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兴  李雪  赵琳  王岩 《肿瘤学杂志》2024,30(4):335-339
摘 要:[目的] 探讨致密型乳腺中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期间MRI快速检查法(abbreviated protocol,AP)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经X线摄影检查符合致密型乳腺的50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包括AP与常规检查法(full diagnostic protocol,FDP),并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以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并对比X线摄影检查、AP、FDP对致密型乳腺中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X线摄影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中恶性肿瘤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64.52%、63.16%、74.07%、52.17%和64.00%,AP分别为87.10%、94.74%、93.10%、81.82%和90.00%,FDP分别为90.32%、94.74%、96.67%、90.00%和94.00%,AP和FDP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摄影检查(P=0.002、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X线摄影检查、AP、FDP对致密型乳腺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0.871、0.886(95%CI:0.581~0.762、0.782~0.927、0.794~0.942),AP、FDP的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X线摄影检查(P=0.013、0.001),AP与FDP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6)。[结论] MRI快速检查对致密型乳腺中恶性肿瘤鉴别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诊断效能高于X线摄影检查,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255例(260个病灶)乳腺疾病患者的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X线摄影、超声与MRI诊断结果依据BI-RADS分类,4~5类为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者诊断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8.6%(204/207),特异度为77.4%(41/53),准确率为94.2%(245/26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10,P<0.001); 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8.1% (203/207),特异度为66.0%(35/53),准确率为91.5%(238/26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Kappa=0.711,P<0.001)。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和MRI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95%CI:0.843~0.961,P<0.001)和0.893(95% CI:0.842~0.945,P<0.0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0,P >0.050)。 结论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与MRI相比,两者诊断价值相当,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乳腺X线摄影联合超声由于简便和经济,可作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而MRI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X射线摄影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X线摄影(MG)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以及补充诊断方法.方法:对529例首诊并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MG重新阅片,确认MG阴性乳腺癌99例,MG阳性乳腺癌430例,行临床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G阴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18.7%(99/529),与MG阳性组相比,MG阴性乳腺癌中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34.3%(34/99)vs 12.3%(53/430),P=0.000 1]、肿块较小[(T≤1 cm)和(1 cm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8月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147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绘制NLR和PLR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阳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寻术前NLR和PLR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47名,平均年龄(52.1±10.5)岁,有63名(42.9%)提示前哨淋巴结转移,其中29名患者有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肿块大小、SLN阳性个数、SLN阳性比例≥0.5、NLR及PLR与NS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SLN阳性比例≥0.5(P=0.001,OR 27.673,95%CI:4.10~186.60),NLR≥2.28(P=0.008,OR 7.392,95%CI:1.70~32.2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NLR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28,PLR的AUC为0.695,PLR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35.4。具有0、1、2项独立预测因子的患者NSLN的转移率分别为15.4%、50%和100%。结论:NLR及PLR与NSLN转移相关,NLR可作为预测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和X线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乳腺中心就诊的1 083例患者乳腺病变的超声和X线影像诊断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4个组,根据腺体密度将患者分为Ⅰ~Ⅳ度4个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BI-RADS分级4~5级为阳性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两者诊断效能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和X线检查单独及联合使用的一致性。结果 1 083例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包括乳腺癌386例和良性疾病697例。在386例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0%(359/386)和87.8%(612/697),X线单独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294/386)和92.4%(644/697),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367/386)和82.6%(576/697)。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和X线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82和0.701,联合诊断的Kappa值为0.734(P均0.001)。乳腺超声和X线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95%CI:0.885~0.921,P0.001)和0.843(95%CI:0.820~0.864,P0.001),超声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Z=5.930,P0.001)。对于4个年龄组研究对象,超声的诊断价值均优于X线(Z=2.549、5.332、3.584和2.031,P均0.050)。超声和X线对于乳腺腺体分型为Ⅱ度者诊断价值相当(Z=0.178,P=0.859),而超声对腺体分型为Ⅰ度、Ⅲ度和Ⅳ度者的诊断价值均高于X线(Z=2.129、5.847、3.437,P均0.050)。结论超声和X线对乳腺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超声的诊断价值略优于X线。建议临床实践中对于致密型乳腺,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检查,以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窦文静  屈丹丹  王震  尚佳 《实用癌症杂志》2022,(10):1678-1680+1684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情况及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采取肝癌根治术治疗的18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复发情况,计算术前PLR和NLR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LR和NLR对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对18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随访1年,无失访和无死亡,其随访率为100%,其中复发和未复发例数分别为89例和91例;复发组PLR比值明显低于未复发组,NLR比值明显高于未复发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和NLR预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637~0.787)和0.818(0.756~0.881),当PLR和NLR临界值分别为128.690和97.335时,它们预测肿瘤复发的敏感度分别为78.7%和73.0%,特异度分别为54.9%和80.2%,两者预测肿瘤术后复发均具有一定指导价值(P<0.05)。结论 术前检测并计算PLR、NLR,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X线(mammography)与自动乳腺容积超声(automated breast ultrasound system,ABUS)检查对病变的检出效能。  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142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9个病变纳入研究,比较术前患者乳腺X线和ABUS检查对病变的检出率。  结果  乳腺X线和ABUS检查对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87.2% (130/ 149)和98.0% (146/149),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和ABUS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1.1% (92/101)和97.0% (98/10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和ABUS检查对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9.2% (38/48)和100.0% (48/48),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US在致密型乳腺中的病变总检出率及乳腺癌、良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7.7% (126/129)及96.5% (82/85)、100.0% (44/44),乳腺X线检查分别为86.0% (111/129)及90.6% (77/85)、77.3% (34/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检查漏诊的为乳腺致密组织和腺体深面的病变,ABUS检查漏诊的多为钙化型病变。  结论  ABUS检查对病变总检出效能及致密型乳腺中的病变检出效能均高于乳腺X线检查,漏诊的病变以钙化为主要影像学表现,乳腺X线检查对钙化型病变的检出具有独特优势。乳腺X线与ABUS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NAC)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液NLR、PLR分布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评估NLR、PLR对NAC疗效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结果] NAC后pCR率为17.0%,pCR组NLR、PLR分别为1.64±0.5、120.7±37.7,非pCR组分别为2.4±1.1、142.0±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LR、PLR鉴别p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64;NLR(≥1.6)、PLR(≥120.7)预测乳腺癌NAC后pCR率的敏感性分别为76.8%、62.6%,特异性分别为60.3%、62.6%;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水平是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治疗前外周血高水平NLR预示乳腺癌NAC后的pCR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72例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PLR、NLR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R、NLR及其变化对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PLR、治疗前NLR、治疗前后PLR的差值(ΔPLR)、治疗前后NLR的差值(ΔNLR)预测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0、0.505、0.724及0.686, 截断值分别为269.231、2.559、-2.840及-1.457, 根据截断值分组。治疗前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均P>0.05), 治疗前PLR与肿瘤长径相关(P=0.029), ΔPLR与孕激素受体表达(P=0.02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P<0.001)、分子分型(P<0.001)、N分期(P=0.002)、临床分期(P=0.002)及治疗方案(P<0.001)均相关, ΔNLR与人...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发病隐匿,诊断困难,治疗策略不确定,是乳腺癌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对5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及PET/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乳腺癌可疑原发灶检出率及病理符合率的差异。治疗方案采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放疗。结果:乳腺超声、X线、MRI、PET/CT对乳腺可疑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14%(4/56)、29.41%(15/51)、37.50%(18/48)和16.28%(7/43);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其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6.67%(2/3)、50.00%(7/14)、50.00%(9/18)和50.00%(3/6);26例患者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其中21例接受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14.29%(3/21);对3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行乳腺病理切片检查,检出原发灶15例,检出率38.46%。根据St. Gallen指南分子分型标准,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7.14%、46.43%、12.50%和33.93%。术后随访52例,随访时间10~104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复发转移4例,死亡0例。检出原发灶的15例患者中,复发或转移2例;未检出原发灶的24例患者中,无复发或转移;行新辅助化疗17例,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2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9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保乳+腋窝清扫8例,复发或转移2例;腋窝清扫9例,无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MRI检查在隐匿性乳腺癌的排除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的患者其乳腺病理原发灶检出率较低;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可选择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清扫术、腋窝清扫术;乳腺病理学未检出原发灶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于检出原发灶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行根治性放疗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27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束后3年末的生存情况将入组病例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治疗前外周血实验室指标,计算出PLR、NLR,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参数的差异。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PLR、NLR、SCC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模型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3年总生存(OS)的预测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127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纳入研究,生存组96例,死亡组31例。两组患者在FIGO分期、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PLR、NLR和SC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NLR、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0.712、0.700,PLR+NLR+SCC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可提高至0.784。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Ⅲ期、FIGOⅣ期、淋巴结转移、PLR≥205.555、NLR≥3.060及SCC≥6.950 ng/ml是影响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3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LR、NLR、SCC对预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的3年OS具有较好的价值,PLR+NLR+SCC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乳腺增强MRI对乳腺X线检查为BI-RADS 4类微钙化灶的管理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乳腺X线检查引导下金属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的87例BI-RADS 4类乳腺微钙化灶患者资料,评价此部分患者在术前接受增强MRI检查的临床意义。增强MRI与病理诊断对乳腺癌检出率的差异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增强MRI与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癌检出敏感度的差异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增强MRI与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癌检出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87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良性者71例,DCIS 6例,浸润性导管癌(IDC)10例。BI-RADS为4A、4B和4C的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恶性的比例分别为2.4%(1/42),24.3%(9/37)和6/8。乳腺增强MRI对乳腺X线检查为BI-RADS 4类的微钙化灶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4/16、74.7%(53/71)、43.8%(14/32)、96.4%(53/55)和77.0%(67/87)。增强MRI的诊断特异度高于乳腺X线检查[74.7%(53/71)比57.8%(41/71),χ2=4.532,P=0.033],74.7%(53/71)的良性病灶可通过增强MRI检查避免活组织检查,但有2/16的恶性病灶被增强MRI误判为阴性。 结论乳腺增强MRI有助于降低乳腺X线检查为BI-RADS 4类微钙化灶的活组织检查比例,可有效避免乳腺恶性肿瘤的漏诊,有利于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BI-RADS 4类微钙化灶进行合理的诊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型感染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HPV16、HPV1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53.3%(32/60)、26.7%(16/60)和25.0%(5/20),在乳腺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51.7%(31/60)、30.0%(18/60)和20.0%(4/20),在乳腺癌组织中HPV18感染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中HPV16和18的共感染率分别为38.3%(23/60)、10.0%(6/60)和10.0%(2/20),乳腺癌组织中HPV16和18的共感染率与癌旁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感染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癌患者正常乳腺组织,HPV16、HPV18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宋国超  杨凯峰  孙英 《癌症进展》2021,19(21):2192-2194,2223
目的 探讨超声下穿刺活检、MRI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1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下穿刺活检、MRI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16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良性肿瘤79例,恶性肿瘤90例,其中导管内癌55例,小叶原位癌22例,乳头湿疹样癌13例.MRI检查诊断乳腺良性肿瘤的检出率高于超声下穿刺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各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腺湿疹样癌)的检出率均低于超声下穿刺活检,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超声下穿刺活检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21,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MRI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7.78%,低于超声下穿刺活检的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超声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较好,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包块X线、MRI特点,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研究33例临床、病理证实的年轻女性乳腺单发包块患者的临床及术前X线、MRI资料。结果:全组包括原发血管肉瘤2例,浸润性导管癌17例,导管内癌微浸润7例,纤维腺瘤7例;X线征象包括肿块或结节13 例,结构扭曲 2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7例,大片泥沙样钙化1 例,细小多形性钙化2例,簇状泥沙样钙化2例,无阳性征象6例;MRI平扫+增强征象包括:结节或肿块样强化22例,局灶性片状强化3例,沿导管走行分布多发强化4例,段样强化1例,多发导管样强化2例,多发线样强化1例,曲线平台型12例,流出型15例,流入型6例。结论:X线对年轻女性乳腺内典型良性结节、表现为结构扭曲及钙化灶的乳腺癌检出及诊断价值极高,但因乳腺腺体致密,X线仍存在假阳性。MRI可敏感检出乳腺包块,结合强化特点,准确鉴别病灶良恶性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9年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术后PTMC CLNM的关系。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临界值, 采用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分析NLR、PLR与CLNM的关系。结果 220例cN0期PTMC患者中, CLNM 92例。ROC曲线显示, NLR临界值为2.5、PLR临界值为175时, Youden指数最高, 分别为0.318和0.264。NLR和PLR与CLNM均有关(均P<0.05), 肿瘤长径、肿瘤多灶性、NLR≥2.5和PLR≥175为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 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为5.531(95%CI为0.160~10.901, P=0.016), 归因比为0.512(95%CI为0.230~0...  相似文献   

17.
徐良  张百红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12):936-941
目的 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OC曲线获得NLR、LMR、PLR的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分析NLR、LMR、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NLR、LMR、PLR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5.4、113。高低NLR组患者的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低LMR组和PLR组患者在各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临床分期、PR表达、NLR、LMR、PLR、手术以及内分泌治疗均与OS有关(均P<0.05);TNM临床分期、HER2表达、NLR、手术以及内分泌治疗均与PFS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临床分期(P=0.003)和NLR(P=0.033)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TNM临床分期(P=0.002)和手术治疗(P=0.040)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治疗前NLR、LMR、PLR与乳腺癌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仅NLR是独立危险因素,LMR、PLR尚不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NLR、PLR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86例患者治疗后NLR、PLR升高均为43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NLR及PLR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癌结节数量、肿瘤长径均无关(均P>0.05),肿瘤与肛门距离<6 cm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6 cm者[60.00%(30/50)比36.11%(13/36),χ^2=4.778,P=0.029;64.00%(32/50)比30.56%(11/36),χ^2=9.364,P=0.002];体质量指数≥28 kg/m2者治疗后NLR、PLR升高者比例均高于<28 kg/m2者[81.82%(9/11)比45.33%(34/75),χ^2=5.108,P=0.024;90.91%(10/11)比44.00%(33/75),χ^2=8.444,P=0.004]。治疗后NLR降低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NLR升高组[72.09%(31/43)比51.16%(31/43),χ^2=3.983,P=0.046],而治疗前后PLR变化与患者新辅助治疗效果无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NLR变化与其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特点,及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ER、PR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5例乳腺小叶增生、15例乳腺导管单纯增生、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及56例乳腺癌组织中VDR的表达情况。结果VDR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导管单纯增生、乳腺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率为分别为26.7%(4/15)、33.3%(5/15)、40.0%(6/15),VD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5.0%(42/56)。VD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及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导管单纯增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中VDR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T分期、腋淋巴结转移表达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VDR在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可作为乳腺癌治疗中维生素D类似物的一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国家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效果,第2个周期(2012-2014年)筛查模式调整为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度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的质量和效果,为完善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模式为全国35~64岁农村户籍女性进行群体性乳腺癌筛查:先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女性进行乳腺临床检查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超声BI-RADS 0、4、5级者进行乳腺X射线检查(mammography,MG),X射线BI-RADS 0、4、5级者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乳腺超声、X射线BI-RADS 1、2、3级者进行1年随访。检查数据以统计报表和个案表(筛出乳腺癌患者)形式录入《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直报系统》。分东、中、西部地区计算乳腺癌召回率、活检率、活检阳性预测值、检出率、早诊率、原位癌比例、早期癌比例、漏检率、假阳性率等主要评估指标;使用χ^2检验对地区间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为30个省(市、区)697个项目县共1373524名35~64岁农村女性进行了乳腺癌筛查。检出乳腺癌1190例,检出率为0.87‰;东、中、西部地区检出乳腺癌例数分别为404、375和411例,检出率分别为0.90‰、0.86‰和0.84‰,地区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5,P>0.05。共检出早期乳腺癌1014例,早诊率为85.21%;东、中、西部地区检出早期乳腺癌例数分别为353、323和338例,早诊率分别为87.38%、86.13%和82.24%,地区间早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5。检出原位癌82例,原位癌比例为6.89%;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检出原位癌39、23和20例,原位癌比例分别为9.65%、6.13%和4.87%,原位癌比例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7,P<0.05。检出早期癌(0+Ⅰ期)387例,早期癌比例为32.52%;东、中、西部地区早期癌例数分别为159、115和113例,早期癌比例分别为39.36%、30.67%和27.49%,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2,P<0.01。MG复筛人数为33129人,召回率为2.41%;东、中、西部地区MG复筛人数分别为12827、11616和8686人,召回率分别为2.87%、2.67%和1.7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P<0.01。3088人接受活检,活检率为0.22%;东、中、西部地区接受活检人数分别为1106、1006和976人,活检率分别为0.25%、0.23%和0.20%,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0,P<0.01。超声初筛漏检率为7.23%,其中BI-RADS 3级漏检率为6.89%;MG复筛BI-RADS 3级漏检率3.99%;仅超声检出乳腺癌比例为5.58%。结论2014年中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检出和早诊情况符合相关质控要求,说明基于超声的乳腺癌筛查在中国农村地区可行且有效。但本筛查流程的漏检率仍较高,需进行流程优化。应加强MG和活检设备配置及技术培训,以提高乳腺癌筛查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早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