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慎教授从络辨治偏头痛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周慎教授从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认为,偏头痛发病乃因风火痰涎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所致,其病位在头,涉及肝肾,病性虚实错杂.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正如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周师认为,脑络瘀阻,绌急而痛是偏头痛的基本病机,病变部位在于脑之脉络,病理机制为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病理因素则责之为寒、痰、风、瘀、虚.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的成因不外乎"虚、瘀、痰"3个方面,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肾虚精亏,不能上充于脑,标实多为痰阻血瘀,病机责之心、肝、脾、肾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肾精失充,脑髓失养,气血痰瘀互阻,蒙蔽清窍而致。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调理、综合施治等方法,可以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完善中医药对老年性痴呆理、法、方、药的深入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病因病机多属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致阳升风动,气血逆乱,脑窍蒙塞;或因气虚血瘀,脑脉痹阻;或痰瘀流窜,痹阻清窍,脉络阻致而致神昏、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不遂等中风症候。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出现气虚络瘀病机变化,肺脾肾气虚为本,血络瘀阻为标。认为本病气虚络瘀病机演变过程为久病耗气伤阴,进而导致气阴亏虚,子病及母,肺气亏虚,脾气亦不足,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可致肾气亦不足。同时,脾气不足,水液运化失常而致水湿停聚,聚而为痰,亦可导致痰浊阻肺;肾气亏虚,纳气失常,可出现喘息气促。气虚久病入络,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而致血液瘀滞不行。  相似文献   

5.
眩晕是因风阳上扰、痰淤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多数由于素体虚弱或素体刚盛、房劳、情志不遂或嗜酒肥一甘,脾虚生痰而变生本病,临床辨证常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四型。该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祖国医学同病异扩的原则,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对眩晕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取得较好效果。针对该病发病的病因病机,根据不同的症型,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用药以及针刺等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因风阳上扰、痰淤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多数由于素体虚弱或素体刚盛、房劳、情志不遂或嗜酒肥-甘,脾虚生痰而变生本病,临床辨证常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四型。该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祖国医学同病异扩的原则,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对眩晕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取得较好效果。针对该病发病的病因病机,根据不同的症型,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用药以及针刺等方面进行中医特色护理。  相似文献   

7.
中风络病证治述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按脏腑辨证方法进行诊治,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络病辨证方法可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中风病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病络病机,按络病辨证方法诊治中风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认为中风病络病辨证常见的证候有:风窜络脉证、痰阻络脉证、瘀阻络脉证、火扰脑络证、毒滞络脉证、水淫络脉证、络脉气血两虚证等.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其病因病机多属肝肾阴亏 ,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而致阳升风动 ,气血逆乱 ,脑窍蒙塞 ;或因气虚血瘀 ,脑脉痹阻 ;或痰瘀流窜 ,痹阻清窍 ,脉络阻致而致神昏、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不遂等中风症候。1 病因病机  腑气不通 ,是中风病急性期的  相似文献   

9.
消渴郁证属气血津液类疾病,可归为络病范畴。络为聚血之所,渗灌注而运气血,故脉络通畅充盈、络道无阻是维持其正常功能的前提,若脉络瘀阻、气血津液不和,则病症丛生,致消致郁。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消渴郁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则用药,认为消渴郁证的病因病机为气机郁滞、气阴两虚、痰热毒瘀而致脉络瘀阻,久而产生痰、瘀、毒等病理产物,最终致消渴郁证,遂以行气解郁、补气养阴、清热解毒为基础,加以活血通络为总则,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临床用药,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符为民教授基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分析脾、脑的相关性及其导致眩晕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符教授临证思路及经验,分析其在脾脑相关理论指导下治疗眩晕的特色,并附医案加以验证。 [结果] 脾、脑不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而且在病理上紧密联系。符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脑;或脾失健运,痰瘀内生,阻痹清窍,脑窍不利,是导致眩晕的基本病机,创新性地提出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提倡将脾脑相关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论治本病。所举医案为临床眩晕典型病例,辨证为痰瘀阻窍,治宜健脾化痰、活血通窍,处方以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疗效显著。 [结论] 符教授以“脾脑相关学说”为基础治疗眩晕,健脾养血、充养髓海以治本,痰瘀同治、通利脑窍以治标,临床收效甚佳。其学术经验强调了脑病从脾论治的重要性,具有创新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在中医概念里名中风又名卒中,祖国医学认为脑出血的病因主要表现在虚、风、火、气、痰、瘀六个方面,病机虽然复杂多样,但气血逆乱是病机的核心,而瘀血、痰浊、风火等病邪为害的最终环节则为脑络闭阻。络阻窍闭而致神昏,络闭内生风痰而呈惊搐,出血性中风则是离经之血瘀阻脑络。根据中风的病机特点,以急则治其标为总则,以破瘀、  相似文献   

12.
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治疗。方法: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分析心、脑生理功能的相关性,病因病机间的联系。结果: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功能相济,息息相关;病机可概括为以阳虚、气血亏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日久虚实夹杂,最终发展为因虚致实,因实而虚的恶性循环。在临床中,运用补气养阴,化痰清瘀法,以补为主,气血同治,痰瘀共除,心脑兼顾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结论: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异病同治,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干预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周韩  周德生  刘利娟  邓奕辉 《中医学报》2019,34(9):1844-1849
依据历代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文献,对缺血中风荣气虚滞病机理论源流加以探讨,结论如下:①源于内虚邪中说,即认为风邪侵袭人体是中风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认识到机体虚弱,脏腑失和,营卫失调,血气不足是中风发病的内在基础;②融合于火、气、痰等内风诸说,即认为中风病发病之初多由痰、瘀、气、火等有形实邪过于壅盛,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滞,停于脑脉,导致脑络闭阻所致;③拓展于阴虚血瘀说,即认为中风的发病是在阴津、精血等真阴不足的基础上,因外邪乘隙而入或七情内伤,酒色过度,忧思恼怒等引起痰瘀阻滞经脉,脑脉闭塞所致;④阴虚血瘀说向荣气虚滞说嬗变,即认为肾阴不足、元气亏虚、风、火、痰、湿、瘀是缺血中风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4.
心悸的病机有虚与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引起;实者则多由风、寒、湿、痰、火、瘀等外邪导致心脉痹阻,心失所养。痰火扰心兼气郁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本文通过案例列举说明黄连温胆汤合旋覆代赭汤对于心悸痰火扰心兼气郁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上期病案分析】例一:【证候分析】患者女性,年过半百,任脉已虚,太冲脉衰少,脏腑已虚。素体较胖,多阳气偏虚、多湿,气血周流缓慢,易聚湿生疾,痰浊阻遏心气导致心阳不振,心脉闭阻,气血不通则痛,故产生胸痛。因发病年余,病久则虚,故致心气、心阳亏虚。又生气加重,乃为气滞血瘀,瘀于心脉,则成左胸刺痛。由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匀,而心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在2020年3月24日之前收录的与梅尼埃病中医证型相关的文献,筛选后提取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型、证素出现的频数及相关证型、证素的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纳入病例数1585例,纳入病例年龄15岁至95岁。梅尼埃病共有证型28种,频数最高的6种证型为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痰湿中阻、痰浊中阻、风阳上扰、髓海不足。病例数量最多的前5种证型为痰湿中阻、痰浊中阻、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痰湿夹瘀。纳入病例中,实证的病例数最多。实证性质的证型有14种,频数最多的为痰湿中阻证和痰浊中阻证;虚证性质的证型种类有9种,频数最多的为气血两虚证;虚实夹杂性质的证型种类有5种,频数最多的为肝阳上亢证。梅尼埃病证素共有12种,分别为湿、瘀、痰、寒、热(火)、风、阳亢、精虚、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病位证素共有3种,分别为肝、脾、肾。结论:梅尼埃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理因素主要是痰,病位在肝、肾、脾。临床辨证论治需注意虚实病...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证型主要为脑的精气血亏虚、痰阻、瘀滞于脑,影响脑神发挥,致健忘神呆诸症。以脑辨证为主结合精气血津液辨证,将中医辨证的靶点聚焦在脑上,拓展奇恒之腑脑的辨证体系研究,丰富辨证理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老年痴呆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结合临床资料,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因虚致瘀”是其病理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其主要病机;升降逆乱是急性期决定病情转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失畅或外邪等致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失于运化,形成痰、湿、瘀、热、毒等蕴结中焦,而致诸症杂生。其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分为气虚、阴虚、阳虚,标实则包含气滞、血瘀、湿滞、痰阻、热郁等,治当补通结合。“以通为补”理论深刻认识到了胃腑通畅的重要性,强调以通运胃腑来实现补益的目的。陈伟教授运用该法辨证施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颇具疗效。  相似文献   

20.
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调研诊治300例眩晕患者,证候分类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对各证型的比例,与西医病种的关系,风、痰、虚、瘀相兼同化,其病位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证候分类比例风阳上扰证占33.6%,痰浊上蒙证占32.6%,气血亏虚证占16.3%,肝肾阴虚证占17.3%。引起眩晕主要西医病种为高血压病、内耳性眩晕症等16个。证候分类存在兼风(火)、兼痰湿、兼虚、兼瘀现象。涉及相关脏腑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方、经方辨证治疗眩晕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血瘀致眩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