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34例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34例肱骨头假体位置良好,肩关节对应关系良好。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28例大、小结节骨痂形成;6例大、小结节未见骨痂形成,考虑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有关。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优12例,良19例,可3例,优良率为91.18%;34例肱骨头假体位置良好,肩关节对应关系良好,肱骨大、小结节均愈合;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84°~110°(97°±13°),水平位内旋68°~86°(77°±9°)、外旋60°~70°(65°±5°)。结论 肱骨头置换加锚钉线重建肩袖治疗老年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肩袖重建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01—2012-12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5例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术前测量健侧大结节最低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术中尽量解剖复位肱骨大、小结节,合理控制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尽可能修复重建损伤肩袖,术后分阶段康复锻炼。结果本组22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0(49~190)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80~92(86.28±3.36)分,肩关节内旋至T10水平,患肢主动前屈上举125°~135°,外旋36°~42°。1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骨折端无法良好复位、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性大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同时进行精细的肩袖重建可以获得无痛和良好运动范围的肩关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适应证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对11例合并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并早期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总体优良率82%.无一例关节再脱位及手术并发症,患者主观均满意.结论 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术中修复肩袖和大小结节,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目前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对于严重的Neeg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部分患者术后疗效欠佳,且易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1].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肱骨近端骨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患肩的疼痛,但是有些患者术后患肩功能的恢复并不理想[2].研究证实肩关节假体的位置、结节固定的稳定性、肩袖损伤以及骨折类型是影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3].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肱骨头置换术中肱骨大结节固定及肩袖修复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肱骨头置换以及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肱骨大结节固定及其附着肩袖修复对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有明显影响。为促进肱骨大结节愈合,学者就肱骨大结节固定方法及材料进行了研究,但针对不同固定方法及材料缺少随机对照研究及统一的评分量表,同时由于病例数有限,难以进行客观比较。结论肱骨大结节良好复位固定是肱骨头置换术获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因素。但就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肱骨头置换时一期修复肩袖比大结节复位固定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多采用半肩置换术进行治疗。如果骨折造成肱骨近端的骨性标志破坏、术中假体的高度及后旋角度难以确定、以及术后大小结节未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等可影响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需熟练掌握肩关节的解剖关系、力学机制、肩关节特殊的重建技术,并制订周密的术前规划才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就近几年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者,治疗较为棘手,治疗不当常导致肩关节僵硬、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大,会进一步破坏肱骨头的血供,增加肱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风险.人工肱骨头置换能迅速地消除患者的疼痛、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Bigliani/Flatow人工肩治疗肱骨近端四部骨折手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人工肩最初源自损伤修复的需要,由Neer于1953年设计,是关节单侧的肱骨假体。后来由于关节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出现全肩的假体,即具有肱骨干与肩胛盂二个部件。人工肩应用于损伤修复手术方法中某些步骤有别于应用于关节疾病,特别是大小结节的处理,本文主要阐明肱骨近端4部骨折时,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手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术后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15例老年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前测量健侧大结节最低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术中尽量复位大小结节,合理控制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尽量修复损伤肩袖;术后分3阶段有计划康复治疗.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9个月~6年5个月.11例完全不痛,2例肩峰后下方有压痛,1例肩关节上举运动痛,1例有轻度肩关节不稳.Neer评分:优7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对于老年肱骨近端严重三、四部分骨折、特别是有头部粉碎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遵循肱骨头置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有计划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可快速恢复肩关节良好的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和肱骨近端严重病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评估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肩关节及肱骨近端严重病损的疗效。方法自1999~2004年共进行11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肱骨近端复杂四部分骨折6例,陈旧性肱骨解剖颈骨折并脱位3例,肩关节骨关节炎2例。其中对2例肩关节骨关节炎采用非限制性假体全肩关节置换术,对9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非限制性假体半肩置换术。所有11个肱骨头假体和2个肩盂假体均使用骨水泥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3年。2例复杂骨折患者存在肩关节外旋部分受限和轻度疼痛,其余病例均无疼痛,假体无松动。采用Neer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评定标准,术后Neer评分平均为88.7分,评定为满意,肩关节功能满意。结论非限制性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病损疗效可靠、安全,精确的假体安置、软组织修复及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关节功能恢复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半肩置换,应用改良的半关节成形术评分系统(SSMH)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33.4个月,13例无疼痛,2例轻微疼痛;肩关节平均外展95°(90~100°),前屈95°(80~100°),外旋40°(30~45°),内旋60°(50~70°)。SSMH评分平均24.5分(22~29分)。结论半肩关节置换可以有效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需仔细修复肩袖并积极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5月至2007年6月,对10例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均按美国UCLA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34~35分)2例,良(28~33分)7例,中(21~27分)1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上举(90.5±6.2),°外旋(62.0±4.5),°内旋(75.6±2.1)°。1年后随访,所有病例大小结节均愈合,未发现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关节不稳、脱位等并发症。病人主观满意度:除1例假体远端骨折患者重新行假体远端骨折内固定外,其余均较满意。结论只有重建肱骨正常长度,确定固定大小结节,进行持之以恒、规范的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才能使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4例,根据术中探查肱骨头的缺血情况分为两组:肱骨头有关节囊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有动脉性渗血,即有血供组6例;肱骨头无明显软组织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无动脉性渗血,即无血供组8例。[结果]有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0.3,无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5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48.5。[结论]对肱骨头有血供的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的1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72.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12例,均为新鲜骨折。随访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超过6个月的功能随访(平均12.6个月),1例患者发生感染和假体松动于术后40个月拆除假体。15例患者平均Neer评分为80.5分(91~62分),Neer评价优2例、良9例,中2例,差2例。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Hemiarthroplasty,HA)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肯定,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手术的规范性和术后康复特别是大结节的愈合、肩袖功能的恢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威  吴华  李文凯 《骨科》2014,5(4):218-222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操作要点及术后康复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4.0~89.0岁,平均73.6岁.手术中均假体植入得当,准确复位固定大小结节,修复肩袖,术后早期分阶段功能康复锻炼.随访应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0 min;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等并发症.Neer评分显示优良率84%,患者均能完成日常活动,患者主观满意度为76%.结论 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时机及操作要点,配合术后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较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巨大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且肩袖撕裂后肌腱回缩、粘连及脂肪浸润会进一步加大手术修复难度,所以如何更好地修复巨大肩袖损伤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肩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金标准,但其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效果及联合应用仍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于功能要求较低的老年患者,可行肩关节清理联合肩峰成形术或肱骨大结节成形术,可短期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对于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患者,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或固定术效果显著;完全修补术依旧是巨大肩袖撕裂的一线治疗方法,而对于无法完全修补的巨大肩袖撕裂可行部分修补术;对于功能需求较高的年轻患者,补片增强技术可带来良好的效果;对于肩关节内外旋能力受限且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建议选用肌腱转位术;对于无明显盂肱关节炎、三角肌力量较好、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上关节囊重建术更具优势。此外,肩峰下假体植入术因其创伤小、费用低、相对安全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术后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为7~24个月。患肩无明显疼痛,患肩关节上举、内旋、外旋、完成五项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恢复满意。结论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短期效果优良,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结合锚钉修补肩袖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伴有盂肱关节脱位的患者,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脱位12例,四部分骨折脱位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锚钉修补肩袖与关节囊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8个月,平均(16±4.2)个月,15例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2.3)周。1例术后2年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Neer评分优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锚钉修补肩袖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脱位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尤其适合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比例上升,这与手术器材进步和影学检查更加敏感密切相关。随着手术增多,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并发症和再次手术率明显增加。医师的手术技术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取得满意的术后功能至关重要,很多术后并发症和医源性损伤是由不正确的手术操作导致。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仅仅关注骨折是不够的,应对骨质疏松情况(通过骨骼皮质厚度和BMD定量分析获得)、肱骨头血供、肩袖损伤等作出全面正确诊断。Gallo等发现在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40%的患者伴有部分或全层的肩袖损伤,且2部分骨折脱位和高龄患者容易合并肩袖损伤。根据Mutch等肱骨近端大结节骨折形态学分型,肱骨近端大结节骨折中I型(撕脱型骨折)、III型(压缩性骨折)合并肩袖损伤可能性大。Kim等发现,23例微小移位的大结节骨折患者,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仍感疼痛,肩关节检查所有患者均存在部分-全层的肩袖撕裂,且修补后结果满意。Maman等关节镜探查移位大结节骨折发现,68%合并肩袖损伤,12%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12%合并Bankart损伤。因此,对于肱骨近端骨折,应特别注意包括肩袖、盂唇等软组织损伤并给予修复,否则将会明显影响术后效果。整体治疗包括正确的手术方案、骨质疏松治疗、充分复位、恢复内侧支撑和外侧铰链活动对于避免常见技术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组,33例)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置换组,32例)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功能;应用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系统对两组肩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术后3个月,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功能以及VAS、ASES、Constant评分置换组均明显优于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外旋功能以及VAS、ASES、Constant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及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人工肱骨头置换可更好地缓解疼痛,更早地获得较好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