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二尖瓣脱垂行修复术的病人进行动态三维重建,并作术前和术后对照。结果术前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二尖瓣脱垂的部位、范围和瓣下结构的改变情况;术后三维重建能够显示瓣膜修复术后的形态改变,评价修复术的效果,同时可见软质瓣环不会改变二尖瓣环原有的生理特性,对左心基底部的活动影响较小。结论动态三维超声重建技术能够用于二尖瓣修复术术前挑选病人、术后及时观察效果,本研究为人工二尖瓣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 例 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接受RT3D-TEE 检查。术前观察二尖瓣脱垂的三 维特征及小叶区域,与外科术中所见对照;术后即刻评估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的对合 高度、瓣环周长和反流面积。结果 RT3D-TEE 显示二尖瓣脱垂的三维图像与外科视野所见高度一致,术前诊 断脱垂小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100.00%。18 例患者中有2 例转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余16 例 成功完成二尖瓣成形术。RT3D-TEE 观察术后二尖瓣叶及人工瓣环的形态良好,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 二尖瓣的对合高度较术前增加,瓣环周长、反流面积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556,37.789 和 20.847,均P =0.000)。结论 RT3D-TEE 能清晰显示二尖瓣的三维形态,术前准确诊断脱垂小叶及术后即刻评 估手术效果,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术中发现二尖瓣返流的左房黏液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其二尖瓣返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左房黏液瘤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切除肿瘤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有10例。术者在切除肿瘤后常规对二尖瓣进行探查,术中应用食道心超对瓣膜情况进行评估,如发现存在中度以上的返流,则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或者置换术。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0例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在切除巨大肿瘤[长(5.0±1.9)cm,宽(4.1±1.0)cm]后发现均存在二尖瓣中重度返流,其中9例患者在术前检查中并未提示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患者9例,二尖瓣置换机械瓣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无死亡、再次手术和肿瘤复发病例,未发现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结论:对于行左房黏液瘤切除术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巨大黏液瘤的患者,在术中应警惕存在肿瘤切除后合并二尖瓣返流的可能,应在肿瘤切除后常规对二尖瓣进行探查,并且利用术中经食道心超及时动态地评估二尖瓣的功能情况,如发现存在严重的返流,推荐同期进行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在成人二尖瓣反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56例成人二尖瓣反流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成形术包括人工瓣环置入,瓣叶部分切除,腱索修复、转移,人工腱索置入,缘对缘缝合技术等。术中行左心室注水试验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效果。出院后门诊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程度。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出院时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47例,Ⅱ级9例。术后随访52例,随访率为92.9%,随访时间18~36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35.5±5.5)mm vs.(50.6±5.7)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2.9±6.4)mm vs.(66.5±6.4)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5.1±6.3)mm vs.(49.8±6.0)mm]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61.0±7.0)%vs.(52.0±8.0)%]与术前比较明显提高。结论成人二尖瓣反流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前瓣叶及其腱索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中22例保留了二尖瓣前叶及其腱索(观察组),26例未保留瓣叶及其腱索(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无手术早期死亡病例;对照组手术早期死亡1例(3.8%,1/26),超声心动图显示,两组LVEDV、LVESV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保留前瓣及其腱索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优于传统不保留瓣膜的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运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单纯累及二尖瓣的IE患者28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单纯累及二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24.1%。切除瓣体及瓣缘赘生物后,行缘对缘缝合2例,穿孔缝合2例,前叶植入人工腱索5例,前叶三角形切除6例,后叶楔形切除16例,植入人工二尖瓣成形环28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刻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示25例无反流,3例轻微反流。随访28例,随访时间15~111 (54.7±34.2)个月,无复发,无再次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时间1~87 (26.6±27.9)个月,无反流9例,轻微反流18例,轻中度反流1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IE具有满意的中长期疗效。对于二尖瓣结构未被严重破坏的IE患者,可尝试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在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34例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经验,此术式系在传统edge-to-edge成形术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二尖瓣前、后叶缝合点的有效缝合,增加了前、后瓣叶对合缘的接触面积,同时辅以加强缝合线来调节瓣叶关闭程度,更好地改进了成形效果。结果 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4例存在轻度二尖瓣反流,其余患者二尖瓣均不存在反流,心脏形态和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反流,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恢复瓣膜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胆碱能抗炎通路是一种神经-免疫调节通路。迷走神经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与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 相互作用可阻止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最终反馈地调节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物理方法刺激迷走神经、药 物(如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和超声的应用等均可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有效抑制脓毒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使用Gore-Tex线圈技术在心脏瓣膜重建术中的疗效。方法比较11例使用Gore-Tex线圈技术治疗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和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变化。结果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EF)从术前的(0.52±0.03)提高至(0.62±0.07)(P<0.05)。术中超声检查无明显二尖瓣反流7例,二尖瓣轻微反流2例,轻度反流2例;术后1月均常规复查心脏彩超,二尖瓣无明显反流6例,轻微反流3例,轻度反流2例。结论 Gore-Tex线圈技术应用于心脏瓣膜腱索重建疗效满意,与传统腱索重建技术相比较更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二尖瓣脱垂患者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复习总结相关文献资料.方法 该院1988年2月~2010年10月收住MVP合并IE的患者1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MVP患者均有发热、心尖部3~4级收缩期杂音.4例(28.60%)有Osler结或肢端皮下出血,5例(35.70%)有大动脉栓塞表现.50.00%患者中性比例增高;12例(85.70%)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平均49.4 mm/h.大多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血培养阳性者9例,占64.00%,链球菌属占血培养阳性的89.0%.二尖瓣前叶脱垂者7例(50.00%),后叶脱垂者6例(42.90%),前后叶均脱垂者1例(7.10%).由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查发现二尖瓣前叶有赘生物者4例(28.6%),后叶有赘生物者5例(35.7%),前后叶均有赘生物者1例(7.10%),单纯后叶脱垂前叶赘生物者2(14.30%)例,前叶脱垂合并左房赘生物者1例(7.10%).结论 MVP是IE的常见病因.IE临床特点为起病隐匿,诊断较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发现瓣膜赘生物有较高敏感性.对于有感染性心内膜炎高危因素的二尖瓣脱垂者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成人二尖瓣置换(MVR)术后瓣膜不匹配现象(PPM)的发生情况、PPM的影响因素和PPM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观察MVR手术102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66例;年龄35-71(56.5±8.0)岁;手术方法为全麻体外循环下行MVR手术,合并三尖瓣脱垂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冠脉病变者及巨大左心房者同期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TAP)、冠脉搭桥术(CABG)及巨大左房折叠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时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102例被分为PPM组和非PPM(non-PPM)组,将肺动脉收缩压(SPAP)≥40mmHg(1mmHg=0.133kPa)定义为肺动脉高压(PAH),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 随访发现PPM20例,发生率19.61%;PPM组男性比例、术前体表面积(BSA)、围术期25mm瓣膜的应用、随访时BSA、SPAP、EOAi、PAH、心功能分级(NYHA)≥3-4、右心衰竭及肺内感染发生较non-PP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成人MVR术后PPM现象并不少见,术中避免使用25mm瓣膜可以减少PP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用总体重建法对12正常人,14例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解剖结构及二尖瓣返流束进行了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结果显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从左室或左房侧显示二尖瓣装置的整体三维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并且可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返流束的立体形态,横截面形状及左室内的空间走向。研究表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获得二尖瓣装置空间解剖结构的鸟瞰图并显示其活动,图像直观,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14.
对29例行二尖瓣重建术者,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环大小、瓣膜在对合区的形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二尖瓣重建术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可分为四型。超声分型与二尖瓣重建术方法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本研究为二尖瓣返流的木前诊断提供了一个逻辑判断法,并增加了外科医生选用二尖瓣重建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7例正常人中,发现有14例(51.85%)二尖瓣关闭在心尖四腔心切面超过瓣环水平脱入左心房,而胸骨旁长轴切面无此现象。系统随访两年,这14例被检者,均无临床症状。鉴于二尖瓣环为一非平面的“马鞍”,心尖四腔心切面上二尖瓣环的位置较低,故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的诊断标准应重新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殊二尖瓣反流形态与二尖瓣病变的关系.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特殊二尖瓣反流形态者65例,分析其反流形态与二维图像显示二尖瓣(装置)形态、结构、启闭运动的关系.结果 本文分析了三种特殊二尖瓣反流形态,均与二尖瓣(装置)病变有密切关系:Ⅰ.沿左房前内侧壁反流形态多由二尖瓣后叶脱垂及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双孔成形术中的作用? 方法:2006年2月~2009年7月共进行22例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术前所有患儿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术中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开胸前观察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毕,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21例1次性手术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中量以上反流后,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所有患儿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跨瓣压差均≤5 mmHg,瓣膜反流均在少量以下?结论:术中TEE的应用在小儿二尖瓣双孔成形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瓣膜成形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在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反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78例二尖瓣反流患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0.5~73个月)。术后死亡3例,均为住院期间死亡。术后15例(19.2%)出现并发症。再次手术4例,其中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行二次成形术。1例因术后心力衰竭再次入院。随访期间二尖瓣反流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反流近期效果理想,能适应患儿的生长,可以有效地延迟或避免行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根据病史、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外科手术记录,分析1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1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结果 降落伞二尖瓣畸形6例,超声心动图特征是发育不良的二尖瓣通过短的腱索附着到单组左心室乳头肌上,二尖瓣活动受限.双孔二尖瓣畸形4例,表现为左侧房室瓣倍增,显示两个分开的瓣口和各自的瓣下支持结构,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先天性二尖瓣狭窄表现为两组乳头肌,前外侧乳头肌为优势乳头肌,后中乳头肌较小.1例显示左心室两组乳头肌和二尖瓣口旋转.3例显示左心室明显的三组乳头肌和三个联合部位的二尖瓣畸形.结论 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有显著优越性,可以清晰地显示瓣膜厚度和腱索的附着情况,乳头肌的位置、数量、大小和相互关系,对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chocardiographic features of a wide spectrum of congenital mitral valve anomalies.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echocardiograms,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studies, and surgical reports were reviewed. The mitral valve anomalies evaluated in the study included parachute mitral valve, double orifice mitral valve, congenital mitral stenosis with 2 papillary muscles, anomalous papillary muscle rotation, and 3 commissures and papillary muscles in 15 cases.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in 11 patients, and 1 patient underwent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the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Results The echocardiograms of 6 cases of parachute mitral valve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hypoplastic mitral valve with short chordal attachments to a single posterior medial papillary muscle. The mitral valve demonstrated restricted motion. The double orifice mitral valve were featured by two separate mitral valve orifice, with each suborifice supported by its own tension apparatus in 4 patients. Asymmetric hypoplastic mitral valve stenosis with two papillary muscles was found in 1 patient with short and unbalanced chordal attachments to the anterior lateral major papillary muscle. Anomalous papillary muscle rotation was found in 1 patient. Mirtal anomaly with 3 major commissures and 3 papillary muscles was found in 3 patients. Conclusions Echocardiography offers clear demonstration of the mitral valve thickness and chordal attachments, and allows visualiz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the number of the papillary muscles and interpapillary spaces for evaluation of the mobility of the valve leaflets, therefore can be a valuable diagnostic modality for congenital mitral valve anomalies, especially congenital mitral steno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尖瓣替换左心功能情况。方法:保留后瓣和腱索乳头肌的二尖瓣替换术40例,并与常规切 除瓣膜及瓣下结构二尖瓣替换术30例左心功能作对比。结果:术后一月行心脏彩超多普勒心功能检查,保留后 瓣和腱索乳头肌二尖瓣替换左心室收缩末期流速积分(ESVI),收缩期流速积分(SVI),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 (FS),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此方法是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替换术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