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住院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住院骨折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两组,于2013年6月-2014年11月接受治疗的87例住院骨折患者为常规组,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81例住院骨折患者为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治疗与干预方法,试验组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为患者建立集束化干预策略;统计两组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结果常规组感染19例感染率为21.83%,高于试验组感染9例感染率为11.11%(P<0.05);28例感染患者分离出16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41株占83.93%;试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规范程度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所做出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科学决策制定较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医护人员治疗操作规范程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最终达到降低住院骨折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感染的应用,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60例医院泌尿外科因膀胱肿瘤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干预策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7例,感染率为23.3%,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1例,感染率为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13.6±4.4)d,集束化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9.1±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且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乳腺癌术后腋下引流管感染中的应用,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52例乳腺癌术后腋下引流管引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给予集束化干预策略,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引流管感染的差异.结果 集束化干预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3.8%,常规组患者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2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拔管时间(1.6±0.5)d、住院时间(9.6±3.2)d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拔管时间(3.3±1.5)d、住院时间(13.3±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行腋下引流的患者发生引流管的感染,可以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为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48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1-12月医院行血液透析患者8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观察组为(25.57±10.38)d,对照组为(33.32±14.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例,感染率为3.70%,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感染率为16.67%,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病原菌13株,其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8株占61.54%。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指南及概念转化为了具体的临床实践,将其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显著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和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集束化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 28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8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6月收治的4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4.5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7.67%,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留置引流管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58%、3.1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为(4.68±1.33)、(9.25±4.31)d,对照组分别为(7.17±2.09)、(12.76±5.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给予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且减少了高风险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 000例需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 00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中接受改进的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室内温度监测及调节、患者保暖、手术器械管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00%、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00%,有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0.50%;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术中监测、调节手术室空气温度、患者保暖和严格的手术器械管理等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与控制结直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和效益。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消化肿瘤科行结直肠手术的274例患者为试验组,执行围术期集束化干预策略;对照组248例为同期在消化肿瘤科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执行传统干预措施。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SSI感染率下降11%,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引流管放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中位数:72495.20元/4107.80元)均低于对照组(中位数:86329.88元/4286.40元)。结论制定系统、完善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术后SSI感染率,对于提高医疗安全降低疾病负担均适用及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0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按照采用思维导图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10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9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围术期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医院新式的思维导图干预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生活质量,抽查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感染处进行血样培养,统计患者感染病原菌数量,观察患者治疗依从度,术后随访六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KSS及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评分,分别为(81.24±12.08)分及(96.22±6.74)分,均优于对照组(71.59±11.27)分及(85.98±8.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培养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3.66%,满意率为75.96%;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8.66%,满意率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12例占11.54%,发生并发症7例占6.73%,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占6.19%,发生并发症4例占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高于仅使用常规干预方式,有利于减少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0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按照采用思维导图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12月的10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的9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围术期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医院新式的思维导图干预方法,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生活质量,抽查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感染处进行血样培养,统计患者感染病原菌数量,观察患者治疗依从度,术后随访六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KSS及围术期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程度评分,分别为(81.24±12.08)分及(96.22±6.74)分,均优于对照组(71.59±11.27)分及(85.98±8.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培养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3.66%,满意率为75.96%;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8.66%,满意率为9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12例占11.54%,发生并发症7例占6.73%,观察组术后复发6例占6.19%,发生并发症4例占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一期翻修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高于仅使用常规干预方式,有利于减少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肺部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80例患者为干预组,采取集束化管理进行干预,另选择2011年1-12月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6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60.00%及(10.55±5.54)d,均低于对照组的75.00%及(12.11±5.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肺部感染率,缩短肺部感染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老年膝关节单间室病变行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后近中期疗效及感染因素,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做好预防感染工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68例老年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患者,分为UKA组33例与TKA组3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术后感染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感染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KA组感染率为3.0%,TKA组感染率为17.1%;UKA组术后1年HSS评分(78.3±11.3)分,明显优于TKA组的(64.8±10.1)分(P<0.05);术后3年末次H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KA组手术时间(71.2±10.4)min和出血量(312.0±40.8)ml,均低于TKA组的(92.1±36.9)min和(441.2±31.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组近期疗效优于TKA组,远期效果相当,但术后感染率低,应尽量采用UKA术、戒烟、减少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来控制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3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68例,肺部感染7例,感染率为10.3%;感染患者中通过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株占75.0%;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26.9%,共检出病原菌2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株占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85.1%(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的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率及提高住院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3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住院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68例,肺部感染7例,感染率为10.3%;感染患者中通过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株占75.0%;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26.9%,共检出病原菌2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5株占75.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85.1%(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的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降低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1 00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00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假体周围感染30例,发生率为3.00%,共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各占60.00%、36.67%、3.33%;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高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引流时间长、有并发症、长期应用激素、合并糖尿病是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是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临床中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并比较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同时检测及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观察组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10±0.12)、(1.35±0.14)及(2.93±0.21),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59±0.05)、(0.80±0.07)及(1.87±0.13),其他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其他部位感染者,2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革兰阳性菌在此类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9年住院患者5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前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n=236),2018年1月-2019年9月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n=279),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措施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集束化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病原菌构成比,及集束化措施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分别为14.7%、19.7%;对照组分别为25.0%、30.1%,感染部位均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分别占11.1%、18.2%;观察组感染人次、感染例次、下呼吸道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均以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为主,且观察组以上3种病原菌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单间隔离、床旁配备手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性、隔离衣依从性、诊疗物品专用、环境卫生消毒及院感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对术后感染及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为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12月期间医院2间面积、层流分级等条件相同的层流手术室,其中1间手术室内所行手术的330例患者设定为干预组,共行手术330台,另外1间手术室所行手术的341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共行手术341台,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室质量及术后感染防控管理,干预组采取感染控制策略对手术室质量及术后感染进行防控,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在每一台手术开始前5 min、手术结束后5 min对手术室内菌落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干预组术后感染率为2.12%,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的5.57%(P<0.05);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91%,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的3.52%(P<0.05);术后5min,两组术后手术室含菌量均高于术前,术后干预组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为(10.94±3.10)CFU/cm3,低于对照组的(15.37±3.51)CFU/cm3(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有效预防及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期翻修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效果,以减少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71例膝关节置换术感染后行一期翻修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9例行单侧髁膝关节置换;B组:4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C组:22例行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部和全身抗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访两年,分析患者膝关节的KSS评分和OKS评分。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无再感染,C组患者4例出现再次感染,感染率为18.2%;术后6个月,3组KSS评分、功能评分和Oxfor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的功能评分和Oxfor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功能评分最高、Oxford评分最低(P<0.05);术后两年3组功能评分、KSS评分和Oxfor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期翻修手术能有效控制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目标性监测结合集束化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导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Z)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中的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4~9月在浙江医院ICU没有进行目标监测与集束化干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浙江医院ICU行目标监测与集束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目标性监测结合集束化干预,观察其VAP、CRBSI、CAUTI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医院千日感染率及例次千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CRBSI感染率(0.62%)、CRBSI例次感染率(0.86%)、千日感染率(0.11%)及例次千日感染率(0.15%)均低于对照组(1.13%、1.43%、0.1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VAP感染率(5.06%)、VAP例次感染率(5.60%)、千日感染率(0.94%)及例次千日感染率(1.04%)均低于对照组(9.56%、10.39%、1.8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AUTI感染率(2.18%)、CAUTI例次感染率(2.49%)、千日感染率(0.41%)及例次千日感染率(0.46%)均低于对照组(4.29%、4.59%、0.8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目标性监测结合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降低ICU中VAP、CRBSI及CAUTI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干预在预防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为预防普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6月行开腹手术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术后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分析围术期干预在开腹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对照组为8.06%、干预组为1.6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知识掌握率为6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3%,两组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咳嗽程度、排痰难度干预组分别为2.15±0.68、1.03±0.35、1.23±0.56,对照组分别为3.17±0.72、1.77±0.54、3.26±0.59,干预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干预有利于开腹手术患者更好的掌握预防感染知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