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及常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对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类病灶良恶性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1至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217例共239个病灶。入选病灶常规超声检查和ABVS检查均评为BI-RADS 4类。绘制常规超声检查、ABVS鉴别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常规超声检查、ABVS鉴别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曲线下面积。 结果217例患者239个病灶中良性病灶154个,交界性病灶2个,恶性病灶83个;常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1.80%、80.20%、84.10%和0.833;ABVS鉴别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10%、84.30%、89.30%和0.952。 结论ABVS较常规超声检查能够提高鉴别诊断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能更好检出早期或者不典型乳腺癌,可作为一种无创和可靠的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查做一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1例,共50个淋巴结。其中非特异性炎症性淋巴结23个,结核性淋巴结2个,淋巴瘤5个,转移性淋巴结20个。所有淋巴结均经活检病理或抗炎治疗后随访证实。所有淋巴结于术前或治疗前均行常规超声、VTI及VTQ检查。绘制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最佳界值,计算相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最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联合应用常规超声、VTI、VTQ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OC曲线显示,以淋巴结二维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评分=9分为最佳界值,常规超声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84.0%、80.0%、82.6%、77.8%;以VTI分级=3级为最佳界值,VTI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64.0%、76.0%、71.0%、84.2%;以SWV值=2.755 m/s为最佳界值,VTQ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2.0%、86.0%、90.9%、82.1%。定义常规超声+VTI+VTQ串联法为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同时诊断为恶性浅表淋巴结才能确诊为恶性,否则为良性;定义常规超声+VTI+VTQ并联法为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中的一种方法诊断为恶性浅表淋巴结即确诊为恶性,否则为良性;常规超声+VTI+VTQ串联法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特异度与VTQ技术一致,达到92.0%,而敏感度、准确性较单纯应用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均明显下降,分别为64.0%、78.0%;常规超声+VTI+VTQ并联法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纯应用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明显提高,达到100%,但特异度、准确性则均较单纯应用常规超声、VTI技术、VTQ技术有所下降,分别为64.0%、82.0%。结论常规超声、VTI技术及VTQ技术对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常规超声、VTI技术及VTQ技术能有效提高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detect技术辅助超声在≤2 cm乳腺肿块型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42例女性患者总计54个乳腺病灶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S-detect技术、常规超声及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9.17%(19/24)、特异度为90.00%(27/30)、准确率为85.19%(46/54);S-detect技术诊断的敏感度为62.50%(15/24)、特异度为86.67%(26/30)、准确率为75.93%(41/54);两者联合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96.67%(29/30)、准确率为94.44%(51/54)。常规超声、S-detect技术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46、0.746和0.942(P均<0.05)。超声联合S-detect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应用S-detect技术和常规超声(P均<0.05)。结论 S-detect技术是一种新的影像补充诊断手段,辅助常规超声诊断可提高对乳腺≤2 cm肿块型病灶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VTI平均光密度值联合VTQ技术在校正乳腺BI-RADS 4类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4例患者180个4类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检查、BI-RADS分类、VTI及VTQ成像,并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VTI模式下肿块的平均光密度值,依据病灶的VTI平均光密度值和VTQ值结果,对常规BI-RADS分类做出调整,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VTI平均光密度值联合VTQ技术鉴别诊断BI-RADS 4类病灶的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6.32,P=0.001、0.011均0.05)。BI-RADS分类校正前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和0.93,灵敏度分别为92.0%、80.5%(χ~2=8.10,P=0.0020.05),特异度分别为76.3%、94.6%(χ~2=15.06,P=0.0000.05),准确性分别为83.9%、87.8%(χ~2=1.33,P=0.25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乳腺BI-RADS分类可提高常规BI-RADS分类诊断的特异度,使诊断结果更精确,并减少4类乳腺病灶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0-2271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经X线钼靶检查出现早期微钙化乳腺病灶患者106例,并经超声检查乳腺病变区内的微钙化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钼靶、超声及病理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块78例,良性肿块28例;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76.92%,特异度50.00%,准确度86.79%;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69.23%,特异度71.43%,准确度69.81%;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93.59%,特异度89.29%,准确度92.45%。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微钙化病灶有较高的敏感度,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早期乳腺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测量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弹性模量值,评价该技术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非肿块型病变80例。对80个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获得乳腺病灶的弹性模量参数,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非肿块型病变剪切波弹性参数的差异,确定弹性模量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80个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病理诊断恶性37例(46%),良性43例(54%),恶性非肿块型病变的最大、平均弹性模量值分别为(106.28±46.39)kPa和(51.02±30.06)kPa;良性非肿块型病变的最大、平均弹性模量值分别为(37.13±18.22)kPa和(26.44±15.62)kPa,良恶性病灶间的最大弹性值和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28、18.149,P均〈0.05)。分别以弹性模量最大值61.25 kPa和平均值40.65 kPa作为诊断阈值时,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53%、66.83%、51.22%和68.34%、65.81%、50.63%。将常规超声与弹性模量最大值相结合,则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17%、92.28%、68.39%,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度较常规超声相比显著提高(χ^2=5.217、9.652,P均〈0.05)。将常规超声与弹性模量平均值相结合,则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35%、90.66%、63.35%,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度较常规超声相比显著提高(χ^2=5.084、8.686,P均〈0.05)。结论弹性成像单独应用于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特异度并不高,但其与常规超声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非肿块型乳腺病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预测模型,评价其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灶恶性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乳腺超声造影检查的230例患者,共235个乳腺实性结节。所有患者经最终穿刺活检或者手术病理结果确诊。通过对既往文献关于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模式的分析及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构建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预测模型。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预测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超声造影模型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 结果本组235个乳腺结节,其中乳腺良性结节139个(59.2%),乳腺恶性结节96个(40.8%)。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预测模型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7.01%、86.92%和86.99%。 结论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模式存在差异。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评估乳腺病灶恶性风险,尤其对BI-RADS 4类乳腺病灶评估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联合评分对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诊断为4类的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常规超声检查且诊断为BI-RADS 4类的158例患者共172个乳腺病灶行CEUS及UE检查,分别对每个病灶进行赋值评分,以穿刺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分析CEUS和UE联合评分法对BI-RADS 4类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172个病灶中,病理学诊断良性80个,恶性92个,单独应用CEUS评分法分析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94、84.78%、85.00%、84.88%;单独应用UE评分法分析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844、82.61%、82.50%、82.56%。把造影和弹性评分法联合,以7分为诊断界点(AUC为0.951),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为94.57%、93.75%、94.19%,均高于单独评分法(P<0.05)。 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联合评分法能够明显提高乳腺BI-RADS 4类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BI-RADS分类的补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中评分法联合面积比值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4例(178个肿块)乳腺病变患者进行UE检查,先用5分评分法给肿块评分,然后测量面积比(肿块弹性图像面积/肿块二维图像面积),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最佳界值。结果 UE评分≥4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8.8%,93.8%和91.0%。面积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5.8%,95.8%,92.1%。二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最佳界值是1.45。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0.9%,98.6%,97.2%。联合诊断与5分评分法、面积比值法的准确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UE面积比值法与5分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当,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可视化触诊成像系统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69例乳腺病变患者(共195个病灶)行触诊成像、临床触诊和X线,对其中151例行超声检查。比较以上4种方法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评估各方法对不同腺体类型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触诊成像对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敏感度为82.40%,特异度为80.00%,敏感度高于临床触诊(60/125,48.00%,P<0.001)但低于X线(117/125,93.60%,P=0.003)及超声(105/110,95.45%,P<0.001),特异度高于X线(39/70,55.71%,P=0.002)及超声(38/61,62.29%,P=0.023)。对于不同腺体类型的乳腺,触诊成像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变化不大。结论 触诊成像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望成为现有乳腺检查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灌注缺损型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构建淋巴结良恶性预测模型,探讨该模型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的57例患者共计61个颈部淋巴结,所有病变淋巴结均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且CEUS均未显示灌注缺损征象。依据病理及Gene X-pert MTB/RIF检查结果将淋巴结分为良性组45个、恶性组16个,比较2组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比值(L/S)、皮质回声、淋巴门、钙化灶、淋巴结后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CEUS灌注特征,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该模型预测能力。 结果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单因素分析显示:L/S(χ2=5.785,P<0.05)、淋巴门(χ2=4.419,P<0.05)、钙化灶(P<0.05)、CDFI(χ2=16.775,P<0.001)、灌注模式(χ2=13.090,P<0.001)和淋巴门增强(χ2=15.993,P<0.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FI非门型、向心性灌注模式、淋巴门无增强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这3项特征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即Y=-4.732+1.795X4+1.989X5+2.734X6,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0.846~0.996),其预测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93.3%、81.3%、93.3%。 结论基于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无灌注缺损型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瑞金医院和瑞金无锡分院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的108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共153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灶检查使用高帧频造影模式。所有的入组病灶最终由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CT增强或MRI增强等其他影像学诊断经随访证实。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计算相应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超声模式对于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性的差异。 结果入组153个病灶中60个为良性,93个恶性,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瘤的检出率,其病灶检出率可由常规超声的78.43%(120/153)提高到98.69%(151/153),而对于病灶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可由69.93%提高到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9,P=0.0016),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91%,阳性预测值>94%。 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特别是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组织微循环灌注等重要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中声触诊组织成像(VTI)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65例100个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常规超声及ARFI成像特征,测量淋巴结VTI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及其SWV值,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获得区分颈部淋巴结良恶性VTI面积比值及SWV的临界值。 结果5个常规超声评价指标中P < 0.01的有短径/长泾、淋巴门及微钙化,它们在常规超声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81%,90.47%,86%;86.07%,95.23%,88%;0,52.38%,1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VTI面积比为1.07±0.26,恶性淋巴结组的VTI面积比为1.68±0.3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356,P < 0.001)。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1.72±0.89 m/s,恶性淋巴结组的SWV值为2.68±0.48 m/s,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141,P < 0.001)。构建VTI及SWV的ROC曲线后,其AUC分别为0.799和0.862,根据ROC曲线选取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VTI面积比及SWV值的临界值分别为1.2、1.9,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0%,95.23%,96%;89.87%,90.47%,90%。 结论ARFI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乳腺X线摄影(MMG)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乳腺肿块患者(104个病灶)的ABVS、MMG及MRI资料,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评估肿块并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ABVS、MMG、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ROC曲线,比较3种方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104个乳腺肿块中,良性59个(56.73%),恶性45个(43.27%)。基于ABVS与基于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AUC均为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P=0.96),均高于MMG(0.82)(Z=2.74、3.32,P均<0.01)。3种方法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均为BI-RADS 4a,ABVS的敏感度(91.11%)与MRI(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且均高于MMG(71.11%)(χ2=5.87、4.44,P均<0.05);ABVS、MRI及MMG的特异度分别为86.44%、89.83%及8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ABVS、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效能相当,且均高于M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后甲状腺结节的微循环灌注特征和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获得的时间-强度曲线各定量参数分析,综合进行两次TI-RADS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2~5类的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82例121个、良性213例266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63.64 %(77/121)、特异度73.87%(229/310)、准确度79.07%(306/387)、阳性预测值45.83%(77/168)、阴性预测值83.88%(229/273),而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5.95%(104/121)、特异度92.93%(263/283)、准确度94.83%(263/387)、阳性预测值83.87%(104/124)、阴性预测值93.93%(263/280),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2,4.38,7.31,7.45,3.13;P<0.05)。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834。二次TI-RADS分类评估后甲状腺结节恶性组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 cm实性结节早期快速不均匀增强伴灌注缺损区,<1 cm实性结节呈不均匀低增强;实性结节良性组增强模式表现为均匀高或等增强以及结节周边环状高增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86,12.54;P<0.05);良恶性组间在增强水平、增强边界、始退特点、相对平均渡越时间、峰值强度、平均强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1.48,17.91,47.25,8.92,3.37,4.05;P<0.05);而增强范围、平均强度、峰值强度在良恶性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2.87,0.95,0.88;P>0.05)。 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可以做进一步良恶性鉴别,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间60例肝占位性病变病例为研究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测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2.7%、符合率92.9%、约登指数78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χ2=8.8000,9.9068,9.3544,P<0.01);肝脏良性肿瘤行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18.25±3.04)、达峰时间(35.73±8.43)、减退时间(55.42±0.89)、持续强化时间(84.96±1.57)均大于恶性肿瘤(t=5.3487,5.4924,37.0273,82.0934,均P<0.01);而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9.57±3.43)低于恶性肿瘤(t=4.3096,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获得病理结果的172例患者共172个乳腺病变,172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BI-RADS分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采用VTIQ模式,获得质量模式图及速度模式图,每个病变记录7组剪切波速度(SWV)测值,取平均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VTIQ、BI-RADS分类方法及VTIQ联合BI-RADS分类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确定最佳诊断界值,分析比较3种方法取最佳诊断界值时的诊断效能。并对BI-RADS分类、VTIQ联合BI-RADS分类计算得出的乳腺病变活检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最佳诊断界值为BI-RADS 3与4a类之间;VTIQ(SWV平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最佳诊断界值为3.13 m/s;VTIQ联合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显著高于BI-RADS分类法的0.762(Z=5.79,P<0.01)。由ROC曲线得出VTIQ联合BI-RADS分类法的最佳诊断界值为BI-RADS 4a与4b类之间,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9%、88.8%、80.0%、96.3%和90.1%,与BI-RADS分类相比较,其诊断的特异度提高了32.8%,准确性提高了20.9%,阳性预测值提高了28.6%。116例良性病变中,根据BI-RADS分类计算,需要进行活检的为51例(51/116,43.9%);根据VTIQ联合BI-RADS分类计算,需进一步活检的为16例(16/116,13.8%),活检率较BI-RADS分类法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P=0.00)。 结论VTIQ技术联合BI-RADS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与BI-RADS分类比较,其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性,且可降低良性病变临床活检率,减少不必要的临床干预,可将弹性成像技术作为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有效补充和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少罕见局灶性肝病变(FLL)的诊断价值及“快进快出”造影模式对少罕见FLL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FLL患者的超声造影资料,人群发病率<0.05%的病变纳入本研究少罕见FLL组,共纳入61个少罕见FLL病灶,其中33个病灶经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评价超声造影、MRI/CT检查以及两者联合对少罕见FLL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之间诊断准确性的差异。 结果61个少罕见FLL中,超声造影正确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51.9%(28/54)、特异度为85.7%(6/7)、阳性预测值为96.6%(28/29)、阴性预测值为18.8%(6/32)、诊断准确性为55.7%(34/61)。33个同期行MRI/CT检查的少罕见FLL,超声造影良恶性诊断的诊断准确性略高于MRI/CT检查(48.5% vs 3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MRI/CT联合对少罕见FLL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69.7%)高于单独MRI/CT检查或超声造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1,P=0.013;χ2=3.070,P=0.046)。对于呈现“快进快出”造影模式的少罕见FLL,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18.8%(6/32)。实际工作中,超声医师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后超声诊断原始报告的诊断符合率为56.3%(18/32),高于单独超声造影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00,P=0.002)。 结论超声造影对少罕见FLL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与MRI/CT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快进快出”造影模式的少罕见FLL的诊断,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ARFI对68例共75个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肿块进行成像,测量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模式下肿块面积与常规二维超声肿块面积比值(AR),并测量声触诊量化成像(VTQ)模式下肿块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恶性34个,良性41个)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评价ARFI的2种成像模式对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结果 良、恶性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A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40%、80.50%、81.30%。良、恶性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V值AUC为0.86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0%、85.40%、85.30%。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7,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0%、87.80%、88.00%。 结论 ARFI对鉴别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价值;联合应用VTI和VTQ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与声触诊定性弹性成像(VTI)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二者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44例肝结节患者(共54个结节)分别进行RTE及VTI检查。对弹性图像分别进行评分,并评价结节硬度。对照临床诊断结果,分别计算RTE和VT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RTE诊断肝脏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27/33)、71.43%(15/21)、77.78%(42/54)、81.82%(27/33)、71.43%(15/21),VTI分别为72.73%(24/33)、71.43%(15/21)、72.22%(39/54)、80.00%(24/30)、62.50%(15/24)。RTE和VT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和0.722(Z=0.45,P=0.3264),两种弹性成像方法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TE和VTI对同一病灶的诊断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RTE与VTI对肝内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