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隽言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不能替代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损害不亚于病原微生物。快乐与忧虑结伴,才组成了生活。即使是幸福、快乐一世的人,也会痛苦、忧虑一时;世间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人是没有的。人生之旅并非坦途。在每一个人流熙攘的十字路口,也许你会碰到红灯,或者绿灯,或者黄灯。意志坚定的人决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2.
心理暗示是指人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些暗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会让我们郁闷和苦恼。经常给自己积极、快乐的自我暗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和面对紧张的军营生活,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下面介绍几种积极的暗示方法:  相似文献   

3.
卫生板报     
心理隽言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不能替代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的损害不亚于病原微生物。快乐与忧虑结伴,才组成了生活。即使是幸福、快乐一世的人,也会痛苦、忧虑一时;世间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人是没有的。人生之旅并非坦途。在每一个人流熙攘的十字路口,也许你会碰到红灯,或者绿灯,或者黄灯。意志坚定的人决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因为他懂得什么时候把果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渴望快乐,但快乐的感觉总是稍纵即逝。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充斥着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已经忘记了如何快乐。希望以下9个窍门可以帮助你做个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5.
常言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快乐指数的高低取决于心情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拥有好的心态。一个人心态好了,自然会感到幸福,感到快乐。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每个人都想健康长寿,那么,就让我们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热爱我们的生命吧!在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两个年龄相仿、体质相近的人同时身患不治之症,但一个乐观坚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另一个消极悲观,丧失信心,不久便别于人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究其原因,就是两个人对疾病的态度不同。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逐渐步入老年,但人  相似文献   

6.
客观身体形象与主观身体感受对生活满意感的贡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整体自尊和身体感受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变量.人们对自己身体情况的关注,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日常反应.关于主观身体感受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待研究的两个问题是,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是否能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生活满意感做出增值贡献;人的客观身体形象和主观身体感受,哪个能够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更好的预测.184名中学生和153大学生共337人参加了本项研究,平均年龄为18.31岁,包括男180人、女155人,2人缺失性别数据.被试填写了测量生活满意感、整体自尊和主观身体感受的5个量表.通过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计算出了客观身体形象指数.结果表明:(1)在整体自尊的基础上,主观身体感受仍可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做出增值贡献;(2)在主观身体感受的两类测量指标中,身体吸引力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上周身体感受则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3)无论是体重偏轻组还是体重偏重组,客观身体形象均不能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但主观身体感受可对生活满意感做出有效预测;(4)主观身体感受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这些结果提示,对于人的主观幸福而言,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考虑到人对客观身体形象的可控性不及对主观身体感受的可控性,因此,引导人们发展积极的主观身体感受,对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活得很累,过得很不快乐.其实,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当面对这些烦恼时,你体验到的是痛苦还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你如果做不成战胜痛苦的强者,就会成为向痛苦屈服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挑也是挑,哭着挑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处方     
快乐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目标,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快乐呢? 有人说,得到会使自己快乐。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因欲望得到满足、企盼变为现实而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的面孔。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因得到而变得心事重重、寝食难安,有的为了得到而变得卑躬屈膝、诚惶诚恐,还有的因得到而变得贪得无厌、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杀人越货。  相似文献   

9.
感谢在十字路口为你指明方向的人,感谢给过你爱的人,感谢给你知识的人,更要感谢一路和你风雨同舟的人。学会感恩,我们的心态才会变得更加阳光灿烂。众所周知,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人生在世,要想拥有健康、幸福、快乐的人生,就要拥有并保持阳光的心态。那么,怎样的心态才能称为阳光心态呢?简而言之,阳光心态就是一种积极、乐观、宽容、感恩、知足和自信的心态。拥有阳光心态的人知道: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时不时  相似文献   

10.
段小东  余茜 《西南军医》2009,11(2):265-266
学习记忆功能是脑的一项高级神经功能,一旦受损,会严重影响患者参与家庭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医术,是中枢神经系统有效的刺激形式之一,电针对脑损伤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多采用大鼠来研究其作用机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将近几年来动物实验中电针对对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人都希望快乐,但许多人总是难得快乐。那么,快乐到底是什么?它究竟来自哪里?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会赋予快乐不同的含义。其实,快乐就是一种和谐的心境、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心灵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提高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服务.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366名大一学生为被试;研究工具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修订版).结果 医学院校大一学生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POS)、表达自豪情绪的自我效能感(GLO)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两个因子均P<0.05;管理生气/愤怒情绪自我效能感(ANG)在生源地上存在差异,其P<0.05;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OS)、表达快乐/兴奋情绪的自我效能感(HAP)和表达自豪情绪的自我效能感(GLO)这三个维度在不同的家庭状况下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状况、专业认可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思考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全面改善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思考使人活得更有尊严.人与动物有很多区别,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会有意识地思考和创造,而动物的一切行为皆出于生存的本能,因此,当人放弃了思想和精神时,就会丧失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为什么人可以快乐得跟猪一样,而猪却永远不能快乐得跟人一样”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淡然而简单地生活,你会更快乐。人生无需太完美,一辈子不长,简单着,快乐着,幸福着,也就没有遗憾了。  相似文献   

15.
好人长寿     
人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这不仅是对与人为善者的一句安慰话,而且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善良是养生的要素。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云:“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有关研究表明,长寿者多是敦厚、善良、豁达之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心中充满善意、多行善事,视他人为朋友,乐于助人,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力量,不仅是自我完善的催化剂,更是…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健康》2008,(2):39-39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人5天不睡眠就会死去。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的心理障碍唐友昌,沈羡云遨游太空,俯瞰尘寰,着实令人神往。但在茫茫太空,生活在小小航天器仓室中的航天员们,却会产生抑制不了的孤独感、烦闷感和恐惧感。在太空这个地狱般黑暗和极冷世界生活的人,处于“绝对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状态,失重和黑色会使他们产生...  相似文献   

18.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在生活的道路上,谁曾没有过失、没有遗憾呢?尽管事过境迁,可有些人却会一直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为过去的事而感到深深地自责或后悔。在这里,笔者想奉劝这些朋友,既然一切都已经过去,既然一切都无法更改,为什么我们不能忘掉那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而今迈步从头越”呢?请记住这句古训吧——善遗忘者常快乐,善遗忘者善生活。有些事,该忘记时就要忘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遗忘,学会遗忘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只有这样,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才能轻装上阵,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当然,并…  相似文献   

19.
遗忘也有益     
遗忘也有益肖祥云心理学家指出:“记忆的天性就是好遗忘,人的天性就是好为自己的遗忘发愁。”遗忘是记忆的反面,二者缺一不可。记忆是人们进行正常生活、工作的基础;失去记忆,就等于失去了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遗忘在某种程度上又可增强人们的记忆,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人体发育需要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五大营养素。我们的心灵也是如此,需要时时刻刻补充营养。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内心被愤怒、嫉妒、贪婪填满,很多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空虚、寂寞、苍白,这些来自心灵的疾病告诉我们,它也需要补营养了。小习惯赶跑了"快乐因子"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心灵才会出问题。其实,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直至最终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