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李某,男,58岁,主因进食梗咽三月余,消瘦20天。于2007-09-29入院。3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进食哽咽感,伴消瘦明显。于外院行胃镜检查,病检示胃角粘膜内癌。胃镜:胃底不规则肿物增生,胃角溃疡瘢痕,周边粘膜充血;食管距门齿40cm贲门纵行溃疡形成,基底深凹不平,溃疡向粘膜浸润,境界不清,隆起结节状,质硬且脆,易出血,腔窄。胃镜报告:(1)食管癌;(2)贲门胃底癌。外科情况:腹平,上腹压痛阳性,未及肿块及肿大肝脏,叩移动性浊音。术中贲门胃底肿物侵及浆膜,质硬,贲门左右均有肿大淋巴结,打开膈肌脚扩大食管裂孔,  相似文献   

2.
例1,女,5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8个月入院。食管胃钡餐造影示食管下段长约5.0cm狭窄,壁僵硬,粘膜破坏,通过稍受限,胃底扩张度欠满意。电子胃镜示距门齿32~36cm新生物隆起,溃疡形成,质地硬、易出血。病检报告食管鳞状细胞癌。2000年3月在气静麻醉下,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见食管下段质硬肿物长约4.0cm,肿物下缘距贲门约4.0cm。作上腹正中切口,贲门处一肿物约3.0cm×2.5cm,质较硬,切除中下段食管,贲门及部分胃体胃底,残胃呈管状与食管于右胸顶吻合。术后病理报告:食管下段髓质型高分化鳞癌,癌组织侵及深肌层;贲门溃疡型低分化腺癌,癌组织侵及浆膜外…  相似文献   

3.
曾富春  刘胜中 《四川医学》2010,31(11):1600-1601
目的探讨贲门及部分胃小弯整块切除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的11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行根治术,骨骼化胃左动脉,并整块切除胃贲门及部分胃小弯组织,常规送病检。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检证实均为食管鳞状细胞癌。28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率25.5%。其中胸中段食管癌5例,阳性率15.6%;中下及下段食管癌23例,阳性率29.5%。pTNM分期:0~Ⅱ期46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7例(15.2%);Ⅲ~Ⅳ期54例,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癌转移21例(38.9%)。有3例患者病变呈食管壁内跳跃性转移,均发生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结论胃贲门及部分胃小弯整块切除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应作为食管中下段癌手术的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4.
王瑞军 《中外医疗》2011,30(23):74-74
目的分析评价胸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游离贲门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下段食管癌患者70例,对全部病例施胸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总结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选用行左胸切口与右胸切口。L组根治性切除率达到100%,R组根治性切除率达82.9%。结论胸中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经膈食管韧带游离食管贲门部能够使食管下段与胃贲门部的位置变浅,视野开阔清晰,值得于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年于1997年3月19日入院。入院时尚能进食稀饭。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食管钡检示:食管中段T_6~T_7间见2.5cm环形狭窄区,钡剂通过缓慢,上段食管轻度扩张。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5~30cm处粘膜糜烂、质脆、易出血。胃镜病理活检示鳞状细胞癌。入院诊断: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于1997年3月25日剖左胸探查,见T_6-T_7处食管段管壁僵硬,病灶长4.5cm。,质硬,于其下极触及直径约2cm椭圆形肿物、质软,位于食管壁内(图1)。行中段食管癌根治、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①中段食管溃疡型鳞状细胞癌Ⅱ级,侵及肌层,…  相似文献   

6.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作者使用国产GF 1型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行食管与胃肠吻合 11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2例 ,女 2 6例。年龄 35~ 78岁 ,平均 6 4岁。食管中下段癌 89例 ,贲门癌 2 9例。本组左胸入路胸内弓上吻合 85例 ,左胸腹联合入路弓下吻合 31例 ,全胃切除胃空肠“P”型吻合 2例。1.2 操作方法 以食管癌为例 ,常规游离食管、胃 ,于贲门部断食管 ,夹闭贲门 ,食管残端结扎 ,肿物上方 1cm结扎食管 ,过主动脉弓 ,于肿物上方 5cm荷包缝合食管 ,在其远侧纵行切开食管 ,置吻合器抵…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腹贲门肌松解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例,随访患者贲门段扩张良好,可进正常饮食,无呕吐。手术操作:左侧上腹经腹直肌切口(剑突到脐下2指),显露肝三角韧带切线和胃体交界处,切开肝三角韧带后助手将左肝叶向上牵开显露食管膈孔内食管贲门、右膈肌脚、右侧迷走神经前、后支,主刀用示指游离食管贲门,将右侧迷走神经前、后支切断结扎,将食管下1/3段牵拉至腹腔6~8cm,用手术刀纵形切开食管贲门纵、环形纤维直达食管贲门粘膜层,避免切开食管贲门腔内。作者认为本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  相似文献   

8.
熊炬  陈雄  宋巍  李义亮 《海南医学》2016,(20):3403-340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腹腔镜和胃镜双镜下行胃部分切除术的201例临床确诊为黏膜下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所有患者的瘤体位置及大小、术后病理结果、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0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和胃镜双镜下成功行胃部分切除术,未出现围手术期间死亡和中转开腹,平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或死亡,5例患者出现反流相关临床症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均较好;瘤体距贲门或幽门平均(2.9±1.0) cm,距离贲门最近1 cm;病变分布:胃底108例(53.7%),贲门近小弯侧5例(2.5%),胃体58例(28.9%),胃窦30例(14.9%);患者肿物直径2~5.8 cm,其中5例(2.5%)肿物<2 cm,3例(1.5%)肿物≥5 cm;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胃肠间质瘤166例、异位胰腺17例、类癌5例、脂肪瘤5例、神经鞘瘤4例,平滑肌瘤4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的安全可行手段,胃镜在及时定位及保留贲门和幽门方面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不切膈肌游离胃在手术治疗食管癌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在168例食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均采用左胸入路,切开纵隔胸膜,吊起胸下段食管,切开贲门周围胸膜及腹膜反折,提出贲门,依次切开胃脾、肝胃、胃结肠、胃胰韧带及胃大弯网膜,清扫胃周淋巴结。结果165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脾门组织出血打开3cm膈肌止血,1例因幽门淋巴结肿大打开3cm膈肌清扫淋巴结。术后病人呼吸平稳,咳痰有力,返流性食管炎减少,无胸胃潴留、膈肌裂孔疝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结论该术式避免切断膈神经分支,保留膈肌完整性,降低手术对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近期效果满意,生活质量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0.
食管腺样囊性癌属食管少见恶性肿瘤 ,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食管肿瘤 0 .0 7%~ 12 % ,目前国内外报告总例数约 5 0例 [1 ]。我院自 1990年建院以来收治的 70 6例食管癌手术中仅发现 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8岁 ,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伴胸骨后烧灼感、呕吐 2 0 d入院 ,食管吞钡检查示 :食管胸中段癌。1998年 5月2 7日行剖左胸食管部分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中见位于第 6胸椎下缘食管有 2个分别约 3.5 cm× 3.0 cm、 2 .5 cm× 2 .0 cm的椭圆形肿物 ,无外侵 ,气管隆突下及食管旁有 4枚淋巴结肿大约黄豆大小。切除食管及淋巴…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上腹部、胸骨后、后背部疼痛1月余,餐后明显,偶伴呕吐,无发热、咳嗽,无胸闷,食欲欠佳,体重下降约5公斤。查体:神志清,精神差,贫血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快,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电子胃镜检查:食管入口下方见不规则增生状肿块,表面溃烂不平整,质韧脆,距门齿约25 cm、33 cm 处各见一约2.0 cm×2.0 cm、1.5 cm×1.5 cm 大小粘膜增生,活检质韧,距门齿约37~41 cm 处见不规则增生状肿块,表面溃疡不平整,活检质韧脆;距门齿约43 cm处达贲门,粘膜受累不平整,狭窄,镜管尚能通过。胃底见巨大半球状肿块,表面局部糜烂、浅溃疡,活检质硬脆,易出血。上述病变之间有正常粘膜组织。胃镜诊断:食管多源癌;胃底增生肿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示:食管入口处、食管33 cm、食管37 cm、胃底处活检均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病变之间有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见图1 A - D)。CT 检查示:胃底部占位(见图2)。诊断:食管多源癌。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24岁。近一年常有胸骨后不适、饮食不当有咽下困难,95年9月6日呕血约60ml后而入院。查一般状态佳,临床检查无异常所见。X线:吞钡后于食管中下段平四胸椎下方至贲门上方有一长约10cm呈一条状分线,将食道分为前后两部分,左斜位前部为钡剂经主食管通过贲门直接流入胃内,后部副食管止于贲门上口呈上下端狭窄,中间略粗,管状结构,其间无粘膜影像,无蠕动,下端开口钡剂入主食管流入胃中。胃镜检查:距门齿27cm见一纵行隔膜将食管分成二个开口,左侧开口直入胃内,胃及十二指肠正常,以右侧开口胃镜可送入约10cm,在开口处对主…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胃转移1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胃转移临床上较少见 ,本院 1 976年至 2 0 0 1年 5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 6 86 8例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发生胃转移 1 4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32~ 6 8岁 ,平均5 5 .6岁 ;食管胸中段癌 1 1例 ,下段癌 3例。胃转移灶居贲门1 1例 ,胃小弯 3例 ;术前均未确诊 ,术前X线检查诊断为食管癌 9例 ,食管贲门重复癌 5例 ;内镜检查 1 1例 ,诊断为食管贲门重复癌 4例、食管中、下段双源癌 1例 ,2例因镜身不能通过食管病变而漏检胃 ,4例诊断为食管癌 ,但胃粘膜正常。1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手术探…  相似文献   

14.
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复发的手术治疗赵洪昌,葛炳生(胸外科)1临床资料1984~1991年对我科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复发患者行再次手术。第1次手术情况:5例中,食管中段及上段癌各1例,分别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弓下及颈部吻合术;贲门...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颈部吻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最严重的井发症,也是导致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对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在我院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42~67岁,平均56.5岁。病例中食管中段癌54例,食管中下段瘤29例。病变长度2.0~8.4cm,平均气6cm。全部病例均做胃镜取活检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采用颈、胸二切口。右侧卧位,标准后外侧切口进胸,术中如探查肿癌可切除。即打开隔肌,游离胃大、小弯侧,保留大弯侧血管弓。胃充分…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40岁。因吞咽梗阻2个月余,CT发现食管、胃肿物10 d入院。患者于2013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梗阻,当地医院查CT示:食管下段占位性病变,侵及胃底,考虑肿瘤性病变。骨扫描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胃镜提示:距门齿约27 cm至贲门处黏膜溃烂不平,结节状隆起,考虑胃癌?食管癌?胃镜活检未找到明确恶性证据。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l1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入院后进一步查鼻咽部及胸腹部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 VATS)食管癌切除术及手辅助电视胸腔镜( 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予以VATS食管癌切除术,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15例在全胸腔镜下经右胸游离食管,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36例先经腹游离胃并制成管状胃,辅助手经腹部切口右肋弓下腹膜外进入右胸托肺及协助VATS游离食管,将胃提至颈部吻合。结果: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200 min,HVATS手术时间平均为160 min。手术和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吻合口狭窄。1例HVAST手术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颈部伤口敞开换药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VATS食管癌切除术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特别是HVATS食管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0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呕吐40余天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食管吞钡剂X线摄片示食管上段可见明显扩张,最粗段约3.5cm,食管中段可见不规则狭窄长约7.0cm,管壁僵硬,黏膜破坏明显。胃镜示距门齿18cm处食管黏膜呈菜花样隆起,质脆,易出血,进镜至20cm处管腔狭窄,胃镜不能通过。病理:食管鳞状细胞癌I级,该肿瘤近期生长较旺盛。确定诊断为食管鳞癌。4d后在无痛胃镜下用35W射频烧灼黏膜隆起处,无出血,胃镜能通过,术中胃镜未进入胃内。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6岁,维吾尔族。以进食后梗噎感伴胸骨后痛3个月收住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发现。X线食管钡餐示:食管中段约6cm长范围的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中段破坏,病变上段食管明显扩张,余食管未见异常。于1996年3月15日行开胸探查。术中见食管及贲门部有3处肿物:食管中段有一约6cm×4cm×3cm肿物,无外侵;贲门部有一约3cm×3cm×3cm肿物;食管上段有一约3cm×2cm×2cm肿物,与气管膜部粘连较重。各肿瘤间区食管未见异常。行食管贲门部肿瘤切除胃胸顶吻合术。病理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总结膈肌脚在贲门食管区疾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99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贲门食管区疾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住院贲门食管区疾病手术患者140例.将所有患者按手术路径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经胸组31例,经胸腹组9例),治疗组经腹100例。通过切开膈肌脚、扩大食管裂孔、膈肌成形重建食管裂孔,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贲门癌、胃上部癌112例;缝合、收紧、修补膈肌脚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28例;分析膈肌脚、迷走神经等解剖标志的识别方法。结果:本组贲门食管区疾病手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少,部分患者避免了经胸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长期疗效确切。结论:膈肌脚是贲门食管区的重要的解剖结构,通过切开膈肌脚,扩大食管裂孔,缝合、收紧膈肌脚,腔镜手术,解剖标志膈肌脚的正确识别,比较合理、准确、有效的手术治疗贲门食管区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