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法”和“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法”治疗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方法更优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的病例共36例.其中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者20例(A组),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者16例(B组).所有病例术后1年左右取出内固定物,随访18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有无差异,比较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率、术后12个月高度及角度矫正丢失率有无差异,比较术后18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矫正丢失率和术后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统计学差异,B组丢失率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高.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椎相邻两椎体骨折,但“伤椎置钉6钉两棒固定法”在减少脊柱畸形矫正率丢失及遗留功能障碍方面优于“跨伤椎4钉两棒固定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T111例,T124例,L110例,L25例。观察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侧位X线片上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8个月。单个手术切口长约1.5 cm,出血量平均130 m L,术后2周下床行走,无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不愈合、腰背肌疼痛、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较术前1周伤椎前缘高度增加、Cobb角减小,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恢复伤椎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好、远期矫正丢失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3-2010-03后路手术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临床资料,分为2组,其中A组(40例)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B组(42例)跨伤椎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A组和B组后凸Cobb角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结果 A组在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方面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置钉可以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并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俊雄  任增煜  苏秀君 《骨科》2011,2(1):47-48
目的 观察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 对50例胸腰椎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根据CT扫描选择伤椎椎弓根钉,在复位时通过直接推顶伤椎椎弓根钉,使得向后移位的椎体向前复位,恢复脊柱序列.行椎板减压,横突间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10~15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Cob...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32例)和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28例).比较两组腰椎前凸角(LL)、腰椎曲度值(LCV)、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腰部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周、6个月、12...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在围手术期内对该手术方法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对37例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椎体成形术.术中通过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撑开骨折椎体,经病椎的椎弓根利用注射器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注入撑开的病椎中前柱,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3 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症状或原有神经症状加剧,无肺栓塞等发生,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椎体内植入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后无排斥反应,无一例远期内固定失败.结论 经椎弓根后路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尤其能有效防止金属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撑开复位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撑开复位加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伤椎术前、术后前后缘高度比分别为0.43±0.32和0.97±0.14,术后6个月为0.96±0.16.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术后与术后6个月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到2010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经伤椎置钉,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72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并比较Cobb角、伤椎椎体压缩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3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角得到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采用伤椎一侧置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测量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等变化。结果术后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等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动,植骨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结论应用经伤椎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治疗15例多节段腰椎骨折,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50岁。骨折节段:L1~210例,L3~45例。患者均无神经功能障碍。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以伤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以"人字嵴"顶点为进针点,伤椎上下椎体各置入2枚椎弓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2011年2月,我院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例,L1~21例.损伤类型按Gertzbein分类[1]均为A型,其中A1型2例,A2型3例,A3型5例;神经功能按ASIA标准:C级2例,D级6例,E级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 年 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共有12例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于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再次骨折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收集手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仅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无椎体再次骨折,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腰背部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相比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和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对比,腰背部VAS评分、椎体压缩率及Cobb 角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胸腰椎内固定术后置钉椎压缩性骨折可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预防再次骨折、内固定松动断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伤椎及其上下邻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42例,随访观察患者伤椎高度、Cobb角的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6~36个月,平均22.6个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93.1%(P<0.01),术后矢状面Cobb角,平均为3.6°,随访结束...  相似文献   

14.
陈嘉裕  刘展亮  李晓彬 《骨科》2015,6(1):18-21
目的分析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应用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4例,对比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X线侧位片上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相邻上下两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值)及脊柱后凸Cobb角;记录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变。结果随访时间为1.0~4.0年,平均1.8年。患者术后3 d伤椎前缘的压缩比值为93.4%,与术前的4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的Cobb角为5.2°,与术前的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3例患者术后1年有1~3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伤椎置钉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以恢复伤椎高度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节段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伤椎置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治疗,分为两组: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组37例,伤椎单侧置钉+椎体内植骨组30例。术中经脊髓造影证实所有患者均不需作椎管减压术。术前、术后3 d、术后1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前和取出内固定物后6个月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中间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6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组优于单侧置钉+伤椎椎体内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已取出内固定的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无明显变化,伤椎中间高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需要行后路椎管减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不提倡行椎体内植骨。  相似文献   

16.
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VP以其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疗效快且确切、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等优点,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尤其是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PMMA是目前最常用的填充物;单侧注射和双侧注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应用造影剂及掌握合适的骨水泥黏稠度可以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术前腰部垫枕自身复位可以恢复椎体的高度,避免采用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的球囊-PKP及Sky-PKP;进行PVP时应该配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减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6个椎体,先手法整复结合脊柱牵引复位器复位,再经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并分析疗效.[结果]VAS由术前的8.6±0.8分降至1.7±0.5分,P<0.05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和术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凸角度恢复率在71.8%.经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骨水泥渗漏.采用WHO标准[2],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MR(轻微有效),NR(无效).36例CR,4例PR,CR+PR为95.24%.[结论]手法复位加脊柱撑开复位器是一种无骨水泥渗漏,能迅速止痛和恢复椎体高度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最初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以后逐渐在椎体恶性肿瘤和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0月采用PVP治疗178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向骨折或破坏的椎体中注入骨水泥。该技术所需设备及技术简单,可以迅速缓解疼痛。骨水泥可对椎体骨折起固定作用,在骨水泥聚合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会使肿瘤坏死并引起周围神经末梢的破坏,术后恢复时间短。在北美,经皮椎体成形术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