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行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比较2组疗效、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各向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效果,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Ⅰ、Ⅱ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Ⅰ、Ⅱ期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和常规作业治疗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在给予运动和常规作业治疗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手段的基础上施以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MA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23/3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动气针法治疗Ⅰ、Ⅱ期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静  黄民君  周愚 《新中医》2016,48(1):85-88
目的:观察采取董氏奇穴之动气法针刺天皇副穴为主治疗漏肩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董氏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董氏针刺组主穴取健侧(患肩对侧)之天皇副穴为主穴的董氏奇穴针刺方案;常规针刺组按照《针灸治疗学》关于肩周炎的针刺方案;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综合功能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有效率董氏针刺组100%,常规针刺组96.4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有良好临床疗效,动气法针刺健侧天皇副穴为主的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方案具有明确的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改善肩关节综合功能的疗效,且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引导下平衡针联合董氏奇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董氏奇穴和平衡针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定法和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JOA)进行指标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0%(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比较,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及JOA各项评分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董针(董氏奇穴)配合蜡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董针配合蜡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水肿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Barthel)量表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Fugl-Meyer积分和水肿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董针配合蜡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水肿,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指标[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和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OM、CMS评分、SF-M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PPI、PR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前屈、后伸、外展度及CM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肩周炎董氏奇穴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肩部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评分及SHSS总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ET-1、SP水平明显降低而NO、CGRP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42/46),对照组为76.1%(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少,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原恺 《新中医》2015,47(5):159-160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100%,对照组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及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价量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18/20),对照组为65%(1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价量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结合董氏奇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确为有效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各35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针灸联合肩关节关节松动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疗效。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明显增加,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均大于对照组,而肩关节疼痛评分(VAS)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传统"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循经远端选穴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3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VAS评分、患侧手肿胀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循经远端选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疼痛、患侧手肿胀及上肢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平衡针联合Bobath治疗,对照组仅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评估VAS评分、水肿评分、上肢FMA评分、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48.4%,对照组愈显率为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VAS、水肿、FMA、BI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衡针与Bobath疗法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同时符合脑梗死和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改善循环、脑细胞保护、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针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采用CSS、FMA、VAS评分标准对试验对象评价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CSS、FM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西药组各评分量表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两组经治疗后CSS、FMA、VAS评分均有所升高,但针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圆针疗法对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其康复意义。方法将6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假针刺,每星期治疗1次,2星期后观察其肩部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前屈、外展、内收、内旋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外展、内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分离运动、腕关节稳定性、手部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圆针能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及上肢运动功能,有积极的康复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珏灿  孟祥博  石焱 《新中医》2015,47(9):193-19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均以脑卒中后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康复疗法。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与ROM均显著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68%,对照组为64.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不仅能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程度,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在扩大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活动范围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维  李力夫 《新中医》2020,52(4):142-144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麻桂温经汤加味治疗肩袖损伤血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肩袖损伤的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麻桂温经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下降,UCLA评分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的角度显著增大(P<0.01);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体侧外旋的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麻桂温经汤加味治疗肩袖损伤血虚寒凝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董嘉怡  何珊  符文彬 《新中医》2011,(11):81-83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脑梗死后SHS江藤氏第1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合格受试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按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脑梗死临床路径体针治疗。运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及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标准为基础评定疼痛及肿胀程度。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及肿胀计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周2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VAS疼痛评分治疗2、3周2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肿胀计分2组治疗1、2、3周同期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痰瘀阻络型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脑梗死后SHS治疗1周疼痛疗效较佳;气虚血瘀型SHS董氏奇穴治疗对缓解疼痛及肿胀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对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采用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B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SES评分及UCLA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测定结果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手术较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失眠患者,在随机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董氏奇穴组、左归丸组、针药组,董氏奇穴组患者仅提供针刺治疗,左归丸组提供中药方剂左归丸治疗,针药组患者则同时进行董氏奇穴和左归丸治疗,持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并观察3个疗程。结果:针药组治疗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失眠的总有效率(96. 7%)优于董氏奇穴组(86. 7%)和左归丸组(80. 0%),针药组与董氏奇穴组、左归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董氏奇穴组与左归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E2上升,FSH、LH下降,但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3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针药组下降更显著,针药组治疗后PSQI与董氏奇穴组、左归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失眠效果优于仅提供董氏奇穴或中药治疗,能更好地提高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