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颖  杨建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0-150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诊断为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合并低置胎盘的病例,以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彩色多普勒诊断正确率96%,敏感性为77%,阳性预测值0.65,阴性预测值0.98。MRI的诊断正确率为88%,敏感性0.88,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O,阴性预测值0.82。结论: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二种检查在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上可互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占位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技术检查了64例肝实质性占位病变。结果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内部或/及周边动脉型血流的检出率为885%;肝血管瘤和肝脓肿的病灶上述动脉型血流的检出率分别为143%、125%,均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P<001)。结论认为多普勒超声对肝实质性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5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了超声检查,超声频率为3.5MHz及7.5MHz。超声结果表明:①正常位置的病变(腺瘤及增生)超声显示率95%(43/45).②病理测量较超声测量为大(P<0.01)。③超声探测的敏感性53.3%,特异性96.2%,正确率81.8%,阳性预测值81.5%,阴性预测值86.5%。并探讨了提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超声诊断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军 《大家健康》2016,(7):74-7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正确率的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期间经临床确诊的236例宫外孕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3.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6.6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23.7484,P =0.00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宫外孕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早期诊断宫外孕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频超声对30例涎腺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15例患者做了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检测,以评价高频超声和CDE在涎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①根据肿瘤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三个指标来判断涎腺良恶性肿瘤,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肿瘤符合率为86.7%,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7.5%。②高频超声对涎腺炎性病变及腮腺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恶性肿瘤血供较良性肿瘤丰富,周边血流信号以环绕状为主,内部血流信号以树枝状为主,良性病变则无血流信号或以星点状为主;恶性肿瘤收缩期峰值速度(PS)较良性病变高(P<0.05),如以PS>32cm/s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7.5%、100.0%、92.0%。④CDE能显示出较CDFI更丰富的血流信息,为涎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对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病理证实的64例肺周围型恶性肿瘤及23例肺周围型局限性良性病灶,用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形态、回声类型、病灶内细支气管显示分布状况、与肺组织边界的清晰度、相应局部胸膜等状况,可见良恶性病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结果为敏感性61%(14/23例);特异性95%(61/64例);总的诊断正确率86%(75/87例)。超声对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可广泛开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IVSD)1000例,其中膜周部缺损854例,漏斗部缺损131例,肌部缺损15例。经手术证实,CDE诊断IVSD的敏感性达100%;对缺损的定位准确率为98%;对缺损大小的估侧与手术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01)。与心导管测值比较,用连续波式多普勒技术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与之具有良好相关性(r=0.838,P<0.001);结合M型超声测量右心室腔内径、肺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MPA/Ao),发现MPA/Ao>1.27和右心室增大常提示肺动脉高压。随访表明:IVSD自然闭合率26.3%,自然闭合情况与缺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钧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0):633-633
以尿激酶治疗42 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与18 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静滴生理盐水为对照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总有效率尿激酶组为92 .8 % ,对照组为27 .8 % ( P < 0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胆固醇(ch) 变化无差异性( P < 0 .05) ,而甘油三脂( T 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O L- ch) 与空腹血糖( F B G) 的变化均差异显著( P <0 .01 、 P < 0 .05 、 P < 0 .01) 。在治疗过程中全部病例均未有出血和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9.
应用彩色超声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65例子宫腺肌病和50例子宫肌瘤的子宫血流特点,发现在腺肌病患者子宫壁病灶内呈星状点状彩色信号且均可探及低流速血流,病灶周围极少探测到规则的血流;而子宫肌瘤肌核内极少探及血流,肌核周边呈间断环绕的条状彩色信号,可探及规则的低流速血流(92%),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子宫动脉血流量(BF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在两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结果表明,彩超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非创伤性且较客观的检查手段,并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何秀英 《河北医学》2014,(7):1071-1073
目的:观察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摄像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98例,均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再进行钼靶摄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的准确性。结果:98例患者通过病理活检后,确诊为乳腺增生32例、乳腺炎28例、乳腺囊肿15例、乳腺癌13例、乳腺纤维瘤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6.73%,钼靶摄像检查的准确率为90.82%,两组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而乳腺癌及乳腺囊肿检查的准确率对比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钼靶摄像对乳腺恶性病变筛查的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8.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1.3%。两组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乳腺疾病进行临床检查时,可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摄像,可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降低误诊率,为术前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魏晓刚  周伟 《黑龙江医学》2002,26(11):831-833
目的 评价以CT为主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为临床医师合理有序地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以手术病理为依据 ,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 ,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对比分析。结果  94例肾上腺肿瘤中 ,良性 86例 (内含囊性占位 10例 ) ,恶性 8例 ,IVP、BUS、CT、CDFI、MRI的术前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4 2 5 %、91 5 %、96 7%、94 1%、92 9% ,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15 %、82 9% (鉴别囊、实性 )、74 7%、6 4 7%、78 6 % ,综合影像组则高达 10 0 %及 85 1%。结论 IVP定位、定性诊断率低 ;BUS对囊性、实性的识别力高 ;IVP +BUS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筛选手段 ;CT、CDFI、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高 ,定性诊断正确率相近 ,对鉴别良、恶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综合影像检查可发挥多种检查的互补作用 ,明显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血流成像(MFI)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血流灌注特征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图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肿瘤性息肉组(n=24)和非肿瘤性息肉组(n=49)。所有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前均行常规超声、MFI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MFI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血流灌注特征的差异。运用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CDFI和MFI观察血流灌注特征与CEUS的一致性,并评价MFI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MFI和CDFI在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血流灌注特征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684,P<0.001),MFI较CDFI能更准确显示息肉内血流灌注特征。CDFI和MFI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血流灌注特征评价与CEUS的一致性分别为0.118和0.816。MFI鉴别诊断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0%、93.88%和87.67%。结论 MFI显示息肉的血流灌注特征与CEU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能准确鉴别诊断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新的超声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了48例肝占位性病变,全部经AFP、CT扫描、B超检查确诊。本组25例原发性肝癌中,肝动脉增粗、肿瘤内动脉血流、肿瘤周围血流包绕分别为40%(10/25)、92%(23/25)、96%(24/25)。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转移癌、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进行对比分析,后者肿块内无动脉血流。因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本文还就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了64例卵巢肿瘤。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的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87.5%)明显高于良性肿块(6.7%,P<0.01);恶性肿瘤血流特征为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相差较小的低阻力性质,其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若以肿块内及周边出现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及RI<0.5作为诊断卵巢恶性肿块的依据,则其诊断准确率为91.3%,是二维影像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FFDM)联合乳腺超声( BUS)对老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7例老年乳腺癌以及27例乳腺良性病变(≥60岁),术前均行FFDM以及BUS检查。回顾性总结其影像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对比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老年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等。结果老年乳腺癌以非特殊型浸润性癌Ⅱ级为主(64/107,59.8%),肿块常见(83/107),钙化出现率较低(21/107)。 FFDM诊断老年乳腺癌的敏感度91.6%、特异度70.4%、准确率87.3%,BUS检查的诊断敏感度81.3%、特异度77.8%、准确率80.6%, FFDM联合BUS检查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依次为95.3%、85.2%、93.3%,单独应用FFDM或BUS检查诊断老年乳腺癌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10、0.795,联合应用FFDM与BUS检查诊断老年乳腺癌的ROC曲线AUC值最高,约为0.903。结论老年乳腺癌以肿块型常见,病理以非特殊型浸润性癌Ⅱ级为主。 FFDM联合BUS检查对老年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的FFDM或BUS检查。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39例45个肾囊性病灶(22个病灶为病例组,23个病灶为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显示肾囊性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分隔及实性结节的不同。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的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照,计算并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肾囊性病灶内复杂结构,血流显示率由44.4%提高至77.8%。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1.0%和68.2%)、特异性(95.5%和73.9%)和诊断准确性(93.3%和71.7%)。结论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敏感检出肾囊性病灶血流、分隔及实性结节,是一种简便、安全的鉴别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海峰  丘福海 《医学争鸣》2000,21(3):328-331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乳腺闪烁显像 (SMM)与超声 (US)结合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 (CDFI)两种方法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包块良恶性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 6 7例临床拟诊乳腺肿块的患者分别进行了99Tcm- MIBI(740 MBq)SMM和 US+CDFI乳腺前位及侧位显像 ,并且两种结果分别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 .结果 SMM对 6 7例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 92 % ,86 %和 88% ,而US+CDFI分别为 92 % ,81%和 85 % ,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但对 2 5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查结果发现 ,SM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71% ,90 %及 80 % ,而 US+CDFI分别为 5 7% ,81%和6 8% .结论  SMM和 U S+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SMM对检测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优于 US+CDF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显示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恶性肿瘤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高于良性肿瘤(P〈0.01),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则恶性肿瘤低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通过二维图像及CDFI观察肿瘤形态及血流动力肇参数时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融合成像技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发现肝脏部位存在局灶性病变的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进并进行图像融合。比较单纯增强CT与融合成像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病灶数目与类型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3例患者共96例病灶,增强CT病灶检出率为95.8%(92/96),融合成像技术为97.9%(9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60.4%(58/96),融合成像技术为89.6%(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合成像技术同时具备超声的实时性及CT的高空间分辨率,且安全无创、简便、快速,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彩超血流成像(CDFI)对原发性肝癌(PLC)及转移性肝癌(MLC)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PLC患者100例作为PLC组,同期选取MLC患者100例作为ML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UE、CDFI检查,分析UE联合CDFI对PLC、MLC的鉴别价值。结果:PLC组UE评分、应变比值明显高于M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组肝内部及周围血流分级和肝动脉峰值流速、内径、阻力指数明显高于MLC组,PLC组肝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明显低于M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PLC、ML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UE为88.00%、82.00%、85.00%,CDFI为90.00%、86.00%、88.00%,UE联合CDFI为98.00%、96.00%、97.00%,UE联合CDFI明显高于UE、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CDFI可作为鉴别PLC、MLC的重要方法,且二者联合具有更佳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