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认为寒饮伏肺和肺脾两虚是其病机之关键,以寒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温肺化饮、健脾渗湿的基本治则,予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对姜炮制-配伍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冰水浴法建立寒饮伏肺哮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组(SJF/GJF/PJF)及阳性药桂龙咳喘宁组(PC),给药后进行大鼠肺组织HE染色、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计数,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寻找寒饮伏肺哮喘大鼠血清、尿液相关差异性代谢物,MetaboAnalyst构建相关代谢通路。结果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可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大鼠BALF炎性细胞计数及血清中IgE、IL-4水平,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寒饮伏肺哮喘大鼠体内共筛选出37种差异性代谢物(血清中15个、尿液中22个),MetaboAnalysis通路分析发现7条代谢通路可能与寒饮伏肺哮喘有关,涉及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苓甘五味(生/干/炮)姜辛汤干预后大鼠整体代谢轮廓趋向正常水平;且苓甘五味(干)姜辛汤治疗寒饮伏肺哮喘作用优于苓甘五味(生/炮)姜辛汤。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方中姜炮制成干姜入药治疗寒饮伏肺哮喘更为合理,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对寒饮伏肺型哮喘大鼠环腺苷酸(c AMP)、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及水通道蛋白5(AQP5)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寒饮伏肺型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和雾化激发+寒冷刺激建立哮喘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苓甘五味姜辛汤低、中、高剂量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ELISA检测大鼠c AMP、PKA、AQP5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 AMP、PKA、AQP5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c AMP、PKA、AQP5含量升高(P0.05),其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调节寒饮伏肺型哮喘大鼠c AMP、PKA、AQP5正常分泌,增加气道液体分泌,降低黏蛋白浓度,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亦是治疗寒饮郁肺的重要方剂,以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基本方,随证情变化加减化裁而衍生的苓甘五味姜辛汤系列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关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文献,旨在探索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加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后寒饮伏肺型哮喘模型大鼠中磷酸化的CREB(p-CREB)和黏蛋白5AC(MUC5AC)mRNA的表达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干预寒饮伏肺型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和雾化激发+吹冷风、饮冷水、水浴游泳等寒冷刺激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苓甘五味姜辛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经药物干预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中p-CREB和MUC5AC的含量,RT-q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中p-CREB、MUC5AC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p-CREB含量降低(P0.05),MUC5AC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中p-CREB含量升高(P0.05),MUC5AC含量降低(P0.05),其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p-CREB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MUC5AC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中p-CREB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MUC5AC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苓甘五味姜辛汤高剂量组和西药组作用最显著(P0.05)。结论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可以调节寒饮伏肺型哮喘模型大鼠p-CREB和MUC5AC的正常分泌,增加气道液体的分泌,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寒哮方山县人民医院(033100)孙恩贵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寒哮苓甘五味姜辛汤系《金匮要略》方,为寒饮内停之咳嗽而设。笔者临床遇哮喘偏于寒盛者每用此方,颇为应手,举例如下。薛某,男,5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15年,每山气候反常而诱...  相似文献   

7.
苓甘五味姜辛汤为张仲景治疗咳喘的名方,近年来众多医家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寒饮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中西医对CVA的认识和治疗,及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理论依据、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系统综述苓甘五味姜辛汤从饮邪辨治CVA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针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CVA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较缺乏,已报道的临床研究在中医诊断、证候判定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今后的研究可在这些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苓甘五味姜辛汤古今文献疏理,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在治疗寒饮咳嗽中的核心作用。方法:采用文献整理法,从方剂配伍理论、实验研究、临床运用三个方面论证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的作用。结果: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表明,干姜、细辛、五味子药组在治疗寒饮咳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寒饮停肺证的基本用药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属寒痰蕴肺、脾虚型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六君子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升高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平均降低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郑瑜泓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22,(24):4477-4479
目的 研究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饮蕴肺型慢支炎大鼠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慢支炎组、寒饮蕴肺组与中药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气管注入200μg(1μg/μl)脂多糖并予以烟熏,寒饮蕴肺组与中药干预组烟熏后予以寒冷刺激,持续30 d。自第16天起,空白组和慢支炎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干预组予苓甘五味姜辛汤1 g/ml灌服,持续2周,检测血清中IL-2、IL-4与肺、支气管中AQP-1的表达水平。结果 IL-2、IL-4含量,慢支炎与寒饮蕴肺组比空白组高(P<0.05),中药组比寒饮蕴肺组含量低(P<0.05);AQP-1的表达水平,慢支炎组与寒饮蕴肺组比空白组高(P<0.05),中药组比寒饮蕴肺组含量高。结论 苓甘五味姜辛汤可通过降低IL-2、IL-4含量和提高AQP-1的表达,起到平衡调节炎症因子和气道液体的作用,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具有温肺化饮之功,是治疗肺系病证以"痰饮伏肺"为主要病机的重要方剂。作者临床辨证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慢性咳嗽、哮喘、肺胀等肺系病证,不论外感内伤,只要属阳虚不运,湿浊停聚,痰饮内生者皆可加减用之,且疗效独特,值得临阵参考,并附典型病案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36/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7/37),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aCO_2与PaO_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分压,临床效果显著,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有一部分特应性皮炎患者可出现泌汗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少汗,甚至无汗,可能与汗液侧漏并潴留于真皮有关。基于“肺主皮毛”理论,认为此为寒饮停留于肺系的表现。苓甘五味姜辛汤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而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发病机理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诸多相通之处,在临床上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进行延伸和发挥,应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泌汗障碍型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这是中医常变思维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和针灸科确诊为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肺化饮法,即温和灸结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PE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肺寒伏饮咳嗽常见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有受寒冷的病史。二是以干咳为主,可伴有流清涕、打喷嚏、喘、气短、喉痒,或痰少稀白、呈泡沫状,或发热、头痛、怕冷、手足凉。三是舌淡,舌苔白。天气寒冷、形寒、寒饮是外因;肺脾肾阳虚体质是内因,肺寒痰饮内伏是发病基础;发病机理是外内合邪,两寒相感。李燕宁教授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方治疗儿童肺寒伏饮咳嗽,每收良效,值得师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寒饮内停"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中医辨证"寒饮内停"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短气及喘促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ECOPD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在TCMSP中获取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在GeneCards、DrugBank、OMIM数据库中获取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中CytoNCA插件进行核心靶点筛选;利用R 4.0.2Bioconductor数据包对关键靶点进行GO生物学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通过对KEGG通路分析结果并选取关键通路绘制相关通路图,显示其靶点与通路相关性。结果:苓甘五味姜辛汤共有133个活性成分及1 705个靶点,慢性支气管炎共有1 768个治疗靶点,二者交集靶点共125个,GO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共2 441条,KEGG筛选出通路165条。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干预,其可能涉及靶点如ESR1、AKT1、CCND1、MAPK14、JUN、STAT3等,涉及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显示出苓甘五味姜辛汤干预慢性支气管炎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咳喘证治     
咳喘病传统治法包括:"冬病夏治",扶正固本、补益肺气、宣肺化痰止咳、养阴生津止咳、健脾益胃、补肾纳气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寒饮为患,恪守温化。初起表未解而内有伏饮者,轻则以杏苏散,重则投小青龙汤;表解而饮未已者,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瓜萎薤白半夏汤等;肺胃失降,佐以二陈,旋覆代赭汤;虚寒甚,加黄芪、附子、六君等药。痰火在肺,清肃为先;木火刑金,滋水涵木;喘凡属肾,务必镇纳,疗效显著,价钱低廉,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哮喘53例沂南县中医院(276300)张富强,范玉义,刘尊秀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哮喘,疗效观察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哮喘53例,取得较理想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3例中男24例,女29例;年龄最大8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