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室电极需要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室进行起搏,对于三尖瓣金属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或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传统右心室起搏会导致电极损伤或出现三尖瓣反流.Lin等[1]曾在狗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但这种起搏可引起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肌纤维紊乱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等左心室重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新的心室电极植入位点.我们通过冠状窦起搏心室,探讨心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学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62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病窦综合征于7年前安装DDD起搏器,后发生心房颤动及心房静止,起搏模式改为VVI,全心衰竭加重并起搏器电池耗竭需要更换。经纠正心力衰竭后,选用DDD起搏器,程控AV延迟,用心房输出起搏冠状静脉窦、左心房,心室输出仍接右室心尖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正> 经静脉右室人工起搏,如电极导管位置确在右室而非冠状静脉窦,体表心电图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这和起源于一侧心室的过早搏动或室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出现对侧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的规律类似。我们最近遇到2例经静脉埋置ⅤⅥ型起搏器行右室起搏的冠心病患者,起搏信号激发的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RBBB),X线胸片证实导管未穿透室壁亦非插入窦状静脉窦。右室起搏呈现RBBB图形甚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冠状窦导线与三腔起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特殊设计的冠状静脉窭(冠状窦)导线用于三腔起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方法三条电极导线(冠状窦、右房、右室)分别放置于冠状窦、右心房、右心室。双心房导线通过一个Y形接头和心室导线分别连接到DDD起搏器的心房和心室部分,行三腔起搏。结果4例(男3例,女1例)患者冠状窦导线均置于其中段.右房导线3例置于右心耳.1倒位于右房中外侧。右心室导线3例位于右室心尖部,1例位于右室中外侧。1例合并左上腔静脉畸形.右室导线通过冠状窦在右房绕一个圈进人右室心尖部。术中阈值测试.输出电压(V)、电流(MA)、阻抗(n)、PR波振幅(mV)分别为冠壮窦:0.56、0.76、744、4.4(P波);右心房:0.56、1.2、467、6.3(P波);右心室:0.6、0.9、613、17.6(R波),脉宽固定于0.5ms。近期随访均呈DDD工作方式,起搏与感知功能良好,未发生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无并发症。结论特殊设计的冠状窦导线固定良好,三腔起搏性能可靠,方法可行,适用于房室阻滞或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双房起搏治疗伴房间传导阻滞 (IACB)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X线采用正位和左前斜位 ,依次置入冠状窦、右室、右房电极 ,测试起搏参数满意后 ,经Y型转接器将冠状窦电极和右房电极组成新的双极电极 ,置入后分别行AAT、DDD或DDTA起搏。结果 :1例术中冠状窦电极脱位而放弃双房起搏 ,2例术后冠状窦电极脱位 ,均成功复位 ,2例由于程控不当造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2~ 32个月 ,9例显效 (6 4 .3% ) ,2例有效 ,3例无效。结论 :双房起搏能有效防治并发高度房间传导阻滞患者的阵发性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行永久左房起搏安全、有效、脱位率低 ,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VVI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在保留原起搏器及导线的情况下,新置入2根电极导线分别至右室,及左室侧后静脉,与DDD起搏器心室及心房接口连接,行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临床疗效可。  相似文献   

7.
报道 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发病窦综合征患者 ,置入VVI起搏器一年后 ,因胸闷加重再次入院。确定右室起搏电极误入冠状静脉致永久左室起搏。入院过程中 ,患者多次胸闷发作 ,死于心脏性猝死。为避免在右室起搏术中 ,起搏电极误入冠状静脉。本文强调当术中起搏导管电极进入右室心尖部嵌入肌小梁时务必X线侧位投照。另外 ,术中在导管电极嵌入右室肌小梁之前 ,亦应常规先将导管电极由弯钢丝引导经右室插入肺总动脉之后 ,再将导管电极回撤至右室心尖部 ,然后以直钢丝固定起搏电极 ,这样可避免起搏电极误入冠状静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冠状窦(CS)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常规心脏起博治疗适应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传统右室起搏和经CS心室起搏,最终32例患者行传统右室起搏,18例经CS心室起搏。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月、6月、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指标包括心脏左、右房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反映左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12-SD)、三尖瓣反流面积(TRA)。结果 32例患者行右室起搏,其中男性16例,平均(64.47±11.40)岁,18例患者行CS心室起搏,其中男性11例,平均(62.22±12.95)岁,两组患者术前所有基线指标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构成及伴随疾病、起搏器植入类型及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所有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S-12-SD均高于正常值;术后3月、6月及1年随访CS心室起搏组LVEF及LVFS高于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CS心室起搏组TS-12-SD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室起搏相比,经CS起搏可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改善左室内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观察双心房、单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疗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三根电极导线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内、右心耳和右室心尖部行三腔起搏。冠状窦电极导线与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一个Y型转接器构成心房部分。结果 :10例患者 ,9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置入导线 ,1例因存在残存左上腔静脉 ,从右锁骨下静脉置入。 10例中 9例冠状窦电极导线置于冠状静脉窦中部、1例置于冠状静脉窦远端。冠状窦起搏阈值为 1.0 6±0 .2 0V、起搏阻抗 6 11± 115 .8Ω、P波振幅为 4.0 7± 0 .88mV ;右室电极起搏阈值为 0 .5 3± 0 .12V、起搏阻抗 6 70 .3±191.7Ω、R波振幅为 9.6 6± 1.87mV。随访 5~ 2 4个月有 9例起搏器呈DDD工作方式 ,1例呈AAT工作方式。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 10例中 8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完全控制 ,2例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三腔起搏器技术安全、可靠。适合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心室起搏部位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及在双心室再同步起搏(CRT)随访中的应用。方法22例资料完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其中21例经静脉置入左室导线,1例因冠状静脉窦畸形经胸左室外膜导线置入;右室导线均放置在心尖部。22例分别记录无起搏、右室起搏、左室起搏及双心室同步起搏四种不同状态下的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22例术前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16例,完全性心室内传导阻滞6例,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时胸前导联(V1)均呈CLBBB型,肢体导联额面电轴左偏,Ⅰ导联呈r、R型占100%,左室起搏时胸前导联(V1)均呈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型,额面电轴右偏,Ⅰ导联呈q、Q、QS型20例,占91%;双心室同步起搏后胸前导联(V1)呈CLBBB型13例,呈CRBBB型9例,额面电轴均右偏,Ⅰ导联呈q、Q、QS型占86.5%。结论不同部位心室起搏具有不同的心电图表现,双心室同步起搏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形态,CRT随访时通过对心电图形态和时限的观察有助于判断是否实现真正有效的双心室再同步起搏。  相似文献   

11.
最小化心室起搏优势的新证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起搏器能有效减少和根治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晕厥和猝死,是上一世纪心血管领域最令人振奋的进展。50年来,这一技术从未间断地向前发展。就生理性起搏而言,经房室同步、变时性起搏两阶段后,现已跨入心室同步化生理性起搏的第三个时代,其最大程度减少了不良性右室心尖部起搏,进而保持了心功能,减少了心房颤动的发生。此外,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还开创了起搏模式转换的新理念。传统的模式转换是双腔起搏器患者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时,从心室跟随(DDD)工作模式转换为心室不跟随(VVI、DDI),而新的模式转换是从AAI(不跟随)遇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时,将转换为心室跟随(DDD)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房同步起搏技术对伴有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58~78岁。其中4例行双房起搏(AAT),3例行双房右室三腔起搏(DDD),经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插入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起搏电极导线,分别用于起搏右房、右室和左房。结果 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均顺利植入,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冠状静脉窦电极顶端距冠状静脉窦口2.5—3.5cm,P波振幅为1.6—5.5mV、阻抗624—808Ω,、单极起搏阈值0.5—0.7V。随访2—31个月,7例均健在,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发作得到明显控制。结论:双房同步起搏技术是房间传导阻滞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11例难治性CHF患者行双心室起搏。将冠状窦电极或剪去侧翼的普通心室电极置入冠状窦的远端分支实现左心室起搏 ,失败者改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行右室双部位起搏。结果 :双心室起搏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 ,心功能分级提高 ,超声和核素检查示心功能指标改善 ,心室收缩协调性增强 ,起搏后QRS波时限缩短 ,运动耐量增加 ,生活质量提高 ,住院频率下降。结论 :房室延迟间期恰当的双心室起搏可提高难治性CHF患者的运动耐量、心肌收缩协调性和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心功能级别和指标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频率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是CHF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伴有房室和 (或 )室内传导障碍的患者尤可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cardiac dual chamber pacemaker,DDD)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540例植入永久性DDD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根据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200例与流出道间隔部组240例,根据程控数据分为高心室起搏亚组和低心室起搏亚组。统计分析各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78例(14.4%)出现三尖瓣反流;其中心尖部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比流出道间隔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7%(54/260)vs. 8.57%(24/280),P=0.017]。心尖部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TR/RA)比流出道间隔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4±0.314 vs. 0.465±0.213, P=0.035)。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低心室起搏亚组相比,高心室起搏亚组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2±0.287 vs. 0.435±0.223,P=0.026)。结论永久性DDD心尖部起搏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其发生机制与起搏电极及三尖瓣位置相关。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VVI型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心力衰竭。在保留原起搏器及导线的情况下,新置入2根电极导线分别至右事,及左室侧后静脉,与DDD起搏器心室及心房接口连接,行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临床疗效可。  相似文献   

16.
不同起搏部位对正常人体心肌复极离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正常人心脏不同部位或 2个部位同时起搏时的电生理及心室肌复极差异的变化。方法 :1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 ,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经冠状静脉窦将 1根标测电极送至左心室表面静脉分支 ,另 1根Pacing MAP电极送达右室心尖部 ,记录局部单向动作电位 (MAP)。分别起搏左心室心外膜、右心室心内膜及上述两部位同时起搏 ,行S1S1、S1S2 程序刺激。记录测量QRS波时限、QT间期、Tp Te 间期、MAP时程 (MAPD)等指标及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Tp Te 间期在左室心外膜起搏 (376 .2 6ms、12 2 .5 9ms)、双心室起搏 (36 6 .4 2ms、12 4 .2 3ms)明显较右心室心内膜起搏 (349.33ms、10 4 .14ms)延长 (P <0 .0 1) ,伴有右室心尖部局部MAPD的相应变化。在相同总阵次的程序刺激中 ,左室心外膜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时的室性心律失常多于右室心内膜起搏时 (P <0 .0 5 )。结论 :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可能会增大心室肌的跨室壁复极差异 ,伴有复极时间的延长 ,从而使室性心律失常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右室起搏改变心室激动顺序,容易导致心室激动不同步、心房颤动及三尖瓣反流,而希氏束起搏能够沿着正常传导系统下传,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是目前最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现就希氏束起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应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双心室同步起搏已被充分证明可有效地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1,2 ] 。进行双心室同步起搏的一个技术关键是植入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目前可行并广泛应用的方法是经冠状静脉窦途径将电极导线插入心脏静脉起搏左心室 ,由于进入冠状静脉窦的心脏静脉较细、弯曲度大以及变异较多 ,直接用目前临床应用的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插管难度大 ,X线照射时间长 ,且成功率受到影响。近来 ,一种新设计的带侧孔的 ,可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下插入的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开始在临床应用。资料和方法2 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 …  相似文献   

19.
不同起搏方式房室延迟优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DDD)患者不同起搏方式时最佳房室延迟(AVD)的差异。方法对20例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经左侧锁骨下静脉插入Swan-Ganz导管,分别测量DDD方式及心房感知心室起搏(VDD)方式下的不同AVD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DDD右心耳起搏优化AVD(149±15ms)比VDD起搏AVD(114±12ms)延长了38±12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腔起搏时DDD右心耳起搏可使AVD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79例不伴有心室预激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分析。方法:79例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12~81(52±16)岁。电生理测定前48小时停用心脏药物,用一根三极导管从股静脉插入置于三尖瓣处作希氏束电图。第二根六极导管从肘静脉插入右室顶部,其远端两极(顶端)作心室起搏用,中部两极(距顶端10厘米)记录右房电图,近端两极(距顶端13.5厘米)作右房起搏用。第三根双极导管其两极间距离为1厘米,置于冠状窦,在诱发心动过速后标测逆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