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敏仪  祁岩超  黄建云 《广东医学》2012,33(16):2444-2446
目的比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身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杀伤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差异形成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来源PBMC及CIK细胞对A549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及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血浆游离MHCⅠ类相关链A分子(sMICA)水平。结果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各亚群有更高的NKG2D受体表达,而血浆游离MICA浓度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低,表现出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1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用直线加速器9MV的光子线和8MeV的β射线,深部X射线治疗机进行放射治疗,治疗组再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根据病理组织学和鼻咽纤维镜检查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情况:Ⅰ期5例(100%),Ⅱ期12例(85.7%),Ⅲ期26例(89.6%),Ⅳ期10例(83.3%);对照组治愈情况,Ⅰ期1例(33.3%),Ⅱ期10例(58.8%),Ⅲ期17例(63.0%),Ⅳ期6例(46.1%)。治疗组复发情况,Ⅰ期0例(0%),Ⅱ期1例(7.1%),Ⅲ期3例(10.3%),Ⅳ期1例(8.3%);对照组复发情况,Ⅰ期1例(33.3%),Ⅱ期4例(25.5%),Ⅲ期6例(22.2%),Ⅳ期3例(23.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能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刺激因子,如抗cD3一McAb、IL.2、血清干扰素-γ(IFN-γ)、IL-1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它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TL、TIL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强,因而成为近10年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现就CIK细胞的特点、诱导、杀瘤机制及应用前景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体外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的影响。为肿瘤CIK细胞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测定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结果低年龄组较高年龄组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强;在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的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较完全培养基的强;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与培养的时间成正比;CIK细胞对各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结论不同因素对肿瘤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杀伤活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rrazolium,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所获得的DC-A-CIK细胞对同一种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A不相同-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性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肾癌患者随机分入2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先行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给予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然后再行CIK细胞回输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IL-2和IFN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16+CD56+显著上升,CD8+细胞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CD16+CD56+及CD8+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生活质量(quanlity of life,QOL)评分改善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 80.0%,1年转移率分别为13.9%和22.9%,1年复发率分别为5.6%和11.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肾癌可以提高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编辑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法提取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成CIK细胞,即免疫编辑前CIK细胞。Transwell小室共培养CIK细胞与人肺癌A549细胞,分离纯化CIK细胞即免疫编辑后CIK细胞。通过ELISA和MTT法分别检测免疫编辑前后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CIK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后,其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含量较共培养前CIK细胞显著下降(P<0.05),IL-2则略有降低。共培养后CI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减弱(P<0.05)。结论CIK细胞与人肺癌A549细胞间存在免疫编辑作用,编辑后的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杀伤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孙载阳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2):132-13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 ,CIK)是一种非MHC限制性的新型免疫活性细胞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对于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IK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鑫  李贵新 《医学综述》2009,15(20):3071-3073
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温演伟  董洪松  田耕 《海南医学》2014,(11):1570-1572
目的分析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变化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D4+/CD8+比值、Treg细胞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NKT细胞百分率均较前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Treg细胞百分率和NKT细胞百分率上调更明显,而CD4+/CD8+比值和NK细胞百分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NP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系列特异性引物(SSP)方法,对比43例广东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53例籍贯种族都匹配的正常对照KI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共检出目前已知的16个KIR基因,在检测的全部个体中,3DL3、3DL2及2DL4出现频率均为100%。广东籍鼻咽癌病例组中2DL2、2DS1、2DS3、2DS4的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35、0.002、0.C107、0.001),而其他各KIR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DL2,2DS1、2DS3、2DS4基因频率升高可能与NPC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氘体积浓度对多种鼻咽癌细胞株及正常细胞增殖的作用,初步探讨低氘水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MTT
法、平皿克隆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低氘水(DDW)对鼻咽癌细胞及正常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CNA
蛋白表达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随着培养基中氘含量下降,多种鼻咽癌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P<0.05),克隆生
成和游走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CNA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低氘水能诱
导鼻咽癌细胞生长周期阻滞:S期减少,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但DDW对正常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DDW具有选
择性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靶向生物效应,因此其可作为新型无毒副作用抗癌辅助治疗剂,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microRNA-940(miR-940)的慢病毒表达栽体,制备重组慢病毒感染人鼻咽癌细胞5-8F,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载体,包装后感染人鼻咽癌细胞,通过加药筛选方法获得稳定过表达miR-940的人鼻咽癌细胞株5-8F/miR-940。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miR-940的表达量。MTT测定miR-940对5-8F体外增殖的影响。划痕试验检测miR-940对5-8F迁移的影响。结果 构建稳定过表达miR-940的慢病毒表达栽体。MTT证明miR-940可以抑制5-8F在体外的增殖。划痕试验说明miR-940可以抑制5-8F的迁移能力。结论 miR-940能够抑制5-8F在体外的增殖以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凋亡及增生相关基因筛选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及分析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增生相关基因.方法 结合GO分类从本实验室已有的鼻咽癌基因芯片数据中筛选异常表达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增生相关基因;根据鼻咽癌发生发展的树模型提示的三个阶段,找出各阶段的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增生相关基因;再结合文献进一步分析两种基因在鼻咽癌发生树模型中的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 鼻咽痛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个,其中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9个(DNASELL3等)、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0个(DEDD等).鼻叫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21个,其中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8个(TUSC2等)、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13个(EMP1等).处于染色体丢失区段的下调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多参与诱导或调控细胞凋亡:而处于染色体扩增区段的上调鼻咽癌细胞增生相关基因多参与正调控细胞增生.结论 鼻咽癌可能存在两种发生方式:一种以凋亡受抑为主要原因;另一种以增生过度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探讨白藜芦醇在人核孔复合物细胞(NPC)中的抗癌活性。方法 用MTT 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CNE-1 细胞和CNE-2Z 细胞(两种具有不同分化程度的NPC 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诱导NPC 细胞凋亡情况和NPC 细胞周期分布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涉及细胞凋亡调控的数个重要基因和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数种Cyclins 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裸鼠体内进行CNE-2Z 细胞移植瘤实验。结果 用白藜芦醇处理NPC 细胞后,白藜芦醇不仅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NPC 细胞的增殖能力,还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NPC 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可将NPC 细胞生长阻滞于S- 期和G2/M- 期。白藜芦醇处理可下调Bcl-2 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蛋白的表达,上调Caspase-3 蛋白表达。此外,白藜芦醇处理不仅可以降低蛋白激酶B(Akt)、p70 核糖体S6 蛋白激酶(p70S6K)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水平,也可降低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数个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表达水平。白藜芦醇可抑制裸鼠体内NPC 移植瘤的生长,进一步确认白藜芦醇对NPC 生长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人NPC 细胞株中,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干扰Akt/p70S6K 信号通路而发挥有效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Retinoicacid (RA) ,anaturalderivativeofvitaminA ,isapotentcellgrowthinhibitorandinducerofdifferentiation Severalstudieshavedemonstratedthatretinoicacidcouldaffectthegrowthandphenotypeofcarcinomacells,1 3  aswellastheirgeneexpressionandregulation 4 ,5 Retinoic…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40例非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分2组化疗,每组20例.单纯化疗组: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四氢叶酸钙(100mg,静脉滴注,第1~5天)和5-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3周1...  相似文献   

19.
Shi M  Zhang B  Tang ZR  Lei ZY  Wang HF  Feng YY  Liu JC  Fan ZP  Li HW  Mu JS  Wang FS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3):2049-2053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CIK细胞 )回输后 ,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 ,评价CIK细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成份血采血机采集13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 ,于培养的第 4、7、10、13、15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 ;CIK细胞回输前及回输后取病人外周血 ,流式细胞仪测定Ⅰ型树突状细胞(DC1)和Ⅱ型树突状细胞 (CD2 )的比例。结果 诱导培养后 ,CD3+ CD8+ ,CD3+ CD5 6 + ,CD2 5 + 效应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 ,分别由最初的 33 5 %± 10 1%、7 7%± 2 8%和 12 3%± 4 5 % ,上升至 36 6 %±9 0 %、18 9%± 6 9%和 16 4 %± 5 9% ,其中CD3+ CD8+ 可维持较高水平 ,CD2 5 + 和CD3+ CD5 6 + 比例分别于培养后的第 7天和第 13天开始下降。CD3+ CD4 + 和NK细胞比例略有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CIK细胞回输后DC1和CD2细胞亚群的比例明显升高 ,分别由回输前的 0 5 9%± 0 2 3%和0 2 6 %± 0 12 %上升至回输后的 0 85 %± 0 2 7%和 0 4 3%± 0 2 0 %。CIK细胞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茶氨酸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茶氨酸在体内外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增殖、凋亡、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CNE2细胞,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顺铂(CDDP)组和茶氨酸实验组,分别用PBS、CDDP和不同浓度的茶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CNE2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观察茶氨酸对CNE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00,200,400,800 mmol/L浓度的茶氨酸对鼻咽癌CNE2细胞作用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峰值。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100,200,400,800 mmol/L浓度的茶氨酸处理72 h后细胞凋亡率最高,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茶氨酸对移植瘤的抑瘤率为44.54%。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瘤体组织中CD34、VEGF的表达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茶氨酸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