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和抗胶质瘤作用。
目的: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由第一作者对CNKI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英文关键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arrow,glioma”,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胶质瘤”。共检索到51篇相关文献,根据入选标准最终剩余29篇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向胶质瘤趋向性迁移的能力,还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诱导胶质瘤分化;携带特定自杀基因、免疫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和溶瘤病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发挥更强大的抗肿瘤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胶质瘤组织的趋化能力及分布规律。从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出MSCs加以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同时做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证明间充质干细胞性质。立体定向接种C6大鼠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模型。将 5 -溴脱氧尿核苷(5- BrdU)标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借助立体定向仪打入胶质瘤模型鼠预定靶区,分为原位组、同侧半球组和同侧脑室组。数日后处死大鼠,灌注固定取脑,制成石蜡切片。以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确定胶质瘤组织的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s,观察其在胶质瘤组织和周围正常脑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原位组、同侧半球组和同侧脑室组均可见MSCs在胶质瘤组织中广泛分布,而在周围正常脑组织中很少见。特别是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这一定向分布更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人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组织有明显趋化性,能从远处向胶质瘤组织迁移并定位于其中,提示MSC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细胞载体用于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迁移的影响及其在BMSCs向C6胶质瘤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传代BMSCs,RT-PCR检测PDGF受体α和β mRNA在BMSCs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迁移模型检测PDGFBB对BMSCs迁移的影响及其在BMSCs向C6胶质瘤的迁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价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PDGFBB诱导BMSCs迁移能力改变的影响。结果通过直接贴壁法获得了纯化的BMSCs,RT-PCR证实PDGF受体α和βmRNA在BMSCs呈阳性表达,C6胶质瘤可以诱导BMSCs向胶质瘤细胞定向迁移。用阻断抗体阻断PDGFBB后,向C6胶质瘤发生迁移的BMSCs数量减少;含10ng/mlPDGFBB的无血清培养基可诱导BMSCs迁移;加入SB203580后PDGFBB诱导发生迁移的BMSCs数量减少。结论 PDGFBB是诱导BMSCs向C6胶质瘤发生迁移的细胞因子之一。PDGFBB可诱导BMSCs发生迁移,p38M APK参与了这一过程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治疗大鼠胶质瘤的可行性。体外实验以C6细胞条件培养基作BMSCs诱导剂,诱导7d后,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分别为2.08%和9.37%。体内实验中,将BMSCs经Hoechst33342标记后,移植到胶质瘤模型大鼠正常侧大脑纹状体内。14d后,移植的BMSCs多沿着注射途径分布,胼胝体和血管壁可见少量迁移的细胞。21d后,移植的BMSCs广泛分布于胼胝体、大脑皮层和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的BMSCs分别表达MAP2和GFAP,分化相对比例分别为33.93%和18.02%。以上结果表明BMSCs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在脑内向胶质瘤部位迁移,有望成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MSC上清液对C6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与C6细胞进行双层培养,以HE染色法检测C6细胞形态变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MTF结果显示BMSC上清液对C6细胞有抑制作用,120h后1:8、1:4、1:2的BMSC上清稀释液、BMSC上清原液培养组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7.1%、26.0%、39.9%、43.1%;与BMSC进行双层培养后的C6细胞其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圆形或多角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包体伸出长突起;划痕实验显示在36h时对照组迁移率为100%,划痕完全愈合,而BMSC上清组划痕未见全愈合,迁移率为82%。结论①BMSC上清液能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恶性增殖,而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②BMSC对C6的运动和迁移产生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恶性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提取SD大鼠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MTF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MSC上清液对C6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与C6细胞进行双层培养,以HE染色法检测C6细胞形态变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MTF结果显示BMSC上清液对C6细胞有抑制作用,120 h后1∶8、1∶4、1∶2的BMSC上清稀释液、BMSC上清原液培养组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7.1%、26.0%、39.9%、43.1%;与BMSC进行双层培养后的C6细胞其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圆形或多角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包体伸出长突起;划痕实验显示在36 h时对照组迁移率为100%,划痕完全愈合,而BMSC上清组划痕未见全愈合,迁移率为82%.结论 ①BMSC上清液能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恶性增殖,而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②BMSC对C6的运动和迁移产生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恶性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趋化的影响,探讨EGF对BMSCs迁移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传代纯化。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趋化迁移模型。分别观察0,25,50,75,150ng/ml浓度的EGF对BMSCs的体外趋化作用,以及加入EGF中和抗体后对BMSCs趋化作用的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BMSCs有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细胞迁移实验结果:EGF以浓度梯度(0,25,50,75,150ng/ml)依赖方式促进大鼠BMSCs的定向迁移,作用显著(P<0.05)。抗体中和后的迁移实验:75ng/ml的EGF对BMSCs的趋化作用可被EGF中和抗体明显减弱(P<0.01)。RT-PCR证实BMSCs表达EGFR。结论在体外,EGF以浓度依赖方式引起BMSCs的定向迁移,BMSCs表达EGF的受体EGFR。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及胶质瘤细胞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VCAM-1在BMSCs向胶质瘤趋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4-6周龄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原代培养。利用大鼠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孵育BMSCs24h,利用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BMSCs的VCAM-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Transwell构建BMSCs体外迁移模型,观察BMSCs向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趋化迁移情况。然后在Transwell上室加入VCAM-1特异性阻断单克隆抗体,观察阻断VCAM-1前后BMSCs向胶质瘤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体外迁移结果显示BMSCs在体外具有向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上清迁移的能力。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显示,BMSCs较弱表达VCAM-1;加入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后,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加入特异性抗体阻断VCAM-1后,B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受到抑制。结论胶质瘤细胞可在体外通过上调BMSCs表达VCAM-1而促进其向胶质瘤趋化迁移。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中理想的载体细胞。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胶质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
方法: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multipotent stem cells,treatment of glioma, gene therap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1990/2011-01的文献;纳入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在胶质瘤基因治疗中作用有关的基础性、前瞻性及临床性研究。排除重复文献。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109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0篇文献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通过比较国外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胶质瘤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载体,在胶质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在体内特定的微环境中可向肝前体细胞及成熟肝细胞转化,明显改善肝功能;在体外通过肝细胞生长因子等诱导作用可转化为肝细胞样细胞,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新型种子细胞。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转化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增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均能分化出神经细胞。近年来,B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已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方法,为MSCs的进一步诱导分化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筛选合适培养基及适应血清含量,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和贴壁率,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膜抗原和细胞基质蛋白属性。结果:MSCs属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MSCs在含10%小牛血清L-DMEM培养液中生长性状相对稳定,1、3、5代细胞生长曲线、贴壁率基本相同,增殖速度快,群体倍增时间约为34小时,贴壁存活率高,适应性强,传代后12小时贴壁率达89%。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表达CD44、CD54、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I型胶原(Collagen I)。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在含10%小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中,细胞稳定扩增。 相似文献
1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建立人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及培养的方法,探讨体外培养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胚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CD44、CD34、CD45表达,并研究其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 原代及传代培养显示,14代以前的MSCs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有82%的MSCs处于Gp/Gl期.MSCs阳性表达CD44,阴性表达CD34、CD45.结论 体外培养14代以前的的MSCs生长稳定,增殖较快,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脑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可行性。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将BrdU标记的第3代MSCs移植到PD大鼠纹状体内,移植后1、2和4周检测PD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BrdU免疫荧光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在移植细胞及黑质的表达。结果移植细胞后1周、2周和4周PD大鼠与移植前相比行为学有改善,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5);PD大鼠损毁侧和健侧黑质内TH阳性细胞数之比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未发现移植细胞呈现TH阳性表达。细胞移植后1周、2周和4周检测均可见纹状体内BrdU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结论植入脑内的MSCs能够生存和迁移,MSCs脑内移植对P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探索在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 arrow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BMSCs)的最适条件。以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及贴壁筛选法相结合 ,在体外分离 BAL B/C小鼠的 BMSCs,通过 MTT法测定了不同离心力、不同换液时间、不同血清浓度、不同种植密度等因素对 BMSCs分离和培养的影响。在 5 0 0 g× 30 min的离心力下分离细胞 ,加入 10 %的胎牛血清 ,原代按 (12~ 2 0 )× 10 5/m l的细胞密度接种 ,接种 2 4 h后换液 ,继代种植密度为 6 .4~ 2 5 .6× 10 4 /ml时最适宜细胞生长 ;在此条件下 ,细胞快速增殖 ,传代后 8h贴壁达 90 %以上 ,2 4 h便进入对数生长期 ,直至第 5 d,细胞约增殖 3倍。本研究建立了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方法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的另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向三个胚层的细胞分化。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活体示踪标记方法、诱导分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从大鼠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等诱导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采用苏丹Ⅳ染色鉴定。结果诱导培养4d后,细胞胞浆内开始出现细小脂滴,12 d后在可观察到大量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内形成高折光性的脂滴,苏丹Ⅳ脂肪染色后显示克隆中心的细胞胞浆内大量的颗粒状红色脂滴形成。细胞爬片显示约有6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能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肝细胞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能性,将来源于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的B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或经皮肝穿刺直接注入肝脏组织的途径移植入同源正常雌鼠体内。分别于移植术后1、2、4周处死受体雌鼠,取其肝组织,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和免疫组化法同时检测Y染色体的存在和白蛋白的表达,以观察确定所注入的BMSCs在受鼠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情况。采取经皮直接肝穿刺注射途径移植BMSCs的两个实验组,无论移植细胞是新鲜分离的、还是P3代BMSCs,均可于移植后1周,在受鼠肝脏内检出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存在,此类阳性细胞并可同时表达白蛋白。另一方面,经尾静脉注射法进行移植的实验组,于移植后2周,也可在其肝组织内检测到同时表达Y染色体和白蛋白的细胞。本研究证明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Ai Hong Cao Hong Jian Shi Yu Zhang Gao Jun Teng 《Anatomical record (Hoboken, N.J. : 2007)》2009,292(10):1677-1683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nduct in vivo, noninvas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labeled 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as they home into the site of injured common carotid artery following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Our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Committee on Animal Research. Purified rat BMSCs were dual labeled with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 particle and fluorescent DiI dye, and subsequently transplanted into recipient rats injured in the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Immediately before and 3 hr, 3, 7 and 12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labeled cells were monitored in vivo using a 7T micro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7T micro‐MRI) scanner.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SNRs) at the injured sites were corroborated wit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using Prussian blue staining and fluorescent imaging. Rat BMSCs were labeled with SPIO and DiI at 100% efficienc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level before transplantation, the SN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Days 3 and 7 after inj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nnet t test, P < 0.05), whereas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fter 3 hr and 12 days (Dunnet t test, P > 0.05).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NR were found among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OVA, P > 0.05). Histological analyses illustrated that red fluorescence and Prussian blue‐positive cell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lesion areas of injured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Rat BMSCs can be efficiently labeled with SPIO and DiI, and the directional homing of labeled cells to the site of injured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after intravascular transplantation could be tracked in vivo with 7T micro‐MRI. Anat Rec,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