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72岁,因病窦综合征拟植入DDD型永久起搏器。术中发现左上腔静脉永存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经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置入主动固定电极,电极固定于房间隔时起搏阈值过高,故最终植入VVI型起搏器。 相似文献
2.
正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随着心律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应用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PLSVC在术中被意外发现。尤其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即孤立性PLSVC,为手术增加了难度。本例报道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孤立性PLSVC患者成功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埋藏式心脏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4)
患者男性74岁,因窦性停搏拟植入DDDR起搏器,术中发现孤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心脏内科与心脏外科联合手术,拟经胸部小切口在胸腔镜引导下放置右房和右室心外膜电极。术中发现右室被脂肪组织包绕,被迫植入右室心内膜电极。直视下切开右房,以自行改造的心房引流管作为导引鞘管,在食管彩色超声引导下成功植入右室心内膜电极,心房电极缝于右房侧壁。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5.
1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后插入导引钢丝时发现走形异常。行左锁骨下静脉并造影证实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再穿刺右锁骨下静脉,并造影证实为右上腔静脉缺如。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时通过导引钢丝前端适当塑形,采用主动电极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起搏导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的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方法作初步探讨,方法 为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VVI起搏系统,导线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三尖瓣口而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4例)或至心大静脉远段(1例),靠近心外膜左缘。结果 5例患者的导线均成功放置分别随访3个月-7年,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存伴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心脏起搏系统,通过适当地操作,一般可将导线定侠于右心室心尖部;而经冠状静脉窦作左心室心外膜起搏亦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3)
患者女,62岁,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导丝后发现静脉走行异常,行左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永存左上腔静脉;再次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行右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再次经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心室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将电极固定在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正常。 相似文献
8.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1)
患者男,76岁。因胸闷、晕厥而入院。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术中发现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成功于左锁骨下静脉置入起搏电极于右室间隔处。术后随访患者胸闷缓解,未再发晕厥。 相似文献
9.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1)
1例男性75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术中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尝试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心室电极经右房游离壁反折后跨过三尖瓣环固定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塑形后固定右心耳,完成手术,术后药物控制心房颤动,3个月随访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70岁,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术前诊断为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后分支阻滞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左束支起搏。术后随访6个月,各项参数稳定,患者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11.
一例永久性心房颤动伴有Ⅱ度Ⅱ型房室阻滞及慢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中发现患者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并经猪尾导管造影证实,将起搏电极钢丝前端塑型后成功将起搏电极送入右室,成功完成手术。肺血栓栓塞症应用华法令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2)
一名70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头晕、黑矇伴有窦性停搏4.5s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无交通支。心室电极经左房侧壁反折后再进入右室,心房电极将钢丝塑形成J形后固定在房间隔。成功植入了心室和心房电极。术后随访2年电极无移位,测试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6)
患儿,男性,3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单心房,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行单心房纠治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活瓣术后1年,反复晕厥半年。心电监护示房性心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成功植入VDD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工作良好,随访3个月晕厥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导丝异常走行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通过适当地操作,将双极起搏电极置入于右心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导丝异常走行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通过适当地操作,将双极起搏电极置入于右心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87岁。因突发心悸、胸闷入院。诊断病窦综合征,拟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前胸部CT提示左上腔静脉可能,双侧肘静脉造影证实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扩张。经股静脉径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电极螺旋固定于右室间隔部。术后随访1个月,无心力衰竭及起搏器综合征症状,各项起搏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3)
患者男性,70岁。永存左侧上腔静脉,合并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导致的心脏逆钟向转位,经右锁骨下静脉植入双腔起搏器。在术中将导丝塑形,同时依靠心房壁的张力可以将心室电极在心房内形成8字型转折跨过三尖瓣环,送入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采用螺旋电极固定在右心耳的前端,以保证良好的起搏和感知功能。术中所有的参数符合要求,术后随访起搏器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16岁,因先天性心脏病,行第二次手术而入院。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加肺动脉瓣缝闭加右室(解剖左室)—肺动脉连接术。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周后经左上腔静脉植入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方法及术后起搏功能作初步探讨.方法 分析1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导线植入路径、方法、导线植入位置、手术与X线曝光时间.结果 13例患者中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8例经右锁骨下径路植入导线,均获成功.右侧血管径路与左侧血管径路植入起搏器X线曝光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3.61±70.03)s对(948.45±69.06)s,P<0.001及(53.49±5.11) min对(81.25±13.39) min,P<0.001.随访4~89个月,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伴(或不伴)右上腔静脉缺如的患者植入起搏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径、恰当的起搏模式、操作手术均能获得成功,近期和远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