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参与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17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社会参与状况及背景因素进行评定,探讨影响社会参与的可能因素。结果本组在社会参与的就业状况、家庭外的社会活动、责任心以及对将来的计划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为经济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和年龄。结论改进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71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129例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占75.44%;社会功能缺陷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r=-0.289,P0.05)、主观支持得分(r=-0.189,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r=-0.569,P0.01)呈负相关。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功能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对9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1例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占78.9%;社会功能缺陷组在MCMQ的面对因子分明显低于社会功能正常组,而屈服因子分则明显高于社会功能正常组;社会功能缺陷分与面对因子分呈明显的负相关,而与屈服因子分则呈明显的正相关,与回避因子分无显著相关。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的指导,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腹膜透析患者社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制的社会能力量表以问卷调查方法分析社会支持与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结果】社会支持与社会能力呈线性正相关,0〈r〈1。【结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力度,可增强患者的社会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该院门诊随访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共收集92例CAPD患者,采用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估营养状况,并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收集一般资料、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透析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营养良好51例(55.4%),营养不良41例(44.6%,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38例,重度营养不良3例),两组间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蛋白质摄入量(DPI)、残余尿量、腹膜透析超滤量、透析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清蛋白、DPI、高敏C反应蛋白为CA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血浆清蛋白、DPI、高敏C反应蛋白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患者个体化管理,制订精准化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严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很普遍,临床中血磷管理非常复杂,涉及到饮食、磷结合剂、残肾功能、腹膜透析多个方面.但是关于腹膜透析患者磷清除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腹膜透析患者磷清除影响因素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生存质量评估的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主要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为KDQOL-SFTM量表与WHOQOL-100和WHOQOL-BREF量表,影响因素中人口学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疾病相关因素有并发症、透析时间、残余肾功能、腹膜运转功能,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认为腹膜透析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方面影响因素的改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透患者社会回归的因素,探求促进腹透患者社会回归的途径。方法:分析16l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腹透患者的社会回归现状,分析患者的个人情况、临床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及经济情况,探讨影响社会回归的可能因素。结果:社会回归为1级的患者占总患者数的13%,2级2912%,3级47.8%,4级12.4%。影响社会回归的因素为Charlson并发症指数、Hamilton抑郁积分、Engle系数。结论:加强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及经济因素可能是改善腹透患者社会回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APD患者40例,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给予评价判断,根据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测定3组患者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胆固醇(CH),以及进行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测定分类。对比3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过测定40例CAPD患者营养良好25例(62.5%),轻中度营养不良10例(25%),重度营养不良5例(12.5%)。3组间Scr、ALB、PA、CRP、CO2CP、CH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中,低转运、低平均转运有22例,占88.0%,高平均转运仅3例;15例营养不良(轻中度营养不良组+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中,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患者13例,占86.67%,低转运、低平均转运各1例,两组腹膜平衡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非常高,且腹膜转运类型大都属于高转运以及高平均转运类型,Scr、ALB、PA、CRP、CO2CP、CH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纠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与背景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背景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其社会回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矫正的恩格尔系数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等对17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29例存在社会功能缺陷,占75.4%;影响社会功能的背景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年龄等。结论: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背景因素的重视,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1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s,ESRD)的替代疗法之一.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是指肾组织受损后尚健存的清除及内分泌功能.有RRF的PD患者其残肾清除率明显高于无RRF患者,多项研究已做了相关报道.保护RRF能够有效的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RRF逐渐下降.本文就有关影响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各种因素及保护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舒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随访的PD患者。采用自制的PD患者舒适量表评估患者的舒适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结果共有212例PD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6.5±13.2)岁,男性占56.1%,中位PD龄28.6(10.3,64.0)月,基础肾脏病主要为肾小球肾炎(63.7%)。患者舒适量表总分为(93.2±11.2)分,各维度条目平均分显示生理维度最低为(3.3±0.5)分,其次是心理维度(3.5±0.5)分和社会维度条目(3.5±0.5)分,而环境维度条目平均得分较高为(3.8±0.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较大的年龄(β=0.136,P=0.027)及较高的总肌酐清除指数(β=0.160,P=0.046)是PD患者舒适量表总分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理不适、注重心理护理及加强社会支持,同时对年纪较轻、总肌酐清除指数较低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认知和实际操作过程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根据患者所填的问卷调查表计算所有患者对腹膜透析认知的最终得分,204例患者中最低分为11分,最高分为21分,平均得分为(18.32±1.26)分;计算所有患者对有关操作依从性的最终得分,其最低分为10分,最高分为30分,平均得分为(23.32±1.26)分;影响有关过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和婚姻情况。结论:患者对腹膜透析有关知识掌握一般、对家庭腹膜透析有关操作过程依从性较差。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阶层和婚姻状况等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17.
章倩莹徐天李晓黄晓敏张春燕任红 《中国血液净化》2022,(7):487-491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3月间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随访并行心脏超声检查的维持性PD患者资料,筛查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以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transmitral flow velocity,E)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e’)比值(E/e’)筛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E/e’>14)与对照组(E/e’≤14)患者心脏超声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差异,并探讨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03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组(n=31)尿素清除指数(Kt/V)、血压达标率低于对照组(U/χ^(2)=1406.000、4.382,P=0.037、0.036),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U/t/χ^(2)=690.000、2.390、2.484、2.051、12.322,P=0.002、0.019、0.015、0.043、<0.001)。Logistic回归提示:NT-proBNP高(OR=5.790,95%CI:1.724~19.440,P=0.004),BMI升高(OR=1.226,95%CI:1.028~1.462,P=0.023),水肿(OR=3.827,95%CI:1.190~12.310,P=0.024)是P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水肿、NT-proBNP高、BMI升高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肾病终末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膜功能及残余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腹膜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24 h超滤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 h透出液/血清尿素水平比、4 h透出液/血清肌酐水平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余肾功能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腹膜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03-2504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1月行腹膜透析老年患者63例,探析存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63例,存活43例,死亡20例,中位生存期3.2年;老年腹膜透析男性33例,存活21例,女性30例,存活22例;年龄≥65者31例,存活14例,<65岁者32例,存活29例;透析史<5年者30例,存活27例,≥5年者33例,存活16例;血脂异常31例,存活15例,无血脂异常32例,存活28例;糖尿病者31例,存活17例,无糖尿病32例,存活26例;高血压者29例,存活11例,无高血压者34例,存活32例;透析后低钾血症者31例,存活13例,无低钾血症者32例,存活30例;并发感染29例,存活10例,无并发感染者34例,存活33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情况与年龄、透析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史、高血压、透析后低血钾症、并发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存期情况与并发感染、透析后低血钾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透析史、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4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社会支持问卷调查,发现腹透1年组患者社会支持率最低(55.56%),并评估社会支持的来源,阶段性,方法及护士在社会支持中的作用,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支持率及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