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 对78例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外,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治疗3个后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肾功能,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IMT).结果 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患者TC、TG、LDL-C和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除降脂作用外,还可以稳定并缩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3-10—2015-10收住我院的脑梗死患者144例,入院后经检查均显示合并高脂血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70)与对照组(n=7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等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近期疗效相当,但瑞舒伐他汀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溶解及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择2011-05—2014-02我院接诊的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采用瑞斯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9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影像学上血栓溶解情况及NIHSS评分和BI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栓大小、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血栓溶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部分溶解以上的患者48例(82.76%),对照组25例(42.37%);在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82,P0.05);在BI指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血栓有良好的溶解效果,在预后方面也表现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及高剂量治疗组,分别检测治疗当日(入院后、治疗前)、14d、30d、90d时的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cy下降更为明显,且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Hcy,且高剂量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CPR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4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240例,2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载瑞舒伐他汀,10mg/(次·d),阿托伐他汀组则加载阿托伐他汀,10mg/(次·d),均连续治疗24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采血,测定血脂四项,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内膜-中膜厚度(IMT)并采血测量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12周、24周,2组TC、TG、LDL-C和CRP较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中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较疗前显著下降且低于同时期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长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水平并减少颈动脉斑块IMT及斑块内炎症反应,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6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36例,普通治疗;B组40例,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C组42例,服普罗布考250mg;D组45例,联合服用瑞舒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d、14dhs-CRP、NO的变化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hs-CRP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D组hs-CRP下降较A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D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在治疗7d、14dNO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14d,B、C、D组NO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D组NO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s-CRP与梗死体积显著正相关(r=0.724,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01)。治疗前NO与梗死体积呈显著负相关(r=-0.797,P<0.01)。结论血浆hs-CRP、NO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瑞舒伐他汀、普罗布考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浆hs-CRP水平,升高NO水平,两药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片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0d后分别对2组行NIHSS评分和血脂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30d后,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脂,更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MI)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和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2组治疗后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氟伐他汀可改善AMI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血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液黏度,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叶酸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蛋白反应蛋白(hs-CRP)、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IMT分别为(13.05±3.64)μmol/L、(8.20±2.69)mg/L、(1.12±0.13)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NHISS评分分别为(5.66±1.39)分、(3.12±1.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Hcy水平,改善认知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5例采用东菱迪芙10BU隔日静滴,共3次为治疗组,另25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5d、10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5d、10d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比积(HCT)。结果治疗组病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4—2015-04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及脑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快、搏动指数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增快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强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8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脂质代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LDL-C、HDL-C、ox-LDL等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能够有效改善脂质代谢状况,临床疗效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颈动脉斑块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等指标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氧化应激指标(oxLDL、MDA、SOD、GSH-P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均显著下降,且Crouse积分、IM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尤瑞克林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29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4例。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性别构成比、年龄、治疗期问血糖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以及NIHSS、MRS和ADL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尤以治疗一周后更为明显,但无低血压及脑低灌注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疗效优于单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7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23)给予甲钴胺治疗,B组(n=22)给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C组(n=22)给予甲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瑞舒伐他汀治疗,共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NCV)以及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均取得TCSS下降和NCV增加的显著改善(P<0.05),其中C组较A、B组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mNGF和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DPN可能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以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16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治疗,21d后比较2组疗效、血脂和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2.72%,对照组7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0.378,P<0.0001);治疗21d后,观察组TC、TG、LDL和CRP 4个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和CRP 3个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C、TG、LDL和CRP 4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抽样,将7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分别以10mg/d和4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屏气指数,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后屏气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强化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更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强化治疗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联和阿司匹林对早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早发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及阿司匹林300 mg(1周后减为100 mg);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及阿司匹林300 mg(1周后减为100 mg),分别在入院后第1天、3天及第14天监测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含量,第3天、第14天及第8周时评估NIHSS评分,第14天及第8周时评估改良Batherl评分。结果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hs-CRP在梗死后第3天达到高峰,D-二聚体在梗死后第14天达到高峰,强化瑞舒伐他汀在梗死后14 d时可显著减少血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且在8周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强化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早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CVR)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8—2016-08许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比较2组CVR、神经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CVR与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舒张血管,减少斑块破裂,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在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脂、hsCRP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6个月时,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均P0.05)。3组间治疗前内-中膜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6个月时IMT及低回声斑块比率显著降低,高回声斑块率显著增高(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患者第6个月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3组间NIHSS评分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瑞舒伐他汀的降脂及抗炎作用比阿托伐他汀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