,道路交通伤和重物压砸伤者占9180%,下肢损伤占73.77%;53例动脉锐性损伤中由切割伤所致占92.45%,上肢损伤占79.25%。钝性损伤患者在合并骨折的比例、血管移植的比例、住院手术次数及截肢率均高于锐性损伤组(P〈0.05),住院时间也长于锐性损伤组(P〈0.05)。结论与动脉锐性损伤比较,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下肢多见,绝大多数合并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发生率和截肢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刘衡  甄平 《解剖与临床》1998,3(1):13-14
目的:为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肱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交区克氏针固定骨折,应用机械扩张、血管探查、修补、吻合等措施修复肱动脉。结果:16例于术中探查肱动脉,有断裂伤、刺破伤及顽固性痉挛,均采用手术治疗,使前臂血运得到恢复,骨折得到固定。本组除1例因伤后24小时入院出现前臂缺血性肌挛维、1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外,14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台井脏动脉损伤的后果严重,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手术救治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ES评分小于8分,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挫灭脑组织清除、内减压、去骨瓣减压及相关专科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0例(50.0%);轻度残疾9例(22.5%);重度残疾6例(15.0%);植物生存2例(5.0%);死亡3例(7.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应争分夺秒,有手术指征的急诊手术尽可能地减少副损伤。术后观察、药物治疗及合并伤的治疗可以有助于降低二次脑损害的发生。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脑缺氧及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带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结合AO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1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11例中1例监测皮岛于术后监测过程中准确地提示移植腓骨血管危象,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复通血供。11例监测皮岛全部成活,随访1~3年,股骨颈骨折端骨愈合,股骨头无坏死。结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监测皮岛是腓骨移植术后血供监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39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检查,测定臂丛五大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对损伤部位和程度进行分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全臂丛神经损伤52例(37.4%),临床表现为上肢不能动,肩关节不能外展和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垂腕;上中干型损伤81例(58.3%),临床表现为上肢不能抬起,肩关节不能外展和上举,前臂内旋,手能抓物;上千型损伤4例(2.9%),中下干损伤1例(0.7%),单纯下干损伤1例(0.7%)。结论:肌电图检测对判断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志刚 《医学信息》2006,19(8):1401-1403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73例NSTEMI病人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50例(68%),合并糖尿病者26例(35%),高血脂者34例(46%),有吸烟史28例(38%)。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者52例(71%),住院期间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2例(30.6%)、严重心律失常15例(20.4%),心源性休克者7例(10.2%)、死亡3例(4%)。心电图ST—T下移512例(71%),大致正常21例(29%)。冠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54例(74%),单支血病变19例(2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阻塞程度为95%-99%狭窄者最多,占66.8%(48/73),侧支循环形成者占26.5%(19/73)。在2—3支血管病变的54例中49例(90.7%)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结论 NSTEM!病人临床症状往往较轻,住院并发症较低,但其基础病变较重,预后较差,需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对28例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均行手术探查,分别行血管端端吻合术、单纯修补术、血管移植术。术后23例恢复良好,2例截肢,1例术后因切口并发症再次行人工血管移植后痊愈,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休克、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积极进行血管修复,正确处理合并伤,防止并发症,可有效提高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的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损伤的有效诊疗措施。方法:2004年6月~2011年8月我科急诊收治下肢动脉损伤23例,其中胭动脉损伤17例,髂股动脉损伤6例;合并骨折19例,骨筋膜室综合征12例;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行端端吻合术19例,人工血管移植行端端吻合术2例,动脉损伤修补2例,重建及修补前均行取栓术。结果:21例患者血管修复重建成功,随访6~24个月,远端末梢循环满意;2例人工血管感染,二期行人工血管取出并取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12个月,血供良好。无截肢病例。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损伤处理难度较大,常需多科室协同诊治,手术探查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2例。结果42例经5~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黄公怡标准评定髋关节评分:优良达38例,优良率达90.4%。结论PFN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运用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剖腹探查要点.结果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60%(12/20),单纯十二指肠损伤40%(8/20),术前确认率30%(6/2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5/20);病死率为10%(2/20).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损伤应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根据伤惰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作者自1995-2002年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人造血管在治疗四肢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1~47岁,平均34.7岁。手术清创和探查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人造血管移植修复方法。结果采用人造血管移植23例,肢体全部保存,肢体功能恢复较佳。结论四肢大血管损伤救治应快速诊断、快速救治,采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了3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性损伤仅4例,合并伤28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治愈28例(87.5%),术后并发症9例(28.1%),死亡4例(12.5%)。结论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十二指肠修补术、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肌电图(EMG)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31例患者损伤神经支配的188块肌肉和166条受损神经进行EMG和MCV检测,并以1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损伤神经支配的188块肌肉EMG结果均为神经原性损伤,166条受损神经MCV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以至消失,其中周围神经完全断裂者占21.7%,严重损伤者占21.1%,中度损伤者占24.7%,轻度损伤者占32.5%。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位和损伤程度的诊断,EMG和MCV是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ll例,栓塞剂为NBCA,栓塞后3例行手术切除,3例行γ-刀治疗.结果 1例完全栓塞,5例栓塞70%—90%,3例栓塞50%—70%,2例栓塞小于50%.生活、工作完全正常治愈5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无改善2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的方法是相对安全的,可治愈部分脑AVM,对于大型、重要功能区的脑AVM,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衙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浮肩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7例稳定性浮肩损伤采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固定术治疗,对10例不稳定性浮肩损伤施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固定术同时施行锁骨骨折及肩胛骨的切开复位内同定术的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个月。全部患者的骨折在预定解剖部位上均复位满意,术后16周内骨折均骨性愈合。Hecscovici的疗效标准,优12例(70.59%),良3例(17.64%),可1例(5.88%),差1例(5.88%),疗效优良率为88.24%。结论手术内固定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后冻结肩的发生,也可避免肩部骨骼缩短或突起影响美观,并且有利于伴发损伤的诊治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三维CT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在累及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院骨科共收治累及关节骨折134例(包括髋臼骨折36例、骨盆15例、膝关节64例、肘关节11例、肩关节8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对关节面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36例髋臼骨折中27例行手术治疗,骨盆15例中12例行手术治疗,64例膝关节骨折中55例行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骨折7例,8例肩关节骨折4例行手术治疗。结论三维CT重建能清楚地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关节面骨折,对术前骨折分类、治疗方案制订以及手术入路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肘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36例,完整随访33例。男25例,女8例;平均年龄34.3岁(17—65岁);左侧7例,右侧24例,双侧2例。以Mayo评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8个月~12个月)。Mayo评分平均85分(64~95分),优24例,良6例,中3例。结论 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肘关节骨折脱位,能提高术后肘关节的稳定性,保证早期安全的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可使肘关节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