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患者190例,随机分为骨凿劈冠组和高速涡轮钻组各95例,分别采用骨凿劈冠法和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观察2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骨凿劈冠法(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骨凿劈冠法(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中低位阻生智齿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方法。方法运用增隙法和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28例,并对两种方法在拔牙术中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增隙法和劈冠法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术中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增隙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比较适用于高位、冠部无骨阻力、邻牙阻力小、根部为融合根或根分叉很低等情况下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劈冠法要求条件高、操作灵活,比较适用于中、低位阻生且发育沟明显、根分叉较高或邻牙阻力较大等情况下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曲面断层片和CBCT对比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口腔外科就诊棣求拔除未萌或未完全萌出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90例(125颗牙),分别采用曲面断层片方法,CBCT方法进行X线平片分类及影像分析,对比分析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解剖关系。结果曲面断层片拍片结果,其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5颗牙,X线平片显示牙根与下颌管有重叠影像CBCT显示仅有64颗牙的牙根与下颌管紧密接触,其中下颌管周围骨组织消失,占到总牙数的67.37%。结论 CBCT对下颌管与牙根尖的接触问题进行了更为准确与明白清晰的判断,减小了拔除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韦宁 《浙江医学》2015,37(20):1687-1689
目的 比较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截冠法与传统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探讨应用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截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优越性。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需拔除阻生智齿1颗,按就诊顺序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0例。甲组采用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截冠法拔除,乙组采用传统的锤凿劈冠法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颌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组手术时间较乙组明显缩短(P<0.05),甲组术后疼痛、颌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均P<0.05)。结论反角高速涡轮牙钻截冠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相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高速涡轮钻拔牙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分析二者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20例(120颗患牙),将其随机等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拔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拔牙术后3 d和7 d的张口度、疼痛伴肿胀及是否发生干槽症等并发症。结果试验组A组(高速涡轮钻法)术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B组(传统凿骨劈冠法)。结论采用高速涡轮钻拔牙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相比,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更加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何影  孙晋虎 《微创医学》2007,2(5):425-426
目的探讨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91例102颗下颌埋伏阻生智齿,随机分为牙钻组与对照组。牙钻组用微切口和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骨阻力并分开牙齿,拔除低位近中埋伏阻生智齿33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18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51颗,其中近中埋伏阻生智齿29颗,近中水平埋伏阻生智齿22颗。两组患者术后牙糟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常规缝合。术后常规给予消炎和止痛药物,拔牙术后3、7d各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的主诉、症状和体征。结果牙钻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应用牙钻微创去骨分牙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了斐  林萍  彭丽丹  廖武堂 《吉林医学》2011,(20):4195-4196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阻力的解除方法。方法:对337例下颌阻生智齿采用阻滞麻醉下骨凿劈冠等方法拔除。结果:337例患者均顺利拔除,无干槽症发生,15例轻微不适,10例局部肿胀。结论:阻生智齿拔除时采用劈冠法可有效解除阻力。  相似文献   

8.
刘玉玲  刘淑霞 《当代医学》2009,15(12):76-77
目的比较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应用高速涡轮钻和劈冠凿骨法的疗效。方法下颌阻生智齿2{2例,机分两组,143例应用高速涡轮钻,69例应用劈冠凿骨法,术后2~4天复诊,比较两组术后反应情况。结果高速涡轮钻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反应均少于劈冠凿骨法组。结论高速涡轮钻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与传统手法相比在拔除阻生智齿时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拔除经验。方法 经第二磨牙近中或远中切开、翻瓣、去骨、劈冠,将63例下颌中位近中阻生智齿拔除,通过对创口的术后观察、复查及患者意见反馈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智齿拔除用时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创口愈合快。结论 掌握合理适应症,采取直接或经第二磨牙近中或远中切开、翻瓣、去骨、劈冠,有利于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拔除,是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涡轮钻切割技术拔除下颌低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把70例136颗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高速涡轮钻切断牙冠和骨阻力,拔除低位阻生智齿72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低住阻生智齿64颗,对术中反应、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术后肿胀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小(p〈0.01)。结论应用该技术拔除下颌低住阻生智齿,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值得临床椎产,  相似文献   

11.
李宁 《甘肃医药》2014,33(9):666-667
目的:评价下颌智齿全冠修复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下颌智齿(包括各种阻生智齿)行冠周牙龈和牙槽骨修整,根管治疗,纤维桩和树脂修复冠外形,从而全冠修复,达到矫正智齿临床牙冠外形、治疗智齿冠周炎、减轻食物嵌塞、减轻咬颊等症状,并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咬颊充血、食物嵌塞、冠周炎症情况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下颌智齿(包括各种阻生智齿)行全冠修复,可以达到矫正智齿临床牙冠外形、治疗智齿冠周炎、减轻食物嵌塞、减轻咬颊等症状。从而减少智齿的拔除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医学综述》2010,16(17):2715-2716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07~2009年拔除的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80例,用高速仰角涡轮手机适量去骨、切割牙齿分块拔除。结果 180颗阻生第三磨牙均在20min内拔除,其中左侧第三磨牙96例(53.3%),右侧第三磨牙84例(46.7%)。阻生第三磨牙的类型:水平92例(51.1%),近中57(31.7%),垂直23(12.7%),远中5(2.8%),颊向3(1.7%)。术后未出现感染,无干槽症和下颌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微创拔牙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填塞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下颌智齿阻生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智齿拔除术后,实验组在拔牙创内填塞奥硝唑明胶海绵,同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而对照组仅在拔牙创内填塞明胶海绵。2d后复诊观察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结果:比较对照组,在智齿拔除术后,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在拔牙创内预防性填塞奥硝唑明胶海绵,同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9例45颗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分别拍摄曲面断层片和CBCT片,应用系统自带软件,观察、测量牙冠生长方向、牙冠所在位置、牙根弯曲及发育情况,分析比较两者之间差异。结果 CBCT在诊断牙冠生长方向、阻生类型、牙根弯曲及发育情况方面优于曲面断层片,P<0.05。结论 CBCT能准确定位埋伏阻生牙的空间位置及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国人下颌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位置关系.方法:将成人完整下颌骨标本55个(110侧)冠状锯开,用超薄游标卡尺在切面上对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与近中根尖和远中根尖的位置关系、距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在根尖下方者占86.4%,在根尖外侧者占7.3%,在根尖内侧者占6.4%.智齿根尖与下牙槽神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理安慰对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牙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手术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安慰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拔牙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手术合作程度.结果 两组比较患者拔牙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及合作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患者拔牙前提供心理安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周围相关指标,分析IMTM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拟拔除IMTM病人108例行术前曲面断层片检查,测量IMTM周围的相关指标,包括下牙槽神经管清晰度、阻生牙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距离、阻生牙的Pell & Gregory分类等。按照标准拔除阻生牙手术操作步骤拔除IMTM,拔牙术后利用钝头探针检查拔牙创底有无神经管损伤,分析IMTM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病人共拔除193颗IMTM,术中探及下牙槽神经管壁损伤38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4例,麻木率2.07%;下牙槽神经管壁无损伤155例,均未出现下唇麻木。损伤与未损伤病人在IMTM是否弯根、神经管上下壁是否清晰、Pell & Gregory分类、IMTM距管上壁距离、IMTM与MSM长轴夹角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TM是否弯根、神经管上下壁是否清晰、IMTM距管上壁距离、IMTM与MSM长轴间夹角均为IMTM拔除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管壁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通过口腔曲面断层片可以较好的评估IMTM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所观察的指标对临床指导拔除下颌阻生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双侧下颌第3磨牙阻生的病人65例,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拔除阻生牙后,第1组在拔牙窝内,放置口腔组织补片;第2组放置骨粉和口腔组织补片;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拔牙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但第2组能更加有效地减轻磨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说明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有助于保持患牙相邻磨牙长期稳定,提高咀嚼效率以及保持牙槽嵴的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19.
常虹  刘瑜  宋晓萍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33-934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地塞米松防治下颌智齿拔除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将2005-07~2006-12间,治疗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拔牙后于阻生齿颊侧及磨牙后区软组织内注射5.0 mg地塞米松加1.0 mL 2%利多卡因;对照组不注射和放入任何药物,两组均给予口服抗生素及止痛药3 d,术后第23、d复诊,对肿胀、疼痛、开口受限进行检测,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术后肿胀、疼痛及开口受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局部应用地塞米松能降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颌骨侧位曲面断层片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roMax数字化X光机对19例患者的23颗埋伏牙拍摄颌骨侧位曲面断层片,判定埋伏牙的位置,牙根形态,从而通过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正畸牵引或拔除。结果:颌骨侧位曲面断层片能够精确定位牙齿,并能估测牙根形态。结论:颌骨侧位曲面断层片是埋伏牙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