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比值、r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碱性磷酸酶(ALP)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随机抽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4例,肝炎患者40例,均检测血清AST/ALT、γ-GT,ALP及AFP水平。结果 :肝癌组AST/ALT,ALP,γ-GT及AFP血清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肝癌组AST/ALT,ALP,γ-GT及AFP及AFP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检测AST/ALT,ALP,γ-GT及AFP灵敏度最高,明显高于AST/ALT,ALP,γ-GT及AFP单项检测(P<0.0 5)。结论 :AST/ALT,γ-GT,ALP及AFP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检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6例原发性肝癌、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检测甲胎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LP、GGT均值分别为(346.16±114.31)、(263.19±76.04),肝硬化组患者血清ALP、GGT均值分别为(114.25±55.28)、(49.25±11.36),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LP、GGT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的ALP和GGT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ALP(t=6.65,P〈0.001)、GGT(t=29.03,P〈0.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甲胎蛋白可使原发性肝癌总检出率达96%,也可提高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住院的214例肝病患者,通过常用酶学试验,对其血清中酶的变化与肝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血清酶在诊断肝病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分析对象为住院的肝病患者,共214例,男176例(82.2%),女38例(17.8%),年龄9—70岁。所有病人均经肝活体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硬化26例(12.1%);肝癌36例(16.8%);慢性活动性肝炎(CAH)98例(45.3%),慢性迁延性肝炎(CPH)54例(25.8%)。对病人血清中的r—谷氨酰转移酶(r—GT)、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检测在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2例男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椐有无癌变又分为肝炎后肝硬化无癌变和癌变亚组。另选取正常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空腹采血进行T、雌二醇(E2)、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检测。结果本组62例患者发生肝癌18例,癌变患病率为29.03%。肝炎后肝硬化无癌变亚组血清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与AFP呈负相关(r=-0.203)。以AFP>400μg/L为肝癌的界限值,灵敏度为44.44%,准确度为55.56%。若取血清T水平为9.4nmol/L为肝炎后肝硬化癌变的界限值,灵敏度为88.89%,准确度为90.32%,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5.24%。肝炎后肝硬化癌变亚组血清T水平与E2呈负相关(r=-0.341,P<0.05),与AFP呈正相关(r=0.252,P<0.05),与ALP、γ-GT、ALT呈负相关。结论检测血清T对肝炎后肝硬化癌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癌变较好的预测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收集钟阜医院收治的慢迁肝、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三组患者生化指标及A/G、AST/ALT等检测结果,以探讨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年龄12~72岁。临床诊断为慢迁肝(CPH)172例,慢活肝(CAH)128例,肝炎后肝硬化(LC)124例。H、检测项目:血清ALT、AST、y-GT、ALP及CHE活性,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和1分钟胆红素含量以及AST/ALT、A/G比值。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结果与讨论我们将CPH、CAH和LC三组患者血清ALT、AST、y-GT、ALP活性和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89例,其中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PHCC)23例,单纯性肝硬化(HC)66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择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HCC组14例,HC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甲胎蛋白及肝炎标志物检查。结果 2组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HCC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地高于HC组患者(737.89±197.21 vs 54.29±10.08,P=0.003),与HC组患者相比,PHCC组患者AST/ALT比值(1.76±1.05 vs 1.25±0.49,P=0.018)和GGT/ALT比值(6.70±10.92 vs 2.84±3.29,P=0.047)均显著增高。在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AST/ALT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73.2%(cutoff值1.43);GGT/ALT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85.4%(cutoff值3.72)。结论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升高,联合AST/ALT比值、GGT/ALT比值检测能够提高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李汩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83+85-83,85
目的:讨论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70例,给所有患者检测AFP、CEA及GGT,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原发性肝癌的AFP、CEA及GGT明显高于肝硬化。结论: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与诊断有很大意义,联合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83例乙型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7—GT)谷氨酰转肽酶(简称γ—GT)复常时间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①对象:83例乙型肝炎受检者ALT和γ—GT血清标本均来自1991—02—1992—08间我院住院病人,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符合全国肝炎会议防治方案标准(1990年上海)。其中男60例,女23例,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38例肝胆疾病患者和93例健康成人血清5'-NT、LAP、GGT和ALP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肝胆疾病组患者4项血清酶学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5'-NT活性以淤胆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组升幅最大;血清LAP、ALP活性以淤胆性肝炎组升幅尤为显著;血清GGT活性以原发性肝癌组升幅尤为显著。结论联合检测血清5’-NT、LAP、GGT和ALP活性对提高肝胆疾病尤其是胆汁淤积的诊断效率和明确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血清糖蛋白电泳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对200例各种肝病和40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糖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肝硬变、慢活肝、慢迁肝α1糖蛋白、α2糖蛋白明显低于正常(P<0.01)。以肝硬化组降低最为显,γ糖蛋白带明显高于正常(P<0.01)。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差异。肝癌组:α1糖蛋白、α2糖蛋白明显高于正常(P<0.01),γ、β糖蛋白带明显低于正常。说明血清糖蛋白电泳是一项简便,易于普及的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试验.特别是对肝癌和其它肝病的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明显优于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6:1,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尿黄等,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CT)升高为主,伴有胆红素升高.66例(91.7%)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AMA)、63例(87.5%)AMA亚型M2阳性.结论 PBC主要发病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及程度不同的黄疸,血清ALP、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血清IgM、IgG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肝病诊断中的八项指标,包括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α-L-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谷酰转肽酶(γ-GT)、前清蛋白(PA),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旨在找出八项指标在肝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80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60例正常人,使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中的八项生化指标和常规肝功能项目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急性肝炎患者中TBA、ALP、5'-NT、AFU、ADA、γ-GT显著增高,慢性肝炎患者中TBA、γ-GT显著增高,肝硬化患者中TBA、ALP、AFU、ADA、γ-GT升高,肝癌时TBA、5'-NT、AFU、ADA、γ-GT升高,各种肝病患者中CHE和PA都有所降低。结论:急性肝炎患者中TBA、AFU、ADA诊断价值较高;慢性肝炎患者中TBA、γ-GT诊断价值较高;肝硬化患者中TBA、ADA、CHE、PA诊断价值较高;肝癌患者中5'-NT、AFU、γ-GT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在临床疾病诊断巾的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肝硬化组78例,冠心病组73例,肝癌组38例,胆石症组34例,糖尿病组38例,脑梗阻组54例,肾功能衰竭组27例;正常对照组50例血清GGT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冠心病组、肝癌组、胆石症组、糖尿病组、脑梗阻组、肾功能衰竭组GG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GGT不仅作为肝胆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在其它许多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AFP和VEGF水平测定,并以30例肝硬化患者和30名健康人做比较.结果 健康人血清VEGF水平为(78.9±24.2)pg/ml;肝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02.6±47.6)pg/ml;38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为(444.8±220.9)pg/ml.肝癌患者的外周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和肝硬化患者(P<0.01);肝硬化与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的水平与AFP无相关性;AFP联合VEGF检测时阳性率由单项的76.3%提高到84.9%.结论 VEGF是相对独立的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ALP)比值(AAP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12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组)、75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白蛋白、ALP水平及AAP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APR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AAPR均高于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47.3±2.5)g/L比(44.0±4.9)、(33.7±8.4)g/L,(0.70±0.16)比(0.55±0.13)、(0.35±0.15)],且乙型肝炎组均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和乙型肝炎组ALP水平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1±15)、(85±26)U/L比(115±5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APR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95%置信区间:0.855~0.947,P<0.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8例接受过肝穿病理诊断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其中急性乙肝39例、慢性乙肝84例、重型乙肝26例、乙肝肝硬化33例、乙肝型肝癌16例)血清,同时选取100例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贝克曼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等指标。结果本组研究中,血清ALT、AST、ALP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而增高;ALT、AST、GGT、ALP、TBA与对照组比较增高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水平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TBA在急性乙肝组明显增高;GGT在肝癌组中明显增高;ALP在肝癌组中非常明显增高,是本组研究中最高数值。另外,肝癌组的ALT、AST、GGT、ALP生化指标明显增高,而血清TB含量随肝病程度加重无明显变化。结论动态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对了解其肝功能状态、病变程度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活性测定在各类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55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65例、慢性肝炎65例、淤胆性肝炎45例、肝炎后肝硬化45例、原发性肝癌35例)和65例健康成人,采用酶速率法检测其血清LAP和GGT、ALP、ALT、AST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各类肝病组中淤胆性肝炎患者血清LAP活性升幅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肝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GGT、ALP活性呈较明显正相关(r=0.889,P<0.01:r=0.873,P<0.01).结论血清LAP活性检测可作为肝病诊断的又一项指标,对淤胆性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50例弥漫型肝癌与结节性肝硬化的声像图的对比分析,探讨超声对弥漫型肝癌与结节性肝硬化鉴别诊断的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弥漫型肝癌患者与50例结节性肝硬化患者,均为我院2000—2004年就诊患者。其中弥漫型肝癌:男性42例,女性8例;年龄29~75岁,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946例肝硬化患者检测了血清CHE/ALP比值,旨在探讨在肝硬化预后及病情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L3的百分含量(AFP-L3%),同时检测血清中AFP总含量.结果 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47例肝癌患者血清AFP-L3阳性率为72.3%,肝硬化和慢性肝炎AFP-L3%分别为0和1.8%,肝癌AFP-L3%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P<0.01);以AFP>20 μg/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FP阳性率分别为85.1%、35.7%和37.8%;以AFP、AFP-L3%作为诊断肝癌指标的灵敏度分别是85.1%、72.3%,特异度分别是55.4%、97.2%.结论 AFP-L3%是肝癌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