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硬脑膜是脑组织表面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是保护脑组织的一道关键屏障.在神经外科治疗过程中,硬脑膜的完整性对患者十分重要[1-2].创伤或手术等因素导致的硬脑膜损伤需要进行一定的修补[3].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坏死,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不理想时,需要采用硬脑膜切开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4].为防止在减压过程中出现的脑肿胀和脑坏死,常常需要剪开硬脑膜,而这样的操作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并发症.TBI特别是重型TBI(sTBI)是神经外科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对患者进行及时开颅手术和降低颅内压是救治的关键因素之一[5-6].笔者探讨硬脑膜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在治疗TBI中的应用,评价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致,常合并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治疗困难,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随着工农业及交通业的发展,骨盆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青壮年严重创伤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因此,骨盆骨折目前仍是创伤骨科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1].尽管对骨盆骨折治疗尚有各种争议[2],但在损伤控制下,采取包括止血、及时处理多发伤等有效手段抢救生命的同时,早期对骨折进行复位与固定的基本原则已得到多数人的共识[3,4].  相似文献   

3.
创伤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严重创伤病情危重、复杂,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1],在创伤救治中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尤为重要.根据国际创伤救治的规范程序和大量的实践证明,X线片、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放射学检查在伤情评估、指导治疗及疗效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3].但检查中患者接受的电离辐射会增加肿瘤的发生率[4],有报道约2%的肿瘤患者是影像学检查所致[5].笔者就创伤救治中电离辐射损伤及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距骨骨折是足踝部严重创伤,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距骨无单独血液供应,创伤及手术损伤均可影响其血液供应,增加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的发生率[1-2]。在显微无创手术技术的保障下,越来越多的距骨骨折选择手术治疗。多数学者选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距骨骨折[3],亦有选用可吸收材料固定距骨骨折者[4]。本研究选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可吸收材料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处坠落、车祸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事故均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创伤.在所有的创伤中,胸腰椎损伤约占6.3%[1],椎体爆裂性骨折使产生的碎骨块突向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硬膜囊,导致至少有50%患者合并脊髓或马尾功能受损[2].特别是对于脊柱骨折AO分类[3]中A3型骨折,椎体爆裂导致椎管狭窄严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各有优缺点.对此,笔者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现将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6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部刀刺伤在腹部创伤中是最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腹部刀刺伤往往伤情严重且复杂,大部分患者需要剖腹探查;但也有一些患者在严密的临床监测下可以保守治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年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113例,其中保守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部创伤是较为常见的严重创伤,尤其是伴有内脏器官损伤的腹部创伤患者病情危重,常常危及生命,需要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闭合性腹部创伤体表没有伤口,不容易判断有无内脏损伤,很可能贻误手术时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探查术已应用于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治,并且彰显其微创、快速、高效的优势[1].为了研究腹腔镜探查术在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探查术对28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并与同期接受剖腹探查的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40例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创伤是全球导致5~4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1],每年因创伤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0%[2].随着各种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创伤救治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在院内早期死亡的患者中,失血性休克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约有30%以上的患者在伤后2~3h内(第二死亡高峰)死于隐匿性内出血[3].CT作为创伤患者早期伤情评估的重要检查方法,近年来已经逐渐得到普及[4].但主要用于明确脏器损伤、骨折等解剖学改变,对于血流动力学异常时的影像学改变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9.
尽管近十年来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有明显的提高,但多发伤引起大出血而导致的死亡率仍高达40%[1].凝血功能紊乱是创伤失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与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后肾功能损伤、创伤后ARDS等密切相关.创伤性凝血病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严重创伤本身引起的早期、原发性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3严重创伤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凝血功能已出现严重障碍[3],这些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创伤将上升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肿瘤[1-2].虽然损伤控制外科、限制性液体复苏等新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3-4],但创伤患者常因大量失血而需要输血治疗.创伤并发的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并发症及血液资源短缺等要求临床医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合理安全输血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本期刊出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创伤和重症急救技术研究"资助的专家组成员发布的主要针对成年人的"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下称共识).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我院对1例严重创伤导致S1水平腹部、全骨盆完全离断患者进行了外伤性半体截除术[1].术后至今已生存5年余,其身体一般情况良好.外伤性半体截除患者由于其睾丸严重损伤被一并切除,由此引起的相关激素分泌不足给患者骨代谢带来哪些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笔者对该患者作了系列相关检测,现就其骨代谢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严重创伤、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创伤导致的脓毒症和MODS在ICU内的病死率高达60%[1,2].有报道称,尽管抗生素治疗有新进展,但脓毒症的病死率却呈不断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4.2/10万上升到1992年的7.7/10万,12年间增加了83%[2].  相似文献   

13.
颅脑火器伤(missile craniocerebral injury,MCI)有基本类型和特殊类型.特殊类型是指由于损伤部位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特殊性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伤情转归等方面与MCI基本类型有明显差异[1].在遵循颅脑创伤救治基本原则的同时,应针对MCI特殊类型的具体伤情采取个体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我科198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4例特殊类型MCI患者,总结其早期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严重交通伤是造成青壮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而早期不准确的伤情评估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1,2].目前临床上对严重交通伤患者的救治,基本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的处置原则[3].但是该指南并没有肯定影像学,尤其是全身CT检查(whole - body computed tomography,WBCT)在损伤评估中的价值.近年来,国外研究已发现,多发伤患者在早期复苏阶段行WBCT可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清晰、全面和客观的影像学资料,显著降低漏诊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4-7].  相似文献   

15.
创伤复苏是医疗急救中进行的一个紧急时期,包括初步和持续的创伤评估及同时实施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按照伤情稳定性及损伤机制(钝性/穿透性)制定有组织的、按预案进行的系统的临床路径为指导,依据患者解剖损伤与生理稳定性进行确定性处理.不稳定创伤是潜在需要手术或心肺功能异常需ICU监护治疗者,初期复苏后病情仍不稳定者通常需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16.
血栓弹力图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出血和凝血病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常见,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尽早诊断和处理凝血病是降低创伤死亡率的关键之一[1,2].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y,TEG)能够反映全血的凝血和纤溶水平,以及所形成的血凝块的坚固性和弹力度等[3],是监测凝血/纤溶状况比较理想的方法,已广泛用于肝移植、心脏外科等大手术[4,5].笔者检测了4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第1,3,7天TEG的动态变化,观察与常规凝血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颅脑损伤重要的并发症,尤其在前颅窝骨折的患者中,发生率高达39%.一般认为,对于保守治疗1周以上不愈者,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1].然而,部分脑脊液鼻漏合并有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情况,可考虑在急诊手术处理上述损伤的同时行脑脊液鼻漏的修补[2].笔者1998年-2008年在颅脑创伤急诊手术同期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死率高达42%-70%[1].急诊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由江基尧等[2]最先引进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又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近年来已经在国内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并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颅脑创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可能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因素.颅内感染的患者如果接受过抗牛素治疗,脑脊液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低于50%[1].国内有文献报道培养的阳性率低者仅5.4%[2].在目前实际工作中,经验性治疗仍然是治疗颅内感染这一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2-4].  相似文献   

20.
因环境不同,战伤外科和平时外科有很大的不同。战伤通常有严重的污染,高速投射物引起骨和软组织的毁损;广泛烧伤可以是单纯烧伤,也可以合并严重创伤。创伤常引起灌注不足、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和免疫系统抑制,所以伤员对感染更为敏感[1]。1多发伤的感染多发伤是对一个或几个体腔而言的多数创伤,此种伤有时并发四肢伤,伤情危急,威胁生命。除非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多发伤本身就易发感染,并肩诱发多器官衰竭和脓毒症的倾向,如严重的软组织损害和气性坏疽,开放性骨折,炮击性骨折,胸腹部穿透伤以及烧伤。多发伤污染的常见细菌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