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戴美琴 《护理与康复》2006,5(2):132-133
目的对10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状况作调查,探讨减少失眠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访谈方式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心衰患者失眠的主要表现为初入睡困难和夜醒再入睡困难,失眠比例71%,原因依次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活动少、疾病与药物因素等.结论对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2011.4)、CochraneLibrary(2005~2011.11)、MEDLINE(1948~2011.11)、EMbase(1966.1—2011.11)、CINAHL(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1982~2011.11)、CBM(1978—2011)和CNKI(1979~2011)中所有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后经睡眠日记主观评价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经睡眠活动记录仪客观记录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入睡后清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主观评价的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但目前证据不能证明认知行为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客观记录的睡眠参数的治疗效果。今后研究需加大样本含量、尽量采用盲法(如评价者盲)、明确分配隐藏方案、选用统一的睡眠活动记录仪进行测评,以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3.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低、早醒、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第2天醒后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近年来,失眠的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得到医学界及社会其他健康产业的关注,其中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行为的控制调整,目的是重新建立新的睡眠模式。在整个认知行为治疗中,认知和行为的调整改变一直贯穿其中。失眠患者往往有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过度担忧焦虑,甚至恐惧失望抑郁,因此认知的改变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我国传统儒家道家在身心哲学上有独特的见解,儒家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主张养气正心,修身养性;道家注重人的自然属性,追求心气合一,顺势随性。儒道互补的身心观对于失眠患者科学认识自我,合理改善睡眠有极大的借鉴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术是乳腺癌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尤其在2d内)失眠发生率高达90%以上.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1],失眠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延迟刀口愈合.通过对165例乳腺癌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问卷调查,发现疼痛、肢体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为主要因素,笔者针对这些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失眠4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采取访谈式睡眠调查法进行失眠原因调查,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显示入睡困难和早醒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心理因素、肢体痛、环境因素、病理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认为医护人员应根据脑卒中患者失眠的不同原因及症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乳腺癌情绪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情绪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MBSR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知觉压力量表(CPSS)、压力反应量表(SRQ)及应付方式问卷,比较两组抑郁、焦虑情绪、睡眠情况、压力状况、应对方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DS、SAS、CPSS及S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PSQI评分及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乳腺癌情绪失眠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MBSR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对非器质性失眠的短期疗效及患者依从性.方法:经过微信平台招募失眠患者,经过CBT-I专业培训的治疗师电话访谈,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严重抑郁患者,最后纳入65例患者,予以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失眠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92例眼科住院失眠的患者失眠的原因。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73.9%的失眠患者的睡眠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护士应仔细分析失眠患者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做好失眠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失眠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前者的主要特点是起效快,效果显著。缺点是改变了原有的睡眠结构,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从而限制了它的远期获益。后者的特点是安全并长期有效,该治疗使患者的睡眠结构恢复了正常,并使患者对失眠障碍产生了正确的态度和认知,让患者自己  相似文献   

10.
李辉 《当代护士》2007,(5):64-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的相关因素,采取护理对策,促进睡眠.方法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120例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成A、B 2组各60例,A组(对照组)针对失眠原因进行常规护理.B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时策.结果 导致失眠的原因依次主要有化疗副作用(疲劳、厌食、恶心呕吐)、负性情感因素(恐惧、焦虑、抑郁)、疼痛、经济压力、医疗氛围、婚姻家庭关系等.B组促进睡眠的方法优于A组(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失眠患者采取做好卫生健康宣教、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予积极的支持帮助、提供舒适安静的医疗氛围、合理使用药物等有效护理时策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筛查.结果:入睡困难和醒后难睡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疼痛、抑郁、药物因素、睡眠环境等.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伴失眠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方法,配合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精油调息法在乳腺癌放疗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日~12月31日50例乳腺癌放疗后失眠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辅助睡眠。将2018年1月1日~6月30日50例乳腺癌放疗后失眠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精油调息法辅助睡眠。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及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放疗前(P0.05),研究组放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精油调息法应用于乳腺癌放疗后失眠患者,可缓解其负性情绪,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肺癌患者睡眠障碍身心体验过程,明确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对15例肺癌化疗患者采取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睡眠环境改变与不适、身心双方面的困扰、应对策略3个主题。结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复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睡眠障碍体验,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以解决患者睡眠障碍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乳腺癌患者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5月在普外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贴压治疗方法。观察比较1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失眠症状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失眠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晨僵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选取2018年5—8月23例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患者的应对策略包括身体活动、寻求帮助、转移注意力、自我悦纳、改变生活习惯和回避。结论了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晨僵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有助于促进医护人员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的不良认知,满足其个体化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眠与睡眠的过度要求、对睡眠的控制、失眠的外归因以及睡眠依赖等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汪氏失眠综合问卷(WIIQ)对150例失眠患者以及150例正常睡眠者进行横断性的问卷调查,用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失眠症组心理因素总分及各分量表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1)。心理因素总分以及每个分量表的总分与WIIQ的失眠严重性指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在0.571与0.746之间。在对照组中,曾经有过失眠的受试者的心理因素比从未失眠的受试者更多(P0.01)。临床试验患者中,治疗后比治疗前心理因素更少(P0.01);心理因素总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治疗前后差值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461。结论:失眠与睡眠的过度要求、对睡眠的控制、失眠的外归因以及睡眠依赖等不良的认知和行为相关,因素越多失眠越严重。失眠与相关的心理因素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即失眠带来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维持、加重失眠。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减少这些心理因素,进而缓解失眠。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病人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  赵健 《现代护理》2002,8(9):692-692
手术是乳腺癌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 ,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 ,手术后(尤其在 2d内 )失眠发生率高达 90 %以上。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1] ,失眠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 ,内分泌功能紊乱 ,延迟刀口愈合。通过对 16 5例乳腺癌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问卷调查 ,发现疼痛、肢体活动障碍、自我形象紊乱为主要因素 ,笔者针对这些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6 5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 32~ 6 4岁 ;平均年龄为43.5岁 ,其中I期为 30例 ,II期为 1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骨科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对140例骨科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入睡困难和醒后不适是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引起失眠的原因依次为疼痛、体位不适、担心预后、环境因素等。结论:护理人员应分析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AD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感官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MAI)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PSQI总分和CM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A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激越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出现失眠的频率及相关因素,并观察失眠患者干预治疗的效果。 方法采用睡眠问卷调查109例PD患者的睡眠状况、失眠相关因素,对其中伴有失眠的35例PD患者(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和药物干预2个月,并与未参与以上治疗的伴有失眠的40例PD患者(有8例患者失访,实为32例,设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109例PD患者中有75例(68.8%)伴有失眠,失眠主要形式有睡眠潜伏期延长(48.6%)、睡眠维持障碍(65.1%)、睡眠质量下降(29.4%)、总睡眠时间缩短(6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失眠与增龄、帕金森病Hoehn-Yahr(H&Y)分期高、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指数高、左旋多巴应用和日剂量大及抑郁发生率高相关。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评价总得分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失眠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其发生与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抑郁相关。经干预治疗,失眠症状可明显改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