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1):72-73
目的:探讨使用通脉益气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骨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通脉益气方组(A组,n=34)和对照组(B组,n=34)。方剂组患者术后采用通脉益气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两组患者术后DVT形成率,比较术后1d、2周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通脉益气中药方剂与低分子肝素钙均能预防患者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前者优于后者;与术后1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周PT、APTT、FIB水平均有下降,且方剂组术后2周PT水平下降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后1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周IL-1、IL-6和TNF-α水平均有下降,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通脉益气方预防骨科手术后患者DVT形成的疗效显著,且优于西药低分子肝素钙,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金华  周国柱  江萍 《光明中医》2016,(12):1744-1747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 DVT)形成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术后给予益气养阴通脉汤治疗,对照组57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D-二聚体、引流量及术后14d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肢周径差(患肢与健肢于膝上及膝下10cm测量周径的差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及第10天的D-二聚体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6%;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与低分子肝素钙比较,其疗效相当,但相对不良作用更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未检出深静脉血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5例)和对照组(9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连续应用2周。于2周及4周后复查下肢深静脉多普勒超声,计算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1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4周后试验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必泰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5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观察组采用脂必泰+低分子肝素钙给予预防。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必泰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情况下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过程中运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为中西医结合预防DV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围手术期运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40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只采用低分子肝素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总DVT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0d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计数进行比较,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肿胀程度通过测量大腿、小腿的周径差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前、术后、总DVT发生率分别为0.00%,5.00%,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10.00%,1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术后10d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计数差异显著,术后10d血红蛋白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术后10d大腿、小腿周径差以及疼痛VAS评分差异显著,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相对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更能降低DVT的发生率,能促进术后血红蛋白恢复,减轻肿痛,是中西医结合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110例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加用伤科黄水外敷,观察2组治疗后DVT发生率、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发生率为25.5%;治疗组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DVT,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21例、自拟化瘀方组25例、低分子肝素组25例和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组25例。疗程10d,比较治疗前后4组下肢DVT发生率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96例均获随访,1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3.5%,其中有症状的DVT为4例,发生率为0.04%;空白组5例、自拟化瘀方组4例、低分子肝素组3例和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组1例,发生率分别为23.8%、16.0%、12.0%和4.0%;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较好地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结论:自拟化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灵方预防股骨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活血灵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2周后行彩超检查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及术后1、3、14天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3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4例,发生率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14天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活血灵方与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相当。结论:活血灵方对股骨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试验组除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外,另加血府逐瘀汤口服,用药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6、13dwells评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下肢彩超,并记录2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3例,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肺动脉栓塞、呼吸衰竭发生;试验组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皮下出血1例,无肺动脉栓塞、呼吸衰竭发生。2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PTT、PT与术前比较,术后6、13 d均延迟,组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D-二聚体、Fg与术前比较,术后6 d增高,与术后6 d相比,术后13 d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wells评分≥3分例数与术前比较,术后6 d增加,与术后6 d相比,术后13 d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肢B超确诊试验组发生1例股静脉血栓,1例皮下血肿,对照组发生2例股静脉血栓、1例腘静脉血栓,2例皮下血肿,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确定,且可减少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机械方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口服,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0d检测血浆PT、APTT、FIB及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10d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15.00%,治疗组6.98%,2组差异显著,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4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活血液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同时,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于手术前2 d及手术后第3天和第8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8天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为6.7%,治疗组为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活血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术后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术口引流量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延长PT、APTT,减少术后出血、升高血小板计数;对照组有2例发生DVT,治疗组均未发生DVT。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初次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对照组(正常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150mL/次,Bid),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2正常剂量,qd),对照组从术前1天开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正常剂量,qd),均持续至术后第35天。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DVT 2例,对照组发生DVT 3例,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大腿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轻。两组患者术后14天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能减少THA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降低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比较用药前后2组患者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患肢肿胀度等指标的数值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肿胀度及血小板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肿胀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综合组,每组38例。试验组术后第1 d采用电针配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配合足底静脉泵治疗14 d,综合组给予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综合治疗。结果:综合组治疗后D-D二聚体水平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0.05);综合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89.5%,综合组有效率为97.4%,综合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结论:电针配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在术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均于术后10~14天内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下肢DVT形成情况,并监测治疗期间血常规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术后10天两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对照组16.25%、观察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2月因妇科疾病接受盆腔手术且有一个以上DVT危险因素的患者148例,随机分为预防性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62例),预防性治疗组于手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2组患者均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来诊断DVT。结果预防性治疗纽一例出现临床症状,但彩超未发现血栓形成,对照组DVT发生率为6.5%(4/62),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降低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由静脉管壁受损、血液高凝及血流缓慢等多因素造成的深静脉血液出现凝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下肢血液无法顺利返回心脏,使其滞留在下肢,造成患者肢体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髋部大手术后并发DVT是围术期及术后3个月内导致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预防髋部大手术后DVT发生尤为关键。针对DVT预防的药物主要包括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虽可获得一定临床疗效,但易造成相关出血并发症。本文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大手术下肢DVT的临床疗效,以期为DVT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来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来确认下肢深层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其PT、APTT、D-D及血小板等指标上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DVT发生率(0%)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1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活血通脉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高凝血水平,降低DVT发生率。中西联合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前状态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0天血浆D-二聚体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川芎嗪能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