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某某,男,72岁。初诊日期:2010年4月10日。主诉:左侧肢体活动无力伴右眼睑下垂、复视1月余。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脑梗死于天津总医院住院治疗,予相关药物后,肢体活动无力有所好转,眼睑下垂、复视无明显改善,故来我院以求针刺治疗。查体:家属搀扶行走,神志清,精神可,语言欠流利,右上眼睑下垂,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信号”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所以临床上就出现了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延髓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等。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则有所侧重,因此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一、睑废患者金××,女,22岁,夹江县人,住院号:810414。自述:左上眼睑下垂,双眼复视半月,半月前突然发热,前额头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经某医院诊断为“脑膜炎”采用中西药治疗,诸症好转,后出现双眼复视,左上眼睑下垂。1981年7月4日来诊治时,见患者精神疲乏,额皮皱褶,眉毛高耸,左上眼睑下垂,眼裂变小不及1毫米,瞳孔较大,左眼球向上下左右方向活动受限,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淡而无华、苔白腻。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不能将“信号”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本病的病因是全身性的,但影响的肌肉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主要影响眼部,如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表情肌和咀嚼肌无力时表现为表情淡漠、不能鼓腮吹气等;发展到延髓肌无力则出现语言不利、伸舌不灵、进食困难、饮食呛咳等,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 那么影响“信号”传递的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轻、中度重症肌无力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少辉  吕新正 《河南中医》2006,26(11):69-70
重症肌无力(MG)属中医“痿证”范畴,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轻者仅有上眼睑下垂,眼球转动不灵活,复视、斜视等眼肌受损症状,重者则有全身疲劳,动则乏力,咀嚼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反呛,甚至呼吸困难,危及生命。西医目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62岁,2015年7月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无力,次日左眼睑下垂,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症状明显加重,来我科就诊。现症见左上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以致左眼视物困难,复视,觉眼中有异物感,伴有流泪。神疲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专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活动度正常,唯上眼睑下垂,遮盖下睑缘。头部核磁、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西医诊断为左眼麻痹性上睑下垂。中医诊断为睑废  相似文献   

7.
<正>动眼神经麻痹是以患侧眼睑下垂、眼球斜视、复视、眼球外突、眼颤(球颤)、瞳孔扩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在跟随武连仲教授学习期间,见证了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现报道一例验案如下。男,55岁,主诉:左眼睑下垂2年。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感冒,之后出现左眼睑下垂,左眼向外上方斜视,视物重影,伴眼球震颤及眼结膜充  相似文献   

8.
隔药饼灸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指以眼肌受累为主的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 ,可伴有复视、斜视等。与中医的“睑废”、“胞垂”相似 ,属“痿症”范畴。笔者自 1 996年以来采用补中益气丸作饼选穴治本病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例全部经临床检查及新斯的明实验确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其中女性 2 0例 ,男性1 0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60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年 ;症状仅表现为眼睑下垂者 1 5例 ,伴复视者 8例 ,既伴有复视又伴有斜视者 7例。2 治疗方法  将补中益气丸平均分成两半 ,压成圆饼状 ,…  相似文献   

9.
动眼神经麻痹是以眼睑下垂、眼球斜视、复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球外突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常见病.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除少数为单纯眼部疾病外,多数均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等症状,属于难治性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脾虚湿困型MG患者40例,症见眼睑下垂或有复视,肢体痿软无力,晨  相似文献   

11.
朱××,女,47岁。一九八四年二月感到头昏,两眼复视,神疲体倦,经中药治疗好转。次年五月因操劳过度头昏又起,右侧眼睑下垂,视物斜视,语言滞涩,吞咽不利,饮水自鼻孔流出,吃饭即呛咳,胸闷气短,四肢无力,腰酸痛,两手臂不能持重抬举,臂抬起立即随之下垂,乃至拿碗、筷亦觉无力,两腿不能迈大步行走,站久了两膝突然下屈,大便时而溏薄。经南通附院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经抗胆碱酯酶,肠溶氯化钾,吡啶斯的明治疗证情时轻时重,每因感冒、劳累、恚怒,证情  相似文献   

12.
<正>林×,男,57岁,于2011年10月24日就诊。主诉:左侧眼睑下垂伴复视1个月余。病史:患者于2011年9月14日因"左侧眼睑下垂伴复视4 d"入院,当日下午4点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急查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遂行手术,术后仍遗留左侧眼睑下垂伴复视。刻下症见:左眼上睑下垂,遮盖全部角膜,睁眼不能,左眼球上转、下转、内转受限,结膜无充血,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眼球运动正常。平素急躁易怒,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略黄,舌体胖大,脉弦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是以神经-肌肉联结点传递障碍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容易疲劳、无力,甚至瘫痪,尤以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早期可见先有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等,还可见抬头困难,面部呆板,咀嚼困难,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症,属中医"痿证"、"肉痿"范畴.导师刘洋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在重症肌无力的针刺治疗方面颇具特色,现举其临床治验二则.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受累的骨骼肌稍行收缩即易疲劳,经休息后疲劳程度可有所减轻。病人常于晨起感觉情况较好,午后则逐渐加重。服用吡啶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及强地松等激素类药物可致病情暂时缓解。本病以眼肌无力型最为多见,表现为暂时性眼睑下垂、斜视、复视、闭目  相似文献   

15.
1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孙某,女,60岁,2003年12月8日就诊。因左上眼睑下垂半年,复视20d,曾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给予溴吡斯的明30mg,1日2次,因服后腹痛、腹泻频繁而停药。就诊于我科。症见左眼上睑下垂掩及瞳仁,上抬无力,复视,纳食较前量少,舌淡苔白,脉虚沉。据“下者举之”之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重症肌无力(myasthemin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患者轻则仅有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或者眼球转动不灵活等眼肌受损病症;重症者则有四肢无力、全身疲倦、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咀嚼无力,甚至语言障碍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少数患者伴随有肌肉萎缩,部分患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肌无力危象,症状突然加重而危及生命。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于肿瘤、损伤、严重感染等原因所致的动眼神经损害。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复视;近视模糊;眼球向上、内、下方活动受限呈外下斜视;对光反射、调节反射消失等。  相似文献   

18.
王××,男,62岁,住院病人。1993年11月15日突感偏头痛,右眼胀痛,继而发生右眼睑下垂不能睁眼,眼球固定于斜视位不能转动,视物有重影感,经全面检查后,发现血压在28/15kPa,血糖在12mmol/L,其他检查均正常,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并发右侧眼肌麻痹症。经西药治疗后,高血压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仅右眼肌麻痹无好转。检查见精神欠佳,舌质红,脉弦数,右眼目珠偏斜,右眼睑下垂,无力抬举,视物以手提睑。治宜通经活络,疏风解表。取丝竹空透睛明,阳白透鱼腰,合谷、养老、外关采用平补针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15分钟。治疗5次痊愈,巩固治疗10次出院,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指仅眼外肌受累,出现眼睑下垂,可伴斜视或复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痿证"、"睑废"视歧"等范畴.王新志教授以升陷汤加味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受累横纹肌稍行收缩即易疲劳和经休息后可有恢复。临床上以20~35岁的患者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眼外肌受累后表现为眼睑下垂,闭目无力,晨轻晚重,劳累后加剧,复视、斜视等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肉痿”范畴。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药物,笔者近20年来,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治疗本病20例,进行了远期随访,获得了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