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作者概述了单一溶剂紫外光谱谱线法和多溶剂紫外光谱谱线组法鉴別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研究。提出采用多溶剂紫外光谱谱线组法建立中草药标准紫外吸收图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厚朴及其伪品救必应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进行实验。结果 厚朴及其伪品救必的紫外谱线图像、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厚朴及伪品救必应。  相似文献   

3.
老鹳草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1种老鹳草类药材鉴别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紫外谱线组法,测试9种老鹳草在4种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9种老鹳草的紫外谱线组图谱、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鉴别9种老鹳草,应用紫外谱线组法鉴别中药材易混品种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紫外谱线组法鉴别芡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10批芡实进行检测,绘制出芡实的紫外谱线组图谱并考察其质量差异.方法:对芡实以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及蒸馏水进行浸提后,再进行相应的紫外光谱检测,并对获得的紫外谱线组进行分析.结果:四川芡实石油醚浸提液、安徽芡实三氯甲烷浸提液和湖北芡实水浸提液在的紫外区扫描图谱与相应的溶剂浸提液图谱比较有显著差异,其它批次芡实相同溶剂紫外区扫描图谱均相似,但在吸收度大小上有差异.结论:芡实紫外谱线组可用于鉴别芡实并初步判定不同产地芡实的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5.
紫外谱线组法对青葙子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谱线组法对青葙子及其伪品的鉴别陈建国,高鲁霞,袁浩,陈伟建(中药系250014)关键词紫外谱线组法,青葙子,鸡冠花子,苋菜子,鉴别青葙子系觅科植物(celosia。argenteaL)干燥成熟的种子。临床用药中发现有用同科植物鸡冠花子(C。cri...  相似文献   

6.
年中药质量控制现代技术方法研究的范例——评《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丁兆平$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7.
金钮扣及类同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金钮扣及类同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纯化水、无水乙醇、三氯甲烷、石油醚分别提取样品,在200~400 nm波长处扫描,所得4条紫外谱线即为紫外谱线组。结果金钮扣及类同品的紫外谱线组图像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鉴别金钮扣及类同品。  相似文献   

8.
元胡类中药紫外光谱的鉴别研究黄胜阳,杨芬(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330006)关键词元胡类中药,紫外光谱鉴别延胡索又名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块茎,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  相似文献   

9.
二阶导数高速脉冲极谱法用于氟尿嘧啶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阶导数高速脉冲极谱法又名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是在一阶导数高速脉冲极谱法(又名一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FDPP)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测试分析新技术。本法除具有FDPP的分辨率和分析速度较高、基本不受空气中氧的干扰等优点外,其本身特点是分辨率和灵敏度更高,更适宜于电活性较差的物质的测定。氟尿嘧啶为常用的抗癌药,目前药典含量测定方法为分光光度法,本文试用二阶导数高速脉冲极谱法对氟尿嘧啶及其制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刘建华 《山东医药工业》1997,16(1):13-13,35
利用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对盐酸吗啉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吗啉 的水溶液在247nm波垂处有一的导数谷,此波长处测得谷-零值与浓度成良好线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汤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xtracorporeal physical vibration lithotripsy,EPVL)治疗肾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术后残余碎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ESWL治疗的2...  相似文献   

12.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中药发展源流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利用海洋资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入药,并对其功效、炮制有简单的认识.到了秦汉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创制了运用海洋药物的方剂.到了唐宋时期,海洋中药的种数以及相应的方剂明显增多,对海洋中药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其治疗范围也明显扩大.明清时期,人类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建国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海洋中药的种数达到1 000余种.但海洋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即海洋中药的种数虽然增加,但对其性味功效的认识则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