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deep.fungal infection,DFI)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并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1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DFI的8例,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4岁.结果 本组死亡1例,占12.5%,平均住院时间44 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DFI患者,具有以下特点:手术创伤重,长期留置各种引流管,肠外营养及长期广谱抗生素治疗等特点.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合并DFI具有高发病率及病死率.应采取积极预防,恰当处理原发病,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等,可降低DFI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2例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的观察,分析真菌的感染特点,并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的同时,常规做真菌培养与涂片检查,病理切片等方法对22例严重烧伤患者进行检测,排除其它原因并确诊。同时对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治疗方案进行记录和总结。结果:22例真菌感染患者分离出3种40株真菌,念珠菌占97.6%,毛霉菌次之占2.4%。本组20例中死亡1例,死亡丰为5%,死亡原因为混合其它细菌感染。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后据其临床瘟状,结合真菌检测可明确诊断。结合手术与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烧伤后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烧伤外科或急诊科就诊并被诊断为烧伤的患者97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的因素以及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7~30岁患者MOF的发生率为35.4%; 31~50岁患者MOF的发生率为46.1%; 51~61岁患者MOF的发生率为60.0%.未发生MOF的烧伤患者死亡率为0%;发生2个器官衰竭的患者死亡率为87.3%;发生3个及3个以上器官衰竭的患者死亡率为100%.结论 预防烧伤患者发生MOF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此,要坚实做到对患者的防休克、抗感染治疗,降低MO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管理,为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经验。方法对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7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包括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创面护理、病房环境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9例,治愈率87.6%,无患者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及时治疗以及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降低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率,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缩短住院日,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 对31例内科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感染发生率2.4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年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滥用,激素、化疗及侵入性操作等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加强真菌学教育、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齐市梅里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54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8%)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6.3%)、低蛋白血症(59.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33.3%)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1.1%)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2.2%。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多为复治者,病程既长又重,病变范围广泛,多有空洞,并有继发真菌感染诱因、抵抗力下降的老年人;在临床上常被原发病掩盖,易发生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全部病例抗结核及抗真菌治疗均有效。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了解其临床特点可提高对两病并存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分析50例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现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发病原因与老年病人抵抗力低下和应用一些细胞毒药物有失。治疗强调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积极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停止或减少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早合理地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真菌治疗对于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的120例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按是否给予抗真菌药治疗分为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治愈率以及死亡率。并对效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按GOS标准;住院天数:治疗组经过强有力的抗生素抗感染和抗真菌治疗后是(12.51±1.35)d明显少于非治疗组(26.49±0.996)d(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5%明显高于非治疗组治愈率26%(P〈0.01);死亡率:治疗组为5%明显少于非治疗组死亡率52%(P〈0.01)。结论及时有效的抗真菌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天数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应用的时效性。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实时监测指导临床工作。重点对中心静脉插管、致病菌、感染漏报,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实时监控。结果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信息收集、传递速率快,识别医院感染病例的时效性程度和监控能力显著提高。9例患者共进行中心静脉置管30例次,其中2例患者达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株多见。感染漏报率明显下降。结论应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能提高感染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了全程监控,提升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78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 78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95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4.74%,光滑念珠菌占22.1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72.63%,其次为尿路感染,占11.58%。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和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该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布,为建立外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患儿临床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SNI...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2例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经典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复苏,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及呼吸机治疗等,治疗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等临床指标和动静脉血气分析、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HR、T、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下降,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机体摄氧率及氧合指数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器官功能及机体摄氧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院内真菌感染因素及治疗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9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真菌感染患者107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9%,好发于呼吸道(81.3%)、消化道(14.0%)、泌尿道(10.3%),多发于老年人占(71%),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92.5%),与原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减少院内菌感染的关键,规范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部病原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趋势.方法:用回顾调查的方法对我院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各类标本培养的68株病原性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68株病原真菌以内科系统为主,共52株(占76.47%);检出病原性真菌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占真菌标本的64.71%;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类星型念球菌为主,分别占58.82%、8.82%、8.82%;药敏结果,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 90%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很高均在70%以上,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对其他病原真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临床病原性真菌分离株,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多  陈思宇  邓述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39-124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老年病人和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病人多见。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真菌感染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印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46-1147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矽肺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呼吸道真菌感染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0-41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病痰菌转阴者24例,转阴率为75%,真菌感染除1例因重症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死亡外,余31例痰真菌培养转阴,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无复发患者。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在逐年增加,这与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易被原始症状掩盖,临床应及时行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临终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部位、病原学及危险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并发深部真菌感染老年临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病原学、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结果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7.14%),消化道(18.37%),泌尿道(14.29%),手术部位(5.10%),生殖道(3.06%),血液(2.04%);病原菌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46.94%),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4.49%)、热带假丝酵母菌等(17.35%);药敏提示:氟康唑耐药性较高,伊曲康唑次之、伏立康唑较低,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最低;易感因素有:年龄、应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侵入性操作、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基础疾病等。结论加强老年临终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监控,针对易感染部位、危险因素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