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不典型病例CT图像分析村木稔等股骨头坏死不典型病例,是指在CT和MRI片上可看到某些异常,但在临床上无症状者。本文报告了用过类固醇和一侧股骨头已发生坏死,另侧股骨头存在着发生坏死可能性的病例,对其CT图像分析如下。对象选择单调坏死病例...  相似文献   

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ANFH)又称无菌性坏死,为一较为常见疾病,就其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本文收集我院近3年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4例进行CT分析,旨在提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基于MRI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提供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数学模型。方法:获取正常成年男性膝关节MR扫描图像,运用3D-DOCTOR三维重建软件构建人体全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膝关节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骨骼、软骨、半月板等基本力学结构的模型,模型形态逼真,能在力学性质上很好地模拟膝关节。结论:基于MRI基础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真实地模拟膝关节的几何结构及力学特性,可作为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范围对坏死区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虚拟人男1号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分别建立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30%、50%和60%的股骨头坏死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对上述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施以1 440 N、2 400 N、4 200 N载荷,根据不同载荷及坏死范围,共设置9个股骨头坏死模型,分别测定坏死区表面和底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应力峰值,并分析股骨头塌陷的可能性。结果:①股骨头坏死区表面应力分布情况。相同坏死范围下,股骨头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坏死区表面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载荷越大,相应区域的应力值越大;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30%时,应力分布越接近活骨组织其应力值越大,表面峰值应力区位于死骨与活骨交界边缘的外后方;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50%、60%时,股骨头坏死表面范围超过了股骨头承重面,二者应力分布类似,股骨头峰值应力区位于股骨头后外侧,坏死股骨头表面后方出现多点、多区的应力集中,前外侧则出现1条相对于周围应力增高的应力带。②股骨头坏死区底部应力分布情况。相同坏死范围下,股骨头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坏死区底部的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载荷越大,相应区域的应力值越大;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30%时,坏死区底部应力分布以外侧、后侧为主,越接近活骨组织其应力值越大,峰值应力区位于死骨与活骨交界边缘的后方;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50%、60%时不同载荷下股骨头坏死区底部应力分布类似,外侧及后侧存在明显的多点、多区应力增高,峰值应力区位于股骨头坏死区基底部的外侧,基底部前方存在散点应力增高区。③股骨头坏死区表面与底部的峰值应力。股骨头坏死区底部的应力明显较股骨头坏死区表面高;在4 200 N载荷作用下不同坏死范围的3种模型及2 400 N载荷作用下坏死组织体积分数为30%的坏死模型的坏死区底部的峰值应力(0.992 MPa、0.685 MPa、0.692 MPa、0.567 MPa)均超过坏死骨组织的临界应力(0.55 MPa)。④不同坏死范围下股骨头塌陷的可能性。9个坏死股骨头模型仅坏死区底部峰值应力点及附近小部分区域超过临界应力,其余大部分区域均未超过临界应力,即所有模型中坏死组织仅发生应力代偿不全性微骨折。结论:坏死范围影响股骨头坏死区的应力分布;坏死区底部的应力高于坏死区表面;应力峰值超过临界值时出现软骨下深部松质骨微骨折,是导致股骨头塌陷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模拟尺骨茎突骨折的机制,构建包括主要骨骼和韧带的尺骨茎突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为尺骨茎突骨折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方法:基于正常人体腕关节的CT影像及各组织解剖特点、材料参数,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根据尺骨茎突骨折的相关特点,进行截骨造模,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尺骨茎突骨折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下尺桡关节的应力分布、相对位移变化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情况。结果:建立了387 763个节点,1 094 717个单元的骨骼、软骨、韧带、骨间膜等结构完整的尺骨茎突骨折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计算得出的下尺桡关节的应力分布、相对位移变化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情况与临床实际符合。结论:建立的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尺骨茎突骨折的力学机理分析,计算出的下尺桡关节的应力分布、相对位移变化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情况符合临床中尺骨茎突骨折分型的描述,可用于尺骨茎突骨折力学变化的可视化分析及临疗效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方法:从西安市红会医院股骨头坏死数据库(http://ggt.keyanyun.com/index.php/login)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发病侧别、病程(出现症状至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时间)、ARCO分期、首次就诊医院等级、饮酒史、每周饮酒量、每周饮酒次数、日常饮酒(500 mL)价格和饮酒种类等信息。结果:(1)基本情况。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062例,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6例,最终纳入256例。以男性患者为主,男255例(99.61%)、女1例(0.39%);年龄多为41~60岁,其中41~50岁56例(21.88%)、51~60岁172例(67.19%);职业为农民的患者121例(47.27%),职员和工人各37例(14.45%);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高中66例(25.78%)、初中76例(29.69%)、小学72例(28.13%);体质量正常(18.5 kg·m~(-2)≤体质量指数25 kg·m~(-2))的患者186例(72.66%),肥胖前期(25 kg·m~(-2)≤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患者55例(21.48%)。(2)发病情况。双侧发病患者17例(69.92%);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其中病程≤3个月的患者105例(41.02%)、病程4~6个月的患者69例(26.95%);ARCO分期多属中晚期,其中Ⅲ期180髋(41.38%)、Ⅳ期138髋(31.72%);首次就诊医院为一级医院的患者97例(37.89%),三级医院的患者123例(48.05%)。(3)饮酒情况。饮酒史16~20年的患者93例(36.33%),饮酒史6~10年的患者66例(25.78%);每周饮酒量≤500 mL的患者139例(54.30%,中位数400 mL),每周饮酒量501~1000 mL的患者55例(21.48%);每周饮酒2次的患者132例(51.56%),每周饮酒3次的患者51例(19.92%),每周饮酒4次的患者27例(10.55%);日常饮酒价格多低于120元,其中饮酒价格≤15元的患者82例(32.03%)、16~30元的患者68例(26.56%)、31~60元的患者27例(10.55%)、61~90元的患者32例(12.50%)、91~120元的患者31例(12.11%);饮酒种类以白酒和啤酒为主,其中饮用白酒的患者169例(66.02%)、饮用啤酒的患者28例(10.94%)、饮用白酒和啤酒的患者56例(21.88%)。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特征包括,以41~60岁的男性体力劳动者多见、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体质量多正常、多有6~20年的饮酒史、每周饮酒2~4次、每周饮酒量多400 mL、日常饮酒(500 mL)价格多低于120元、饮酒种类以白酒和啤酒为主、多为双侧发病、病程多≤6个月、就诊时病情多已进展至中晚期(ARCOⅢ、Ⅳ期)。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CT检查结果分析河南省洛阳市医疗特检中心(471009)叶会代少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据报道占所有骨缺血性坏死的90%以上。本病可由外伤(骨折或脱位)、药物(皮质激素类)、血栓或脂肪栓塞、动脉壁病变等引起。CT检查不仅...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 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是由于股骨头部分性或完全性缺血导致的骨坏死,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骨缺血性坏死性疾病,其病变可累及整个髋关节,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最终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功能完全丧失。ANFH的早期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自2003~2005年,我们接诊了ANFH36例(48髋),均经影像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立诊断。为总结经验,现对其CR和CF表现作回顾性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早于X线,因此,就股骨头骨缺血性坏死的CT与X线表现作以对照和讨论.使用CT扫描技术同髋关节的常规检查,扫描层厚5mm,间隔5mm正常股骨头CT所见:正常股骨头外开光滑完整骨小梁于股骨头中央稍粗大,向肌骨头表面旱放射状或伪足样分支排列,骨小梁南粗变细,延伸到股骨头表面,我们称之为星状征:有的中央骨小梁增粗呈丛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CT检查,观察组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率明显优于CT检查方法,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更好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科学阐明中药方剂治疗该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取45只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传统组、改良组。传统组给予脂多糖联合甲强龙激素造模,改良组小鼠则在传统组基础上调整饲料槽的高度,迫使小鼠主动站立取食,并予跑步机上跑步2 h/d;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时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4周、第8周抽血检测血液中三酰甘油的含量,并于造模后8周测量小鼠股骨头骨密度,次日处死取双侧股骨头,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股骨头外观及色泽。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及阿尔新蓝染色(ABH)等技术观察小鼠股骨头病理变化。结果传统组和改良组小鼠精神状态明显差于对照组,且改良组差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和改良组血液中三酰甘油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改良组高于传统组;骨密度检测显示,传统组和改良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且改良组低于传统组(P0.05);股骨头形态学观察发现改良组股骨头软骨下出血坏死的面积较传统组严重,HE、ABH结果显示,传统组有9只出现(空骨陷窝数量增多,骨小梁变细甚至断裂)等骨坏死表现,造模成功率达60%,改良组有11只出现(空骨陷窝数量增多,骨小梁变细甚至断裂)股骨头坏死的表现,造模成功率高达73.3%(P0.05)。结论传统造模方法和改良造模方法皆可造模成功,但改良造模方法具有更高成模率。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评价王海彬石印玉(审)沈培芝*张戈上海市曙光医院骨科(200032上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emicNecrosisoftheFemoralHead简称INFH)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对早...  相似文献   

13.
反"卓别林"步态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卓别林”步态锻炼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建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关节反力,将合力加载于模型,应用Sap-93软件分析股骨头不同部位受力情况。结果:在反“卓别林”步态位时,股骨头负重面及锥形负重区受力显著减小(P<0.01),负重面内、后侧受力显著减小(P<0.01)。结论:采用反“卓别林”步态可以显著减小股骨头的负荷,可作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功能锻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比较CT与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76例CT及X线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股骨头总检出率及各临床分期检出率。结果:CT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Ⅳ及Ⅴ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对于老年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1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诊断,试验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诊断,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及髋关节积液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45/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髋关节积液检出率为88.3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5.00%(2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助于早期确诊,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普及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1)和对照组(n=15)。模型组连续2 d每天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μg/kg,再连续3 d每天臀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4周后,X线显示:模型组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病因、病理及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也各异。我院自1988年起用补肾壮骨、活血通络的补肾健髋汤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0余例,有效率92.8%,优良率83.8%。回顾病历,发现误诊误治的有7例,现进行报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评价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股骨头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只,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温阳补肾方临床等效剂量组)。用马血清加甲基强的松龙的方法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同时正常组等量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则给予温阳补肾方灌胃,第四周处死所有兔子取材双侧股骨头,用Micro-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大体形态观察:模型组股骨头破损变薄,骨质脆弱,软骨面颜色苍白,表面粗糙;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股骨头破损程度较降低,软骨面颜色较白,骨质较硬,与正常组相比,光泽度较弱。Micro-CT图像显示:模型组股骨头变形,骨皮质不连续且较正常组薄弱,骨质密度不均,“星芒征”消失;软骨面可见剥脱裂纹,骨小梁排列紊乱,甚至断裂;中药组各个骨组织形态与正常组接近;与模型组相比,股骨头外形饱满;骨小梁的排列趋于规则,软骨层增厚,骨皮质连贯。结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股骨头形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外形塌陷、骨皮质连续性破坏、骨密度降低、软骨面剥脱、骨小梁紊乱等;温阳补肾方的应用可扭转激素性股骨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表现,并与X线平片进行了比较,同时选择了20例40个正常股骨头作为对照,分析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和晚期CT表现,CT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表明,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