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IBD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显示,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遗传易感性和黏膜屏障缺陷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可能在IBD的致病机制中发挥综合作用.现有的IBD治疗方案包括常规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BD)传统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免疫抑制剂,而对于一些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有着重要应用前景。IBD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如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赛妥珠单抗(Certolizumab)、戈利木单抗(Golimumab);整合素拮抗剂如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酪氨酸激酶(JAK)拮抗剂托法替尼(Tofacitinib);白细胞介素(IL)抗体优斯它单抗(Ustekinumab)。本文就上述生物制剂疗效、副作用等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规范与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措施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52例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36例,其中18例给予英夫力西治疗,18例给予环孢素治疗;克罗恩病(CD)16例,均给予英夫力西治疗。观察患者治疗14 w与30 w的治疗效果。结果英夫力西与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均有效,且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英夫力西与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均有明显疗效,但英夫力西治疗费用较环孢素高,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选用环孢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炎症性肠病的营养干预护理在治疗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加营养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以及总游离脂肪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给予营养干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因其严重的并发症往往离不开外科手术治疗,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决定了手术方式和技术的差异性,在IBD术者不断的探索和总结下,IBD的外科治疗逐渐规范化.在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中,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术后复发是一项难题.近年来以肠管切除范围、吻合方式等为代...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突出特点是病程长、迁延不愈,甚至终生患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我国IBD发病率明显增加,根据流行病学估算,到20...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联合方案(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为炎症性肠病用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总计92例。结合用药方案不同,进行9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试验2组4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接受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试验1组、2组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后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2组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试验1组,用药后恶心、纳差以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经统计学处理P 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临床较为常见,且用药方案具有多样化,对比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在联合益生菌治疗的基础上提高了治疗的预后效果,且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紊乱在炎症性肠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IBD与肠道免疫紊乱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抗体IgA和IgG型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和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1月黑龙江省医院溃疡性结肠炎(UC)144例、克罗恩病(CD)38例、IBD类型待定32例和结肠息肉36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GAb-IgG在IBDU组阳性率75.0%,IgA/IgG型pANCA在UC组阳性率为30.6%和50.0%,ASCA-IgA在CD组和IBDU组阳性率为42.1%和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Ab-IgA、IgA/IgG型PAb、ASCA-IgG阳性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b-IgA、IgA/IgG型pANCA诊断UC的特异性为100.0%,GAb-IgG为66.7%;PAb-IgA、IgA/IgG型ASCA诊断CD的特异性为100.0%,PAb-IgG为94.4%。结论IgA/IgG型pANCA在UC组阳性率高,ASCA-IgA在CD组阳性率高;GAb-IgG和ASCA-IgA在IBDU组阳性率高。GAb-IgA、IgA/IgG型pANCA诊断UC的特异性高,GAb-IgG特异性偏低;PAb和ASCA诊断CD的特异性高。除GAb-IgG外,IBD相关抗体特异性都很高,阳性能够提示IBD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间隔给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TNF-α抑制剂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延长给药间隔,逐渐过度至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治疗,按照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49例)和依从性差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腰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以及停药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依从性好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治疗后,依从性好组患者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较依从性差组均明显缩短(P<0.05);依从性好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组(P<0.05);依从性好组患者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停药6个月及1年后,依从性好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组(P<0.05)。结论 NSAIDs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其TNF-α抑制剂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髋关节功能、腰背疼痛均明显改善,ESR、CRP水平均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meprin-α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1例KD患儿纳入KD组,选取该院同期因发热诊断为肺炎的21例患儿纳入发热对照(fever control,FC)组,另选取该院同期2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儿童血清meprin-α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同时比较KD组和FC组患儿meprin-α和其他炎性指标水平之间的差异,并绘制meprin-α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meprin-α水平诊断儿童KD的临床价值。结果 KD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显著大于FC组(P<0.05),而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儿童血清meprin-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eprin-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面积的标准误为0.048。结论血清meprin-α可能作为诊断儿童KD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谭松 《当代医药论丛》2021,(14):132-133
目的:观察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0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7例活动期UC患者作为活动期组,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7例缓解期UC患者作为缓解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67例活动期UC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7例)和重度组(3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HMGB1、扣带蛋白(cingul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1,ZO-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表达水平。比较对照组及轻中度组、重度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对照组及活动期组、缓解期组相关指标水平。分析UC患者血清TNF-α、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MDA、SOD)、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并研究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E组)和正常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和TNF-α并比较,分析不同视网膜病变中IL-1和TNF-α的差异。结果: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DRE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中血清IL-1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IL-1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视网膜病变程度越大,IL-1和TNF-α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肠梗阻患者接受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1月—2021年7月从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中抽选出6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2例接受生长抑素治疗患者入选对照组,33例接受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入选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血液及炎症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259.43±68.24)mL、排气时间(3.92±1.18)d、住院时间(13.43±7.58)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36.34±3.15)g/L、CRP(15.08±4.27)mg/L、血红蛋白(98.78±8.13)g/L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梗阻患者接受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充分缓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对川崎病患儿施以治疗的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患有川崎病的患儿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入院后,接受院方提供的针对性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川崎病的患儿施以治疗过程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服务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减少了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提高小儿腹泻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确诊为小儿腹泻的患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之上加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效果上有着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氢氧化钙糊剂医治根尖周炎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回顾性择取资料,选出139例在本院施以根管充填术的根尖周炎患者,将70例施以氢氧化钙糊剂疗法的患者归为填充1组,将实施替硝唑封闭剂的69例患者归为填充2组。评比组间的成效、患者满意反馈及不良影响。结果 (1)填充成效:填充1组填充成效优于填充2组,不易脱落不易感染,(P0.05);(2)不良影响:填充1组根尖周感染病例少于填充2组,牙痛患者较少(P0.05);(3)患者满意评比:填充1组患者满意分值高于填充2组,合格率更高(P0.05)。结论氢氧化钙对根尖周病的治疗成效凸显于替硝唑封闭治疗法,不仅不良影响少,而且医治的有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能α_(1A)-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爱普列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生活质量、前列腺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QOL、IP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均明显下降,QOL显著升高,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稍高于对照组14.00%,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好,能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一种高发病率的实体肿瘤,近年来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亟需新的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预后。而免疫治疗是近几年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HNSCC及其他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总结了ICIs在HNSC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放疗和(或)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并对ICIs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以探寻HNSCC患者免疫治疗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