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病变的主要病因,对高危型HPV的检测和治疗已成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该文围绕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HPV病毒载量、分型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其在评估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指导细胞学阳性患者分流等方面的临床价值,HPV疫苗等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HPV-18在宫颈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HPV预防性疫苗已成功上市,但其费用较高,且不能治疗已感染的患者及相关的损伤.多种靶向E6/E7抗原的HPV治疗性疫苗已进入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试验,包括活载体疫苗,多肽、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及细胞疫苗.此文就HPV治疗性活载体疫苗进行...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导致全球妇女病死率排名第2位的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与妇女宫颈癌密切相关,预防性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并逐步开展应用.此文对HPV疫苗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高危型HPV(HRHPV)-16,-18感染可引起70%以上感染者发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因此,预防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主要途径.而HPV疫苗的成功研制,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全球广泛应用的2种HPV疫苗,分别为4价的Gardasil(R)(抗HPV-6,-11,-16,-18型,默克公司,美国)和2价的cervarixTM(抗HPV-16,-18型;葛兰素史克公司,英国).本研究拟就HPV感染的致癌机制、流行病学现状及预防性HPV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5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3、6、12个月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情况,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将其分为持续感染组(130例)和非持续感染组(41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5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92、243、130例;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道炎症、性伴侣数量、术前HPV病毒载量、病变累及阴道壁、锥切深度、切缘阳性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Logit(P)=-10.23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专用皮肤黏膜消毒剂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一种专用皮肤黏膜消毒剂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HPV病毒载量、HPV转阴率、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1、2、3、4周HPV病毒载量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HPV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外阴瘙痒、刺痛感、灼热感发生率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用皮肤黏膜消毒剂治疗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有效阻断患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降低HPV病毒载量,提高HPV转阴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肛门生殖器部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高危型HPV感染不仅与女性宫颈癌关系密切,在其他肛门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亦起着重要作用.预防性四联HPV疫苗(抗HPV 6、11、16、18)的出现为预防和控制HPV感染提供广阔的前景,更使得疫苗预防HPV相关肿瘤成为可能.此文就四联HPV疫苗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情况,同时,分析二价HPV疫苗对HPV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门诊接受高危型HPV感染检查的9 246例妇女的HPV感染情况,采用2代杂交捕获法及阴道镜检查进行确诊。采用1∶1匹配的方法,将同期进行检查未感染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组,而确诊的感染组作为病例组,比较两组二价HPV疫苗的接种率差异。同时,将病例组按照接种疫苗及未接种疫苗分为两组并进行随访,事件为24~36个月,统计HPV持续性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发生情况,了解二价HPV疫苗接种对高危女性人群HPV感染的保护作用。结果 9 246例妇女中共筛查出1 632例(17.65%)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卡方结果显示,农村妇女HPV阳性感染率(32.84%)低于城市(67.16%);此外,怀孕次数、婚姻状态对HPV感染也有一定的影响。1 632例HPV阳性感染中,接种二价HPV疫苗人数为629例(38.54%),未接种二价HPV疫苗人数为1 ...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已成为全球女性最严重的疾病负担之一,其不仅可以引起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还与生殖道肿瘤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是导致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虽然HPV感染与宫颈癌的临床研究已成为近十余年的研究热点,但我国有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高危型HPV检测在我国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阻断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以及HPV疫苗在中国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可引起相关疾病 ,高危型HPV尤其是HPV变异体可能对恶性肿瘤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HPV的不同型具有不同的生理及生化特征 ,又都是宫颈内皮损伤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HPV致宫颈癌还必须有其它因子参与 ,针对HPV感染的预防性及治疗性疫苗在临床上的使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流动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探讨中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对3142名流动育龄女性进行保密式问卷调查并采用HCⅡ法进行HPV分型检测,同时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将304名高危HPV感染阳性患者分为中药组95例、α干扰素治疗组95例、对照组94例,治疗1~3个疗程复查HPV转阴情况。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为9.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结婚年龄≤20岁、分娩年龄≤20岁、性生活频率每周3次及以上的女性HPV感染率明显升高;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中药组和α干扰素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3个疗程后中药组转阴率明显高于α干扰素组。结论:文化程度低、早婚早育、性生活过频是宫颈HPV感染的危险因素,中药可有效治疗宫颈HPV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女性饱受该病毒带来的困扰。治疗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现代医学关于HPV感染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多种新型治疗方式。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不同治疗方式各有优劣,将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转阴率,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提出预防治疗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00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率为78.0%,其中宫颈炎/尖锐湿疣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73.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82.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CIN和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P<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种宫颈病变中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感染率(P<0.01);多重型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不同HPV亚型在各病变中分布不同.结论 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及病情判断,对HPV阳性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人群关键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跟踪监测,以阻断HPV的持续性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将169例宫颈持续性感染高危型HPV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单纯高频电波刀治疗组(A组)、单纯α-干扰素栓治疗组(B组)及两者联合的治疗组(C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高危型HPV转阴率、宫颈病变消退情况、宫颈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前后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变化。结果:单纯高频电波刀治疗组及其联合干扰素栓治疗组治疗后高危型HPV转阴率、宫颈病变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干扰素栓治疗组,且两组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满意率为98.1%~100.0%,3组治疗后宫颈液基细胞学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高频电波刀联合干扰素栓在治疗宫颈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在有效地切除或破坏了宫颈病变的同时,又抑制HPV的复制及感染的扩散,从而降低C IN的发病率,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对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和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420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并记录宫颈癌前病变进展情况。其中HPV分型采用荧光PCR法检测;宫颈细胞学采用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可疑异常者转诊阴道镜检查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20例高危HPV者中,其中初感染者中比例较高的是16型(100/420,23. 81%)、52型(75/420,17. 86%)、18型(70/420,16. 67%)和58型(64/420,15. 24%);HPV16型、18型和58型在初感染、持续1年感染和持续2年感染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访2年,420例高危HPV感染中,进展组和维持/逆转组分别为40例和380例,两组持续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进展组和维持/逆转组初次性行为年龄和性伴侣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年龄、初潮年龄、各阴道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将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人数、高危HPV持续感染情况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危HPV持续感染及HPV16型持续感染是导致病理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其相对风险分别为2. 183倍和1. 687倍。结论高危HPV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尤以高危HPV持续感染及HPV16型持续感染风险最大,临床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呈持续感染状态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58)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导流杂交技术分别检测10 477例慢性宫颈炎,3 6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 108例宫颈癌患者中呈持续感染状态的HPV-16和HPV-58的分布情况。结果:HPV-16持续性感染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中的阳性率依次为0.41%(95%CI,0.29%~0.53%),3.00%(95%CI,2.26%~3.74%),15.40%(95%CI,13.63%~17.17%),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58持续性感染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Ⅲ中的阳性率依次为0.56%(95%CI,0.42%~0.70%),2.66%(95%CI,2.36%~3.46%),6.92%(95%CI,5.68%~8.16%),感染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联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58持续性感染的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高于HPV-58机会性感染或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及HPV-58持续性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有望成为预测CIN进展的风险评估指标。高危型HPV亚型的定期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和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宫颈病变进展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罗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646-64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进展的关系,宫颈病变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疗效评估。方法选择妇产科门诊就诊宫颈病变患者4712例,采用HC-Ⅱ方法检测其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其中CINⅠ~Ⅲ263例先后进行LEEP或冷刀锥切治疗手术,术后6、12月对所有HC-Ⅱ阳性患者进行随访HC-Ⅱ及细胞学检查,并以HC-Ⅱ阳性宫颈炎患者行同期相检查为对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712例患者中高危型病毒负荷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高而增高,它们之间显著正相关(H=1984.714,P0.05),慢性宫颈炎与其他3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术前HC-Ⅱ阳性CINⅠ、CINⅡ、CINⅢ的术后HPV平均持续感染率分别为0%、0.8%、15.21%,较之保守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组HPV平均感染率36.2%,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负荷量尤其是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呈正相关;经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的宫颈病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HPV亚型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病变的筛查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 43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包括16种高危亚型(HR-HPV)和5种低危亚型(LR-HPV),对阳性患者行宫颈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宫颈病变确诊的金标准。结果:①1 43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检测到HPV阳性患者210例,阳性率为14.68%,其中,感染HR-HPV 174例(82.86%),感染LR-HPV 36例(17.14%);居前6位的感染亚型是:HPV 16(43.81%)、52(15.71%)、11(10.00%)、58(8.57%)、31(7.62%)、33(7.14%)。其中单一感染176例(83.81%),多重感染34例(16.19%)。②HR-HPV感染致CIN和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LR-HPV;HR-HPV的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其中,宫颈癌组HR-HPV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宫颈癌组HPV多重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HPV亚型感染可导致不同的宫颈病变,并且与宫颈病变的不同程度密切相关。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多种HPV亚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和苗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0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贵州省都匀市人民医院、贵州省贵定县人民医院4家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癌的组织标本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将其分布依族组87例和苗族组80例,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感染情况,分别比较两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的差异。结果:①HPV总感染率:167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检出156例,HPV感染率为94.4%。②HPV感染率:布依族组HPV感染率为88.5%77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1.4%、96.6%、96.7%;苗族组HPV感染率为98.8%80例,其中宫颈癌、CINⅡ和CINⅢ级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96.0%、100.0%、100.0%;两组比较,P<0.01。③HPV型别感染率:布依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6、HPV58、HPV31和HPV33多见;苗族组宫颈癌、CINⅡ级及CINⅢ级HPV感染以HPV18、HPV33和HPV58多见,两组比较,P<0.01。④HPV型别多重感染率:布依族组单一型别感染53例,占60.9%,多重感染24例,占27.6%。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6合并的感染;苗族组单一型别感染49例,占61.3%,多重感染30例,占37.5%。多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为HPV18合并的感染,两组比较,P<0.05。结论:布依族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与苗族存在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危型HPV阳性、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00例,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炎症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CINⅡ~Ⅲ、宫颈鳞癌(SCC)。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行手术治疗,随访于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均行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结果:干扰素栓治疗100例,宫颈锥切术103例,全子宫切除术39例,宫颈癌根治术58例,不同治疗方式的HP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栓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术两组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P>0.05)。年龄≤35岁、36~50岁、>50岁HPV转阴率分别为91.38%、90.91%、77.27%(P<0.05)。HPV低度载量组(1,100)、中度载量组(100,1000)、高度载量组(>1 000)治疗后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和CINⅠ、CINⅡ~Ⅲ、SCC组治疗后HPV转阴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7、4个月(P<0.05)。267例HPV转阴者未发现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随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宫颈病灶及HPV感染,且手术治疗效果高于干扰素栓治疗,CINⅡ~Ⅲ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完全代替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前HPV载量高低与宫颈病变的转归无关,治疗后HPV持续阳性预示病灶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