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腕踝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操作性技术进行镇痛。分别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口开至3cm)、第二产程结束时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是分娩镇痛有效的方案,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吕晓静 《新中医》2020,52(4):158-160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阿氏评分(Apgar)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0级或1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2 cm、6 cm、10 cm时产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缩宫素应用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镇痛分娩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英德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镇痛分娩方案,观察组孕妇则是在对照组的镇痛分娩开始1 h后配合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观察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的VAS评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生产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椎管内镇痛分娩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母儿无不良影响,使分娩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产程管理下电针对初产妇潜伏期疼痛、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潜伏期宫口开1 cm、3 cm、5 cm时,予以电针合谷、三阴交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干预,两组其他操作相同。记录两组产妇在潜伏期宫口扩张至1 cm、3 cm、6 cm时疼痛的VAS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潜伏期宫口扩张至3 cm、6 cm时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电针镇痛分娩对初产妇新产程潜伏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对初产妇新产程宫口扩张及缩短产程时间未见明显影响,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游晨羽  樊云 《中医药导报》2023,(10):74-78+124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10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高乌甲素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比较两组镇痛前及镇痛后0.5 h、1 h、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记录各产程时间、缩宫素用量、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检测镇痛前及镇痛后0.5 h、1 h神经递质水平[强啡肽(DYN)、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后0.5 h、1 h、2 h 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缩宫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后30 min、60 min血清DYN、5-HT水平均高于镇痛前,血清DA水平均低于镇痛前,差异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1200例自然分娩头位单胎初产妇病例,按照是否采取镇痛分娩进行分组,镇痛分娩组和无镇痛分娩组均为600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1)和无镇痛分娩组对比,镇痛分娩组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显著,能够在不延长产程和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吴菊  张君烨  丁施思 《光明中医》2023,(6):1109-1112
目的 观察揿针疗法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将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当VAS评分≥4分时,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期护理,助产士给予呼吸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揿针疗法,将揿针埋于产妇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及次髎穴,之后每30 min用指腹按压针柄进行穴位刺激,也可根据产妇疼痛程度增加按压频率,以增强疗效。比较2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各产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疗法安全经济、操作简单、不影响自由体位,镇痛效果良好、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间苯三酚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且有阴道试产意愿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临产后取常规体位,在助产士指引下使用正确呼吸方式以缓解疼痛,宫口开至≥2 cm后进入待产室,在助产士指引下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临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间苯三酚注射液软化宫颈,加强宫缩,宫口开至≥2 cm后进入待产室,接受分娩镇痛仪(在产妇肩部、腰部贴电极片开展低频电刺激)物理镇痛,直至胎儿娩出。比较两组产妇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阿普加评分,以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试产失败改剖宫产情况。结果:观察组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NRS评分,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0 min阿普加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试产失败改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间苯三酚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产妇顺产,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和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在分娩中的效果。方法:84例顺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1产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和出院。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第1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控硬膜外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对于降低分娩时间,提高产妇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观察穴位注射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的进展速度、产后母亲泌乳启动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穴位注射组,每组40例。于产妇宫口开至≥3cm时(即第1产程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硬膜外镇痛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式给予5!g/mL舒芬太尼和0.1%罗哌卡因;穴位注射组取双侧合谷、三阴交,每穴注入0.2%罗哌卡因1mL。选择同期拒绝行分娩镇痛的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30min(T1)、宫口开全时(T2)及胎头娩出时(T3)的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及使用缩宫素例数,并计算各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记录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24h哺乳次数;检测产前及产后24h血清催乳素含量。结果:13名产妇因中转剖宫产退出试验,其中对照组4名,硬膜外镇痛组5名,穴位注射组4名,共计107名产妇完成本试验。与组内T0时或对照组比较,硬膜外镇痛组和穴位注射组T1、T2、T3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硬膜外镇痛组比较,穴位注射组T1、T2、T3的VA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硬膜外镇痛组第2产程时间延长(P0.05),应用缩宫素例数增多(P0.05);与硬膜外镇痛组比较,穴位注射组第2产程时间缩短(P0.05),应用缩宫素例数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硬膜外镇痛组和穴位注射组产后首次哺乳时间更早(P0.05),24h内哺乳次数增多(P0.05)。穴位注射组产后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对照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穴位注射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不增加缩宫素的用量,不延长第2产程,且更有益于产妇产后早期实施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程、分娩方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安全有效,加速了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控式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210例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镇痛组采用自控式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2组镇痛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产程时间活跃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自控式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镇痛完善,产程短,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阴道试产的一胎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阻滞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及宫口开2 cm、4 cm、6 cm和宫口全开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 h和2 h后血清?-内腓肽水平。记录两组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和出生1 min后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总出血量和产后大出血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出生1 min后的Apga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均较高。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助于产妇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血清?-内腓肽水平减少VAS疼痛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腕踝针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分娩镇痛及其并发症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为试验组,3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2例因胎心异常、产妇难以忍受疼痛转剖宫产,对照组2例因持续性枕后位、胎头下降异常行剖宫产,故纳入试验共56例。根据不同操作将其分为腕踝针联合椎管内麻醉组(试验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对照组)。分别于镇痛前即刻(即宫口开3指)、镇痛后1 h、第1产程末、第2产程结束时对2组产妇进行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并比较2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尿潴留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2组均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P0.05)。试验组在干预后1 h、第1产程末时NRS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1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2产程、第3产程时长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试验组产后尿潴留率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腕踝针联合椎管内麻醉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更佳,能减轻分娩痛、缩短产程,并在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在辅助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产程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行分娩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针刺联合中药贴敷予以镇痛,比较两组临产时、宫口开2 cm、3 cm以及全开时的VAS评分,产妇各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以及出血量。结果:两组临产时VAS评分接近(P>0.05),观察组在宫口开2 cm、3 cm以及宫口全开时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在第1~3产程和总产程方面,观察组更短(P<0.05)。而观察组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和中药敷贴方案针对分娩产妇实施镇痛处理,很好地缓解分娩过程的疼痛,加强镇痛效果,从而帮助产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潜伏期电针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疗效、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经阴道分娩初产妇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37例、假电针组36例、硬膜外阻滞组31例。电针组于宫口开至1 cm时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双侧合谷、三阴交穴行电针镇痛直至活跃期开始(宫口3 cm);假电针组同电针组,但为假针刺激;硬膜外阻滞组无电针干预。各组均于宫口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及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相疼痛情况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及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量;于电针刺激1 h(T1)、电针刺激2 h(T2)、硬膜外阻滞即刻(T3)、宫口开全时(T6)抽取产妇静脉血检测β-内啡肽(β-EP)含量,记录缩宫素使用时间、出血量、新生儿状态等。结果:各组产妇电针刺激即刻(T0)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组T1—T6各时间点与假电针组、硬膜外阻滞组相比VAS明显降低(P0.05)。各组产妇缩宫素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电针组和硬膜外阻滞组产时及产后24 h出血量多于电针组(P0.05)。各组产妇T3、T6时血清β-EP含量较T1、T2时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T1—T3、T6时β-EP含量均高于假电针组和硬膜外阻滞组(P0.05)。电针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假电针组和硬膜外阻滞组(P0.05)。各组新生儿羊水浑浊率、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电针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可增加产妇血清β-EP含量,并可加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疗效,减少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产时产后出血,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潜伏期电针镇痛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可用于全产程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多穴位刺激在自然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产科结局。方法将433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模式,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4cm、宫口开全时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陪伴加多穴位刺激镇痛分娩更有利于母婴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产房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使用米索前列醇能明显增强宫缩,缩短分娩总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得出米索前列醇促进分娩的结论。方法:选择68例初产妇足月妊娠临产者在第一产程早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促进宫颈成熟,增强宫缩,观察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情况,并与47例未用药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的115例初产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总产程时间,米索组明显低于照照组(P<0.01),产后2小时出血量米索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米索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明显增强宫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有较大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新生儿宫内窒息发生率,建议此法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配合导乐、气囊助产术用于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80例初产妇分为3组:A组60例予单纯气囊助产,B组60例予导乐+气囊助产,C组60例PCEA+导乐+气囊助产,观察各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及产痛感受程度。结果B、C组产程时间缩短(P<0.05),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无显著性差异。C组镇痛效果满意(P<0.05)。结论PCEA配合导乐、气囊助产术用于分娩过程效果满意,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