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MCF-7/Adr及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初步探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表观遗传机制。 方法:用甲基化敏感PCR技术检测两个细胞系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 mRNA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 mRNA的表达。光密度值法检测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 结果: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MCF-7/Adr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低甲基化。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DNMT1,DNMT3a及DNMT3b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MCF-7/Adr细胞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较MCF-7细胞明显升高(P<0.01)。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HDAC1,HDAC2,HDAC7及SIRT1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 结论:mdr-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高乙酰化、DNMTs mRNA及HDACs mRNA低表达可能是介导MCF-7/Adr细胞MDR形成的重要表观遗传学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参与的乳腺癌MCF-7对他莫昔芬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MTT法对比乳腺癌MCF-7细胞株与耐药株生长增殖差异;流式细胞检测亲本与耐药株细胞凋亡之间的差异;RT-PCR及Real-Time PCR对比两细胞株相关基因mRNA表达差异;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个候选基因(DAPK、MGMT、P53、RASSF1A)在亲本及耐药株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Real-Time PCR可见MCF-7/TAM细胞中抑癌基因DAPK、RASSF1A水平低于亲本株(P<0.05);而MGMT、P53、DNMT1、DNM3B的mRNA表达水平却较亲本细胞株升高(P<0.05);基因DNMT3A的mRNA表达水平较低,在亲本及耐药株中均未检出.MSP显示,在MCF-7细胞中,DAPK、P53呈非甲基化状态,而对他莫昔芬细胞株这2个基因为甲基化状态.结合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B)表达呈正相关性;除P53基因外,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性.结论 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乳腺癌细胞株对他莫昔芬敏感性相关,为下一步进行临床评估和机制探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周小娟  王云梅  刘娟  李新红 《医学争鸣》2009,(21):2327-2331
目的:探讨启动子甲基化对乳腺癌MCF-7细胞RASSF1A基因的作用及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对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乳腺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1,3,5,7,9μmol/L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株,通过MTT检测5-Aza-CdR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存活率的影响;建立5μmol/L,10μmol/L的浓度梯度流式细胞仪检测5-Aza-CdR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MSP(甲基化PCR)检测5-Aza-CdR处理前后RASFF1A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处理前后抑癌基因RASSF1A mRNA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经5-Aza-CdR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后,MSP检测RASSF1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RT-PCR检测RASSF1A mRNA恢复了表达.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其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可以逆转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CHD5基因去甲基化促进KG-1、THP-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设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25、50、75、100、150 μg/mL)EGCG处理作用于KG-1、THP-1细胞,正常对照组:不加EGCG处理。MSP法检测KG-1、THP-1细胞CHD5基因甲基化;MTT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48 h后 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RT-qPCR、Western blot检测DNMT1、CHD5、p19Arf、p53、p21Cip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EGCG呈现剂量依赖性逆转了KG-1、THP-1细胞CHD5基因高甲基化;EGCG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G-1、THP-1细胞增殖(P<0.05);EGCG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促进细胞凋亡;EGCG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下调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HD5、p19Arf、p53、p2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EGCG可通过下调DNMT1降低KG-1、THP-1细胞CHD5基因高甲基化,恢复CHD5基因表达,从而上调p19Arf、p53、p21Cip1表达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周小娟  王云梅  刘曙光 《医学争鸣》2009,(22):2618-2620
目的:RASSF1A基因在乳腺癌MCF-7细胞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DNA重组技术合成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基因3条siRNA(siRNA1,siRNA2,siRNA3),以脂质体2000做为载体将其转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DNMT1mRNA的表达,选择特异性较高的siRNA并以此为标准建立10,30,50nmol/L,3个浓度梯度,采用WesternBlot检测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选出最低且有效浓度已达到基因抑制的最适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抑制DNMT1前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siRNA成功转染了人乳腺癌MCF-7细胞,转染率达到80%;3对siRNA中siRNA2特异性较高;WesternBlot检测终浓度为30nmol/L的siRNA抑制效率较高;细胞周期大部分停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增殖分裂,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通过RNA干扰可以抑制DNMTI的表达,从而逆转由于启动子高甲基化沉默的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重组天花粉蛋白 (recombinant trichosanthin, rTCS) 对宫颈癌 HeLa 细胞中 p27 基因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质量浓度的 rTCS (20、40、80 μg/mL) 处理体外培养的宫颈癌 HeLa 细胞后,MSP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 p27 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ealTime PCR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 p27 和 DNA 甲基转移酶1 (DNMT1) mRNA 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ting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 p27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eLa 细胞中 p27 基因为低表达,基因启动子区 CpG 岛呈部分甲基 化状态。40 μg/mL rTCS 处理导致 p27 基因启动子区 CpG 岛去甲基化;在 20、40、80 μg/mL 的 rTCS 作用 48 h 后,p27 基因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升高 2.22、4.00、6.03 倍,p27 蛋白水平表达也逐渐增加;宫颈癌 HeLa 细胞中 DNMT1 mRNA 高表达,40 μg/mL rTCS 处理 48 h 可至 DNMT1 mRNA 表达水平降低 78%。结论 rTCS 通过抑制 DNMT1,逆转 p27 基因启动子区 CpG 岛的甲基化状态,使宫颈癌 HeLa 细胞中 p27 基因表达活化。rTCS 能逆转宫颈癌 HeLa 细胞 p27 基因甲基化状态,调控 p27 基因和 DNMT1 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PI3K/AKT通路对PHF19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LY294002和EGF处理PC-3细胞,随后采用qRT-PCR检测TP63、ΔNp63、PHF19 mRNA的表达;利用ChIPBase、JASPAR数据库预测调控PHF19基因的转录因子;利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TP53、TP63与PHF19基因m RNA的表达相关性;利用ChIP-qPCR检测ΔNp63蛋白结合PHF19基因启动子的情况。结果 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显著抑制PHF19基因m RNA表达(不同时间处理组相比P <0.05);PI3K/AKT通路激动剂EGF可显著促进PHF19 mRNA表达(不同时间处理组相比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TP63 mRNA与PHF19 mRNA表达正相关(r=0.43,P<0.05)。ΔNp63蛋白可结合PHF19基因的启动子区域(P <0.05)。LY294002还可显著抑制TP63、ΔNp63 mRNA的表达(不同时间处理组相比P <0.05)。结论 PI3K/AKT通路可通过转录因子TP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草药提取物白花丹醌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甲基化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做初步研究。方法MTS法确定不影响细胞生长的白花丹醌研究浓度;白花丹醌研究浓度作用于HL-60细胞不同时间,ELISA法测定其甲基化水平和DNA甲基转移酶(DNMT)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DNMT酶类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选定白花丹醌0.8μmol/L作为研究浓度,作用18h后,和对照组比较出现甲基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 经活性氧(ROS)阻滞剂的预处理,白花丹醌去甲基化作用被明显抑制,使得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甲基化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11±0.16)ng 对比(2.27±0.21)ng(P>0.05)];白花丹醌作用HL-60细胞12h后,出现DNMT酶总体活性的下降[(0.91±0.11)OD/h/μg对比对照组(1.24±0.91)OD/h/μg (P<0.05)],作用24h后下降更明显(P<0.01);白花丹醌对DNMT1,DNMT3b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DNMT3a基因表达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白花丹醌以ROS为重要介质,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去甲基化,这种作用与抑制DNMT活性,抑制DNMT1和DNMT3b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1)siRNAi对人肺癌A549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pSilencer 4.1-CMV neo载体,通过siRNAi表达载体法制备DNMT1 siRNAi.将DNMT1 siRNAi转染肺癌A549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转染前后肺癌A549细胞DNMT1内DNMT1基因的表达改变,并利用甲基化PCR,直接测序法检测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 构建的DNMT1 siRNAi转染肺癌A549细胞后,明显抑制DNMT1基因的表达,mRNA表达下降75%,蛋白表达下调82%;同时,WIF-1基因启动子序列较转染前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靶向DNMT1的siRNAi可明显下调靶基因DNMT1的表达,并逆转WIF-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肺癌A549细胞株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c-myc、MKi-67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株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5-Aza-CdR处理,对照组不加药处理;药物处理72 h后,采用FQ-PCR技术检测A549细胞株DNMT1及c-myc、MKi-67、p53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NMT1及c-myc、MKi-67、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DNMT1、c-myc和MKi-67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5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DNMT1、c-myc和MKi-67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5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可使肺癌A549细胞中DNMT1、c-myc、MKi-67基因表达降低,p53基因表达升高,这可能与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的去甲基化有关,可为去甲基化药物临床治疗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尔基蛋白73(GP73)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干扰及过表达GP73质粒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并利用CCK-8检测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处理组细胞的凋亡水平,利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GP73和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qRT-PCR测定20例临床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GP73和p53的mRNA水平,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GP73和p53的m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过表达GP73后MCF-7较对照组增殖能力上升(P<0.05),凋亡水平下降(P<0.05);干扰GP73后MCF-7增殖能力下降(P<0.05),凋亡率升高.同时过表达GP73和p53的乳腺癌细胞较单独过表达GP73的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水平上升.乳腺癌组织中GP73和p53 mRNA表达也呈负相关(r=-0.528,P<0.01).结论 GP73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调节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2.
地西他滨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中P15INK4B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中P15INK4B基因甲基化状态,地西他滨对Raji细胞P15INK4B基因去甲基化作用及生长增殖的生物学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地西他滨作用淋巴瘤细胞株Raji,用台酚蓝拒染法研究药物对Raji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15INK4B表达,用甲基化特异PCR(MSP) 方法检测P15INK4B 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结果 地西他滨对Raji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作用后细胞凋亡增加,P15INK4B基因表达增加,地西他滨使其甲基化程度下降。结论 在Raji细胞中P15INK4B高度基因甲基化,并且表达下降,地西他滨通过去甲基化抑制淋巴瘤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过表达手段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2- 关联蛋白1(CDK2-AP1) 基因在乳腺癌细胞MCF-7 中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MCF-7 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的作用。方法:将CDK2-AP1 基因的编码框构建于慢病毒表达载体, 导入MCF-7 细胞, 应用实时定量PCR 和Western 印迹验证CDK2-AP1 基因mRNA 和蛋白的表达效率。利用M 法绘制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CDK2-AP1 基因过表达后MCF-7 细胞生长的变化, PI 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 细胞周期的改变。通过Western 印迹检测CDK2-AP1 过表达后,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2, CDK4, P16Ink4A, P21Cip1/Waf1) 的表达。结果:过表达CDK2-AP1 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CF-7 细胞可上调其mRNA 表达6.94 倍, 蛋白表达也十分显著地增高, 两者相一致。生长曲线显示MCF-7 细胞过表达CDK2-AP1 基因后, 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 其形成的克隆数目同样显著减少(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MCF-7 细胞过表达CDK2-AP1 能够使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 并且出现凋亡峰;CDK2-AP1 基因表达上调导致P21Cip1/Waf1和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 CDK2 和CDK4 蛋白表达下调。结论:CDK2-AP1 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在乳腺癌MCF-7 细胞过表达该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 并且使细胞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14.
瘦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促进人肝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瘦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uh 7增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瘦素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和P21^waf1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瘦素可促进Huh 7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瘦素能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并提高S期细胞比例;瘦素(100 ng/ml)处理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Cyclin D1 mRNA表达量增高至对照组的3.15倍,P21^waf1mRNA表达量则为对照组的55%,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也发现100 ng/ml的瘦素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P21^waf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瘦素可通过促进Cyclin D1表达、抑制P21^waf1表达,使人肝癌细胞Huh7由G0/G1期向S期转换,从而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 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 7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特异性沉默SAMDC基因表达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SAMDC shRNA表达载体(pGPU6 SAMDC)转染乳腺癌MCF 7细胞,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AMD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实验(CCK 8法)和细胞周期分析评价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肿瘤侵袭实验观察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MCF 7侵袭活性的影响。结果SAMDC shRNA表达载体转染后,MCF 7细胞SAMDC mRNA水平下调43.8%,蛋白表达水平下降66.5%;MCF 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下降37%,细胞周期分析G1期细胞增加。结论SAMDC基因沉默可通过延长细胞周期的G1期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能降低癌细胞侵袭活性,提示SAMDC可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DNMT1 蛋白是否通过沉默 MEG3 基因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方法 通过转染 pcDNA-DNMT1 或si-DNMT1上调或干扰DNMT1的表达水平;通过转染pcDNA-MEG3或si-MEG3上调或干扰MEG3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DNMT1蛋白表达量;用CCK-8法及E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染后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MEG3表达量的变化;干扰DNMT1表达后,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及HXO-RB44细胞中DNM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转染了 pcDNA-DNMT1 的 HXO-RB44 细胞中 DNMT1 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加,MEG3 表达量降低;转染了 siRNADNMT1的SO-RB50细胞DNMT1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增殖能力降低,MEG3表达量增加(P<0.05)。干扰DNMT1蛋白表达后,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逆转DNMT1蛋白对MEG3基因的调控后,DNMT1蛋白调控RB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弱(P<0.05)。结论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DNMT1蛋白表达的上调,诱导了MEG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失活,最终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多酸肽(CDA-2)对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p15INK4B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DA-2作用下,MDS-RAEB细胞株MuTz-1的细胞存活率(MTT法);p15INK4B基因、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基因mRNA表达(RT-PCR);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甲基化特异PCR,MSP)。结果CDA-2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uTz-1细胞生长;伴随CDA-2剂量增加,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逐渐减弱,其mRNA表达逐渐增加;且CDA-2可显著降低MuTz-1细胞中DNMT1和DNMT3BmRNA的表达。结论CDA-2可能通过下调DNMT1和DNMT3BmRNA表达使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下降,恢复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节作用,进而抑制MDS细胞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转染外源性低分子双链RNA (dsRNA) dsP53~285至人肾癌细胞系ACHN和786-O,观察其激活肾癌细胞中抑癌蛋白野生型P53的表达作用。方法 根据对肾癌细胞的不同处理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mock)组、阴性对照(转染dsControl)组和实验(dsP53-285)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53 mRNA、P21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结果 QPCR检测显示dsP53-285能明显促进两种肾癌细胞中P53 mRNA和P21 mRNA水平的升高;与阴性对照组dsControl组相比,dsP53-285分别上调ACHN和786-O细胞中P53 mRNA的表达2.84倍(P<0.01)和3.20倍(P<0.01),dsP53-285分别上调ACHN和786-O细胞中P21 mRNA的表达2.33倍(P<0.01)和2.59倍(P<0.01);mock组与dsControl组相比,两种细胞系中P53 mRNA和P21 mRNA的表达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在两种细胞系中,P53蛋白、P21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与相应的P53 mRNA、P21 mRNA水平的上调一致。MTT检测结果显示,与dsControl组相比,转染dsP53-285后,ACHN和786-O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mock组与ds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P>0.05)。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sP53-285组的集落数数量显著较少(P<0.05),mock组与ds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dsP53-285能显著激活肾癌细胞中P53基因的表达,激活的P53蛋白为野生型而非突变型,并可以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He SZ  Qi XD  Zhang XM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5-293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对人乳腺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影响。方法以Ad-p53转染MCF-7/ADM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p53蛋白变化;锥虫蓝活细胞拒染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观察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变化,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MDR1 mRNA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观察到MCF-7/ADM细胞经MOI50的Ad-p53作用48h后,p53蛋白表达率由10.24%升高到36.20%;细胞抑制率为7.4%(P=0.003);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倍数11.6倍(P=0.001);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MDR1 mRNA相对表达量由1.25±0.01下降至0.91±0.01(P=0.01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能抑制MCF-7/ADM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并能部分逆转MCF-7/ADM的耐药性,增加阿霉素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