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初步体会马洪图,王继涛,张文霞,刘西强,王志宏,张洪霞,孙传宝,王守贞(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36)关键词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射频导管消融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根治某些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罗葆明 《当代医学》2002,8(2):47-50
由于射频电极的不断改进,使单次射频消融覆盖范围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具有损伤小、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因此,病人可在清醒状态下及门诊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并可重复多次治疗;射频消融的疗效可由多种影像学方法监测及动态跟踪评估。所以射频消融对肝脏小肿瘤的治疗具有广阔前景。但其单次射频消融覆盖范围仍有一定限制,改进射频技术和使用方法以提高疗效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马洪图张文霞王继涛刘锡强孟斌孙传宝王志宏王守贞(淄博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淄博市255036)关键词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心律失常;室上性;电生理;治疗效果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及...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体会李克清牟瑞起黄树温王荣彬张雁杜明魏雅萍王淑敏王爱萍唐兴华(德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德州市253014)关键词希氏束旁旁路;心动过速;室上性;靶点图;消融术;射频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的最大风险是误消融希氏束,导致完全性...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1例侯冠毅,袁光华,郝长海,刘振帮,刘清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153医院心内科郑州450065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旁道;房室结双径路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近年心脏病治疗的一大...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学华  邓黎  李月英  吴蕾  王新玲  高静 《医学争鸣》2003,24(14):1301-130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对在体子宫肌瘤消融治疗后,经肉眼、光镜、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瘤体缩小变硬,里淡黄色;细胞变性,胞质内肌丝溶解消失,线粒体变性消失,核固缩,核膜消失,核碎裂。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呈不可逆的变性坏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取得成功曹克将单其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210029)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新技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房室结折返和房室旁道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0例房室旁路二次射频消融成功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用以指导提高基层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尽可能避免再次治疗。方法: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是在温控条件下进行的。结果:10例患者均彻底治愈。结论:根据目前临床实践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路只要术前认真分析、操作技术成熟、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射频消融迷宫手术联合应用可达龙治疗风心病房颤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组病人在瓣膜手术时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术中术后应用可达龙;对照组在瓣膜手术时不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但同样应用可达龙,观察两组病人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7.5%,对照组为6.1%,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病人左房内径小、房颤时间短者有利于窦性心律的转复,而术前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心胸比对其无明显影响;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后,即使没有恢复窦性心律的病人其室性心率也比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对治疗风心病房颤效果令人满意,对左房内径小、房颤时间短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旁道所致室上速17例临床分析逯锦涛张保森秦雷蒋淑芳石伟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封475000关键词射频;消融;旁道;室上速作者于1994年11月~1997年1月共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29例,其中17例为房室旁道所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2.
局灶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经导管射频消隔术的治疗方法、疗效、安全性,及其激动与折返机制。方法 对1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合术治疗,前6例采用肺静脉或肺静脉口消融术;后8例采用非接触心内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标测引导下,消融房颤最早激动点和线状消融相关的折返途径。结果 肺静脉或肺静脉口消融的6例,成功3例,复发1例,未成功3例;用Ensite3000标测引导消融8例,成功4例,明显有效4例。结论 肺静脉或肺静脉口消融对部分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有效;用Ensite3000标测引导消融能准确标测房颤的激动起源、传导方向、折返部位,能够精确指导射频消融术以最简捷的消融点线消融房颤折返的关键部位,更有效地治疗房颤。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张代富徐文俊蒋金法黄岚季文宇邓南伟徐文渊附属甘泉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关键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脏导管插入术中图号R541.7射频消融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新技术,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起到根治作用,具有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人体心内膜记录的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132例行射频消融的病人。在消融过程中同步记录MAP和心腔内心电图,分析消融时间和温度对MAP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和最大除极速度(Vmax)随消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40s后不再变化;随消融温度升高使MAPA和Vmax降低;消融时间和温度对MAPD90和MAPD50无明显影响。结论MAPA和Vmax随消融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提示利用MAP可以监测局部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活体上观察多极射频消融电极展开不同直径、消融时间与组织坏死的关系,并评价消融区域组织坏死程度,分别了解在近胆囊和结肠肝曲部位肝脏消融对胆囊和结肠的影响。【方法】家猪6只,体质量(47±2.5)kg。静脉麻醉,每肝内分为5个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其中2组将消融电极展开到3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和10min消融,包括距离胆囊床(5±1)mm,行10min射频消融;距离结肠肝曲(5±1)mm处,行10min射频消融,并观察消融结果。另3组电极展开到5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10min和15min组织间消融。【结果】消融电极展开到3cm行5min治疗组。5个点局部消融区域组织达到完全坏死;10min×5min消融治疗坏死范围相似。大体病理上消融相邻区域胆囊。结肠未见有坏死,镜下病理显示胆囊壁、结肠周围有慢性炎症并有纤维增生表现。消融电极展开到5cm。5min消融组织间有活性成分。15min,10min均可保证消融区域完全坏死。【结论】可根据需要调整多极消融电极展开大小,在肝内接近胆囊区域、结肠肝曲部位消融安全,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急诊处理和导管消融预激旁道的研究,评价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8例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过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步直流电复律等急诊复律治疗,随后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消融预激旁道,达到根治或减少心房颤动,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结果:28例患者接受药物及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成功患者18例,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患者10例,无猝死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一次消融成功者24例,二次消融成功者3例,1例消融失败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临床随访。结论: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复律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治疗的临床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导管射频消融预激旁道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病人,观察插管前、插管后、消融后不同时间血栓烷B2(TXB2)和血小板α-颗粒糖蛋白(GMP-140)的变化。TXB2和GMP-140的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结果:TXB2和GMP-140自插管后开始升高,GMP-140于消融后48h达高峰,消融后72h仍高于术前水平,TXB2消融后即刻达高峰,消融后72h恢复正常。结论:射频消融可激活血小板;TXB2和GMP-140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RFA)是1987年用于临床的介入性技术.国外初步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治疗房室或房室结拆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我院心内科以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19例射频消融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结论:射频消融术前、后恰当护理与配合,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其中左室IVT9例,右室IVT4例。9例左室IVT中6例消融成功;4例右室IVT中位于右室流出道的2例消融成功,另2例失败,其中1例消融后VT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且药物易于控制。随访3~22个月,1例术后1月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是治疗I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