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探讨Am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淋巴细胞。FITC标记的抗CD3单抗,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PE标记的CRTH2单抗,以CD3/CD4、CD3/CD8设门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AIHA患者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8^+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显著(P〉0.05),CD4^+/CD8^+比例显著升高(P〈0.05);CD3^+CD4^+CRTH2^-T细胞百分率、CD4^+CRTH2^-T/CD4^+CRTH2^-T和CD8^+CRTH2^-T/CD8^+CRTH2^+T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而CD3^+CD4^+CRTH2^+T、CD3^+CD8^+CRTH2^-T及CD3^+CD8^+CRTH2^+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明显的Th1/Tc1型细胞优势;Th1/Tc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Th1/Th2平衡偏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建立一种准确的、客观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探讨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平衡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免疫科住院的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和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外周抗凝血,以PE标记的抗CD195单抗和CD30单抗与FITC标记的抗CD4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用淋巴细胞设门,分别以CD4^+ CD195^+和CD4^+CD30^+细胞代表Th1、Th2细胞,分析ITP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百分率及Th1/Th2比例的变化。结果ITP组治疗前Th1、Th2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而Th1/Th2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后,血小板数上升,Th1/Th2比值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ITP患者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表达异常,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即ITP患者体内Th1/Th2比值升高,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Tb1优势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h1/Th2和Tc1/Tc2细胞的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PGE2与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共同培养120小时,测定细胞增殖程度。ELISA方法测定24、48、72和120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4+IL-4+T细胞和CD4+1FN-γT细胞以及CD8+IL-4+T细胞和CD8+IFN-γ+ T细胞比值。各实验均以不加PGE2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随PGE:的浓度增加,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01);T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GE2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9,P=0.000)。②实验组培养120小时的IFN-γ浓度与第72小时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917),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随时间持续增高(P=0.046);实验组不同时间的IFN-γ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产生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400);对照组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高于48、72和120小时(P值分别为0.007、0.003和0.002);实验组细胞培养24小时时IL-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细胞培养48、72和120小时与对照组IL-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⑧实验组与对照组CD4+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767);实验组CD4+IL-4+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CD4 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CD8+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O.441);实验组CD8+IL-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CD8+ 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PGE2体外抑制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GE2作用24小时即可抑制IFN-γ和儿4的产生,并且明显影响T细胞1FN-γ的高峰出现,对IFN-γ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对见-4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明显;PGE2使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和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增加,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向Th2/T02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52例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评价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AA)发病时淋巴细胞免疫异常的特点,以探讨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发病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Th1/Th2和Tc1/Tc2水平,以及CD25^+及CD4^+CD25^+T细胞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组40例,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组12例。SAA组和MAA组患者的CD3^+CD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MAA组CD3^+和CD3^+CD4^+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SAA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AA组和MAA组CD3^-CD1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AA组和MAA组CD3^-CD56^+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A组和MAA组Th1和Tc1水平明显增高(P〈0.05),Th1/Th2和Tc1/Tc2比值也明显增高(P〈0.05);SAA组伴Th2增高;SAA组Th1和Tc1水平、Th1/Th2和Tc1/Tc2比值明显高于MAA组(P〈0.05).SAA组、MAA组CD25^+T细胞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SAA组、MAA组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和CD4^+CD25^+/CD4^+比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时淋巴细胞免疫异常,Th1/Th2、Tc1/Tc2极化平衡向Th1、Tc1偏移,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以及CD25^+T细胞表达增高,均提示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在儿童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大部分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淋巴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特性的研究,以了解AML患者在不同状态下T淋巴细胞的功能。18例不同状态下初诊AML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在莫能霉素存在的情况下,体外经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后,分别进行CD4-FITC、CD8-FITC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和IFNγ-PE、IL4-PE荧光单克隆体胞内染色,最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初诊AML患者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胞内IFNγ分泌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胞内IL-4分泌水平与成人外周血细胞无显著差异。处于临床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的量明显高于初诊AML患者(P〈0、05).但与健康成人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刺激后胞内产生IFNγ量明显低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及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CD8^+T淋巴细胞(P〈0、05).而IL-4的量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和初诊AML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p〈0.05)。结论:处于不同状态下的AML患者T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应的是,初次诊断的AML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刺激后Th1/Tcl细胞反应低下,Th2/Tc2细胞反应与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无差异;完全缓解状态的AML患者T细胞Thl反应虽然仍低下,但Tcl反应明显增强,与健康成人无差异;复发的AML患者CD4^+和CD8^+T细胞Th2/Tc2样反应较Thl/Tcl样反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和Th2的百分率,CD4^+与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和CD19^+CD23^+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B淋巴细胞的活化状况。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外周血Th1,Th2的细胞百分率(13.15%±6.23%及4.57%±3.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5.09%及2.03%±0.95%),患儿组CD4^+细胞百分率亦较对照组为高(P〈0.05);CD8^+,CD4^+/CD8^+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与CD19^+CD23^+的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升高。结论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活化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Th1扫Th2细胞百分率均增加,Th1和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而B淋巴细胞状况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分析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RA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R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淋巴细胞。FITC标记的抗CD3单抗,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PE标记的抗CD30单抗,以CD3/CD4,CD3/CD8设门作三色流式细胞术(Tris-color flowcytometry),分析RA患者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升高(P〈0.05);CD3^+CD4^+CD30^-细胞百分率.CD4^+CD30/CD41CD30^+和CD8^CD30^-/CD8^+CD30^+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而CD3^+CD4^+CD30^+、CD3^+CD8^+CD30^+及CD3^+CD8^+CD30^-细胞百分率无明为变化(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明显的Th1/Tcl型细胞优势;Th1/Tol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本区域内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EB病毒感染的相互关系,并探求其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76例RA患者,检测其血清EB抗体(IgG/VCA)及INF-У、IL-4、IL-8、ANA和外周血中CD3^+、CD4^+及CD8^+;以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1)RA患者血清中IgG/V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血清中INF-У及IL-8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RA患者血清中AN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4)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中CD3^+计数及CD4^+/CD8^+值降低、CD8^+增高。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5)RA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及外周血CD4^+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与RA发病可能有关,血清IgG/VCA检测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EB病毒可能致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异常,引发自身免疫的病理变化;RA患者体内存在Th1细胞与Th2细胞激活紊乱现象,并伴血清IL-8含量增高,可能与RA患者持续关节的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细胞亚型和CD3zeta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和(或)造血异常被认为是导致MDS患者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zeta的表达,以进一步评价MDS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MDS患者血细胞减少可能的原因。对11例诊断明确的MDS患者,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表达IFNγ^ CD4^ 细胞(Th1)、IL4^ CD4^ 细胞(Th2)、IFNγ^ CD8^ 细胞(Tc1)及IL4^ CD8^ 细胞(Tc2),同时分析CD3zeta在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D8^ 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Th1/Th2、Tc1/Tc2比值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功能蛋白CD3zeta在CD8^ 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MD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以CD8^ 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CD3zeta在CD8^ 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在CD4^ 细胞中变化不大,提示MDS患者细胞免疫的过度活化主要与CD8^ 细胞有关;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度活化是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体内Th1/Th2失衡及其与疾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3例ITP患儿(急性32例,慢性21例)治疗前后和28例健康者外周血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急性ITP患儿起病时Th细胞中表达IFN-γ(Th1)阳性百分比高于正常人(P〈0.05),而慢性ITP患儿Th1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缓解后急性ITP患儿Th1细胞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慢性ITP患儿Th1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儿童急、慢性ITP呈现不同的Th1/Th2极化失衡,与疾病的活动、缓解有一定的关系,提示Th1/Th2极化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CD4^+ CD8^+ T、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抗AMA—M2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PBC患者(n=27)外周血CD4^+ CD8^+ T细胞、CD4^+ CD25^+ T细胞群比例,以26例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如AMA—M2、ANA的关系。结果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肝脏疾病组(P〈0.05)。CD4^+ CD8^+细胞群与正常人相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肝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BC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严重损伤的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肝功能轻度损伤者(P〈0.05)。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数量与肝功能损伤指标ALB呈负相关(r=-0.338,P〈0.05),与TBIL、DBI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2,0.386,P〈0.05)。CD4^+ CD25^+ /CD4^+比例与GGT呈负相关(r=-0.335,P〈0.05),与TBIL、DBI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3,0.339,P〈0.05)。抗AMA—M2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CD4^+ CD25^+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MA—M2阴性患者(P〈0.01)。未发现CD4^+ CD25^+ T、CD4^+ CD8^+T细胞比例在ANA^+和ANA—PBC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C患者外周血CD4^+ CD25^+T细胞群比例与肝功能损害和抗AMA—M2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推测CD4^+ CD25^+T细胞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病情发展以及肝脏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患者血清中CD4^+、CD8^+T细胞状态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来分析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multis color flow cytometry),分析RA患者CD4^+、CD8^+T细胞状态;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百分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升高(P〈0.05),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通过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对肺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但治疗后其比例明显下降(P〈0.05);(2)肺癌患者CD4^+CD25^+T细胞能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和干扰素γ的分泌。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其动态监测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状态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辅助T细胞1向2(Th1/Th2)漂移对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Th1、Th2类细胞因子及CD4^+和CD56^+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肿瘤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结果 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h2类细胞因子IL4、IL-5和IL-10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D4^+和CD56^+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度越高,细胞越呈Th2极化倾向飘移。结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肿瘤患者Th1/Th2漂移,并且随着病理恶性度不同,Th1/Th2的漂移有所不同。Th1/Th2的漂移和CD56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恶性度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35倒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5例确诊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PBC患者CD4^+T细胞IFN-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病其免疫学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H1/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的CD4^+TH1细胞和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的TH2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 单位:武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对象:选择1999—03/2000—03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为患者组,男2例,女13例,其中12例受检者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为阴性。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或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男4人,女26人。纳入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 方法: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总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进行检测,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②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活化的分泌细胞因子的TH细胞;细胞内有红色斑点的细胞为阳性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细胞为TH1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的细胞为TH2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下计数200-5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TH1细胞、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③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数据间差异性。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TH1/TH2细胞定量分析结果。 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和健康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外周血的总T细胞(即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百分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患者组外周血的TH1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177;5.25)%,(14.93&;#177;3.82)%,P〈0.05];而其外周血TH2细胞的百分率及TH1/TH2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近(P〉0.05)。 结论: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的情况。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RT-PCR方法检测97例哮喘患者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h1/Th2水平和IFN-γ及IL-4 mRNA表达。结果哮喘组外周血Th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PBMCS 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失衡,并提示哮喘属于Th2优势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哮喘患儿及15名健康儿童外周血CD4^+、CD8^+、γ/δTCR^+T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的比例,计算CD4^+/CD8^+比值,并进一步检测患者辅助性淋巴细胞(Th)1和Th2亚型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儿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γ/δTCR^+T细胞则明显降低(P〈0.01);Th1细胞比例减少(P〈0.05),Th2细胞增多(P〈0.01)。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发生明显改变,CD4^+T和Th2细胞比例增高以及γ/δTCR^+T细胞降低是其特征之一;流式细胞仪检测可为哮喘病情监测和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Th1/Th2、Tc1/Tc2细胞亚群平衡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抗体,应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技术,从单细胞水平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20例)、缓解期哮喘患儿(18例)及同龄正常健康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8+细胞内分泌IFN-γ、IL-4进行检测。结果:哮喘患儿外周血细胞内分泌IL-4(+)的CD4+(Th2)、CD8+(Tc2)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哮喘急性发作期高于缓解期;分泌IFN-γ(+)的CD4+(Th1)、CD8+(Tc1)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Th2、Tc2百分率升高,Th1、Tc1百分率降低,Th1/Th2、Tc1/Tc2比值降低,且哮喘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