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察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18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 ~20周,中位数17周.踝关节功能按有关标准评定,优7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2.22%.结论:前外侧切口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 影响。方法: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21 年 4 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60 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分 两组,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30 例(记作观察组),实施复位石膏外固定 30 例(记作对照组),对治疗优 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率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更高,且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 间均较对照组短,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矫形足踝协会 (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AOFAS 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恢复情况 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显著疗效,固定效果佳,术后恢复快,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 尽早恢复,且有效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及安全性兼顾。  相似文献   

3.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为临床中少见的损伤,骨折线走行成冠状位,与临床中常见的内外侧平台的矢状位骨折不同,这种骨折常常累及胫骨平台的后部。应用常规的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无法进行骨折的良好显露及稳定的内固定。我们对此类损伤行后内、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并行支撑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切口入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Lyshom膝关节评分表(LK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关节复位情况、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LK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关节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负重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患者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直接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延期直接入路内固定治疗45例Pilon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40例,合并腓骨骨折31例;AO分型:B2型6例,B3型4例,C1型13例,C2型16例,C3型6例。软组织损伤恢复后进行切开复位直接入路内固定。患者术前进行X线和CT平扫加三维重建检查,根据骨折方式和软组织损伤情况制定直接入路手术方案。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本组4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2±2.2)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7±2.1)周。平均AOFAS评分(86.5±6.3)分;平均VAS评分(1.4±0.3)分。4例发生浅表感染,局部换药后治愈;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去除内固定改为外固定支架固定后治愈;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畸形愈合;4例延迟愈合;9例患者X线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退变,其中2例因关节炎程度较重伴有长期疼痛进行了关节融合,其余患者X线虽有关节炎表现但踝关节功能良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本组优良率86.67%(39/45)。结论:直接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7 ~ 61岁,中位数36.5岁.左侧11例,右侧27例.合并腓骨骨折31例.按Rüedi - Allg(o)wer骨折分类:Ⅱ型13例,Ⅲ型25例.按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 - Anderson分类:Ⅰ型7例,Ⅱ型25例,Ⅲ型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4个月,中位数30.5个月.术后感染2例,经清创、持续灌洗、负压引流、二期植骨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皮肤坏死1例,经清创、二期皮瓣移植术后创面愈合.按照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8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具有暴露良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中位数45.5岁;均有踝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骨折分型为KlammerⅡ型18例、KlammerⅢ型22例,KlammerⅡ型者Die-punch骨块直径均≥2 mm;均合并外踝骨折。观察骨折复位和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25周,中位数18.5周。术后6个月CT检查示关节面解剖复位31例、功能复位4例、移位>2 mm 5例。关节面复位较差的5例中,2例出现足趾屈趾畸形,采用肌腱延长术治疗后好转;其余3例未做特殊处理。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参照Tornetta等提出的Pilon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12例、差5例。结论:对于Die-punch骨块直径≥2 mm的KlammerⅡ型和KlammerⅢ型后Pilon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愈合较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外踝骨折从不同的手术路径治疗效果。方法反思性分析往年病例2014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接受的患者共100例,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这其中有50例是外侧钢板固定,50例是后外侧钢板固定,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术后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优良率无明显区别,观察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侧入路对踝关节有一定的优越性,后外侧入路对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采用后内、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至2014年38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21~70岁,平均42.3岁;左侧肢体16例,右侧肢体22例。单纯后内髁骨折15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根据骨折部位分别行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及后内、后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结果:所有的病人均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估:优20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9.5%.结论:采用后内、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软组织并发症少,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河南 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并发 症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伸直度及内外侧后倾角(PA)、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02 %) 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 %)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46.19 ± 28.53)mL 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 (92.76 ± 9.24)min、负重下地时间(81.08 ± 10.52) d 短于对照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91.75 ± 3.40)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24.83 ± 11.18)°、膝关节伸直度 (–1.28 ± 0.31)° 高于对照组,内侧 PA(7.96 ± 1.03)°、外侧 PA(6.62 ± 0.87)°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选取改良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 后能够早期下地活动,且并发症少,可改善 PA 和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老年Pilon骨折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并配合自拟中药方熏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自拟中药方熏洗,对照组仅予相同手术治疗。并随访6~24个月,对临床疗效、复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解剖复位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近期并发症率14.29%,远期(术后12个月)并发症率19.05%,高于对照组的32.00%和5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踝关节双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在骨盆漂浮体位下通过踝关节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后Pilon骨折患者24例,采用骨盆漂浮体位从踝关节后外联合后内侧入路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8例胫骨Pilon骨折病人(其中II型16例,Ⅲ型12例)均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7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采用Mazur等提出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78.6%。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踝关节骨折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骨科2014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46例三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方案治疗,诊疗过程中记录患者情况,并对患者术后1年进行回访。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意外;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3%;随访期间患者中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练文俊 《双足与保健》2017,(10):124-124
目的分析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三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前侧小切口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后外侧入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26±0.65)个月,对照组为(4.27±0.6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功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Pilon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8例病例资料完整的Pilon骨折患者,均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伤口感染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因皮肤、软组织挫压明显缺血性坏死需行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91.7%.结论:采用微创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将42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比较3组疗效。结果参照Helfet标准,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与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结论治疗方案的选择在Pilon骨折的治疗、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Pilon骨折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复杂、难治创伤之一,出现早期感染及晚期的关节活动障碍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概率很高。我们采用延期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32例Pilon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37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以及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1例Ⅱ,Ⅲ型Pilon骨折(Ruedi-Allgower分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12至28个月。结果:按Mazur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临床效果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