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体,在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均可被激活。血小板在保持体内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影响伤口愈合和调节免疫等。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已解决外科领域越来越多的复杂创面问题,逐渐成为创面及损伤治疗的重要辅助疗法。该文将对近年来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治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PRP组患者在2~3次PRP治疗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特别是外露骨或肌腱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对照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创面愈合较PRP组面积小,特别是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新生肉芽覆盖较差。结论 PRP凝胶由于具有可塑性强、能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特征,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增加局部血运,加速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并且与传统负压引流系统相比,在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上,PRP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足踝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8例足踝部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创面均伴有骨、肌腱或内固定术后外露,其中30例采用PRP凝胶辅助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凝血酶和钙激活制备成凝胶填塞或覆盖创面,每4~5 d更换一次PRP凝胶;其余28例行凡士林及无菌纱布常规换药处理。观察创面生长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培养,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PRP组创面完全愈合平均时间为(39±11)d,快于对照组的(5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技术制备的PRP浓度高,纯度好,可冻存使用,临床使用便捷;PRP凝胶可使创面肉芽组织活跃生长,可覆盖骨、肌腱、内固定物的外露,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但PRP使用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创面,创面...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创面愈合和组织再生过程的科学进步,促进了新型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如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出现和应用使再生医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PRP是一种用于刺激和加速组织愈合的新型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下肢缺血性难愈创面在经过积极腔内介入或开放手术重建肢体血运后,仍然存在住院周期长、治疗难度大、费用较高等,且创面愈合效果不佳。富血小板血浆(PRP)具有制备简单、来源丰富、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可直接作用于创面并增强创面愈合进程,已广泛应用于难愈创面修复领域,但对于下肢缺血性难愈创面少有报道。本研究探讨PRP在下肢缺血性难愈合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此类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医院血管外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收治的下肢缺血性难愈创面患者中,选取患肢踝肱指数(ABI)>0.5~<0.9、创面床分期为红期(肉芽组织期)、创面面积>1~<20 cm2、无死腔或引流不畅的难愈性创面;抽取患者自体静脉血5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二次离心,制备PRP及PRP凝胶。在戒烟、降脂、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循环、降压、降糖全身治疗基础上,创面清创后局部给予PRP创基直接注射和创面外用PRP凝胶联合治疗,隔7 d换药1次。观察14 d后创面面积(依据创面面积判定疗效)、肉芽评分、渗出量评分、创面深度评分,以及炎性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PRP治疗14 d后,患者创面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10.16±4.07)cm2 vs.(5.11±3.38)cm2,P=0.000],其中创面面积痊愈8例(12.7%)、显效25例(39.7%)、有效24例(38.1%)、无效6例(9.5%),总有效率90.5%;创面局部深度、肉芽组织及渗出量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均未应用抗生素治疗,炎性指标WBC、CRP、ESR水平较前降低,患者自我疼痛评分较前减低(均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PRP创基直接注射和创面局部外用凝胶的联合方法,可促进肉芽生长、上皮爬行,加快创面愈合过程,抑制创面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疼痛感,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难愈创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和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1月67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均给予手术彻底清创,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行自体PRP创口内注射。结果:观察组患者VAS和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大幅度缩短了恢复疗程,降低了手术创伤,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病人共10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病历资料,对病人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男性44例,女性61例.年龄2~76岁,平均42.6岁.病程3周~6个月.所有病人均接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陈震宇  张会增 《中国骨伤》2014,27(3):247-249
目的:观察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和特点。方法:2010年4至2012年6月15例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5.2岁。创面形成时间6~24个月,治疗前均经长期换药或多次治疗不愈,应用VSD结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以创面愈合为指标,总结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创面治愈,无复发。结论: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明显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各种创伤,且降低了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在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月168例修复烧伤难愈创面的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84),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创面愈合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渗湿纱布(层)、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1 d后VAS、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14 d、21 d后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炎症因子TNF-α、INF-γ、IL-1β水平均低于修复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皮肤过敏、局部疼痛、炎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及红疹红肿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用于烧伤难愈创面修复中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修复慢性难治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60例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其中30例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一次性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外伤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五七分院骨科治疗15例外伤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纳入标准为经正规治疗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有骨骼、肌腱、深筋膜或接骨板外露的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排除癌性创面和非外伤性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清创、换药、负压封闭引流(VSD)等治疗后,仍无明显愈合趋势,创面面积平均(15.0±2.4)cm2,使用自体PRP凝胶进行治疗使创面缩小至1 cm2以内,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5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局部皮温,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经1~3次PRP治疗后,创面均获得上皮化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3.6)d。治疗前后体温(t=0.878,P0.05)、WBC(t=0.734,P0.05)、CRP(t=0.284,P0.05)、ESR(t=0.416,P0.05)、VAS疼痛评分(t=1.506,P0.05)、局部皮温(t=0.57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清创、换药、VSD等方法治疗后仍不能愈合的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外伤性难愈性创面,PRP治疗能获得创面的上皮化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全面的数据检索及严格的筛选,纳入并汇总可用数据,评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负压吸引疗法对慢性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电子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并根据预定的标准选择研究,包括所有关于PRP联合负压创面疗法和单用负压创面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研究,评估研究的质量并总结结果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纳入了27项研究,共1?687例慢性创面患者,实验组840例,均采用PRP联合负压引流法干预;对照组847例,均采用单纯负压引流法干预。通过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疼痛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RP联合负压吸引疗法治疗慢性创面较单独使用负压吸引疗法更具优势,但其作用机理需更多的研究来明确,此外该文章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尚有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临床常见的难题,常规疗法通常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疗法,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检索慢性创面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结合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报道,对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患者行PRP注射后缝合创面。采集患者外周血制作PRP 10~40 ml。注射PRP 1~2次完全填充缺损,Ⅰ期缝合创面。术后行B超检查,明确深部间隙愈合情况。术后及随访观察患者伤口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经二次清创,二次自体PRP填充后,联合VSD持续负压引流,均于2周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较好,外观良好,无窦道形成。[结论] PRP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可以充分填充深部间隙,促进创面愈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自体血小板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growthfactor,CGF)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按随机双色球法分成bFGF组和CGF组,各55例。bFG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FGF外用治疗,CG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G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疗效、不良反应、自主活动情况[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表(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QLQ-C30)]。结果:CGF组患者KPS、QLQ-C30评分、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bFGF组(P<0.05),CGF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FGF组(P<0.05)。结论:相较于bFGF,CGF用于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Normal wound healing is a well-orchestrated process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cell proliferation,and tissue remodeling.However,this orderly and precise process is impaired in chronic wounds.A series of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修复难愈性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9年3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和伤口中心门诊治疗的骨外露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RF治疗)和对照组(藻酸盐敷料+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情况、肉芽组织覆盖全部创面时间、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治疗2周后骨外露面积缩小(4.6±1.12)cm~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61)cm~2,肉芽组织全覆盖时间为(20.5±6.15)d少于对照组(37.4±9.13)d,换药次数(3.83±1.09)次低于对照组的(15.86±4.2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骨外露创面肉芽覆盖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可以作为骨外露创面的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创面愈合过程机制复杂,涉及炎性反应、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的形成与沉积、创面血管化和皮肤再上皮化等过程,目前临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的应用在慢性创面的治疗方面备受瞩目,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潜在的有害的外科手术过程,避免皮肤移植或皮瓣等手术带来的负荷等。本文就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对慢性创面的治疗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为2014年1月-2020年1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糖尿病慢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同种异体PRP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0例.PRP来源于患者的健康直系亲属的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面愈合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临床上尤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颇为棘手,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从大体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临床上可见到各类的生长因子已开始应用,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但是临床试用的效果并不好,其主要原因为慢性难愈性创面中有大量的包括金属蛋白酶在内的蛋白酶存在,后者分解了伤口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长因子和加入的外源性生长因子,从而导致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或停止;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很高,以自分泌的形式对组织修复起抑制作用,成纤维细胞产胶原作用减弱,创面细胞凋亡增多;然而,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却具有独特的疗效.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探讨生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