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肾结核延误诊治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肾结核患者首次就诊至确诊病史的临床资料. 结果 67例延误诊治的肾结核中首诊表现为典型性肾结核为42例(62.7%),不典型性肾结核为25例(37.3%),67例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结核.结论 基层医院医生对肾结核的认识性不足、警惕性不高和部分肾结核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及多样化是导致肾结核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对典型、不典型肾结核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资料中有提示意义的线索,进一步做肾结核的相关检查,综合考虑判断,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61例肾结核的延误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结核延误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误诊断的61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延误诊断的 原因与忽视肾结核症状、症状不典型、对其病理过程缺乏认识、忽视混合感染和伴随有其它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询问不详和缺乏系统检查有关。结论:提高对症状不典型肾结核的认识。B超辅以排泄性尿路造影。尿沉渣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是目前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及尿频。其中11例尿常规异常,4例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阴性,8例静脉尿路造影患肾不显影,CT确诊率80%(8/10)。3例行药物治疗,10例行手术治疗。13例随访1-4年均未再发症状,亦未发生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结论临床症状不典型和部分病例起病隐匿,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治疗上对无功能的病肾仍以肾切除为主,术中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结核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延误诊断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延误诊断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症状不典型、忽视肾结核症状、混淆合并感染或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及缺乏系统检查有关。结论提高对肾结核特别是对症状不典型肾结核的认识,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肾结核的有效方法,PPD试验、B超辅以排泄性尿路造影及CT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诊治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对28例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诊治和院内诊治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2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主诉偏离循环系统症状占92.9%,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占50.0%,未行院前心电图检查8例,占28.6%,院前心电图复杂难辨呈不典型性20例,占71.4%,院前误诊率达92.9%。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应认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存在不典型性,重视心电图检查及提高辨认心电图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56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酸杆菌阳性率为14.6%;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诊断符合率为36.4%、39.2%、83.5%。42例肾脏已无功能行手术切除;14例行抗结核保守治疗。结果48例痊愈,8例失访。结论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不及时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主要原因;CT对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治疗以肾切除为主,术中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升高、喹诺酮类抗菌素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对泌尿系结核认识不足等,使临床出现中晚期肾结核增多,且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对我院2004年5月~2008年11月收治不典型肾结核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肾结核的外科手术诊治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学诊断的肾结核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结果:临床症状表现为无痛性血尿4例(30.8%),单纯尿频5例(38.5%),单纯右腰部胀痛1例(7.7%),以肾积水就诊者2例(15.4%),以右附睾结核就诊1例(7.7%),CT诊断为晚期肾结核。经抗结核化疗及肾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结论:肾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对肾结核的警惕性不足是肾结核诊断及不能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尿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尿结核茼培养是诊断早期肾结核的重要手段。晚期肾结核行CT检查可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在国内外的回升,临床肾结核的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不典型,易造成诊治延误。为探讨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65例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临床肾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且由于临床不典型病例的增加,致使少数患者诊断更加困难。因此,对其诊治认识仍需重视。我院从1980—1998年共收治肾结核61例其中,近5年为44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肾结核临床特点及早诊早治方法。1资料与结果1.1临床资料发病情况:近18年内共收治肾结核61例,1992年以后54例,其中男性47例,占77%,女性14例,占33%。年龄分布:本组肾结核发病年龄为10~68岁,平均312岁其中年龄<20岁12例(19.6%),20~50岁44例(72%),>50岁5例(8.4%)。病史:本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肾结核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肾结核的诊治经过。结果:临床症状不典型者14例(43.8%)。尿抗酸杆菌阳性占34.4%(11/30);IVU检查30例,典型结核改变11例(36.7%);逆行尿路造影及CT各11例,诊断肾结核分别为3例(27.3%)和6例(54.5%);手术治疗28例,肾切除27例,回肠膀胱术1例,附睾切除1例,因误诊行前列腺摘除术1例。术后随访1-2年,1例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消化道症状在早期胃癌诊断上的意义,分析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 制定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采取现场调查及回顾性病史采集的方法,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71例患者中,早期胃癌36例,占9.70%;早期胃癌患者症状不典型,2例无症状,进展期胃癌均有临床症状;胃癌患者出现症状未及时诊治的主要原因为症状不重,未予重视,占71.82%;97例非首次就诊病例均为进展期胃癌,延误诊治原因主要为患者因素,占92例.结论 胃癌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医生应提高警惕,对有症状患者应劝其积极完善检查,以防延误诊疗.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肾结核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43例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治经验,以提高中晚期肾结核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43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腰痛为中晚期肾结核最常见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1.4%、65.1%、44.2%。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异常阳性率达90.7%,尿沉渣查抗酸杆菌有一定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中,CT诊断符合率最高(81.4%),同B超或泌尿系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磁共振水成像(M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抗痨治疗者5例,其中2例用药期间病情好转,但停药后加重,1例肾自截,2例无效。3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术34例,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例;开放手术32例,腹腔镜手术6例。38例均治愈。结论泌尿系CT检查对中晚期肾结核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中晚期肾结核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方能治愈,如对侧肾功能良好,建议切除患肾,不提倡施行肾部分切除术或脓肿穿刺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肾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回升,而对于不典型肾结核更易致延误诊治。现对我们收治的28例不典型肾结核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孙竹简 《中外医疗》2013,32(1):176+178-176,178
目的探讨小典型性肺结核采川cT诊断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顺分析该院收治的58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的临『术资料,结果该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属于孤立性单发病灶,肺门及纵隔中不存在其他结节、肿块及肿大淋巴结,邻近及其他肺内术见异常。术前诊断炎性病变5例(8.62%),错构瘤7例(12.07%),肺结核22例(37.93%),肿瘤15例(25.86%),结肖待诊9例(15.52%)。结论在对小典型肺结卡爱进行诊断中通过CT检查以及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能够使误诊的发牛率仃效的减少。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肾结核75例,其中不典型肾结核36例。现就不典型肾结核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特点、诊治体会及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9~65岁,平均34岁。以无痛性血尿或腰部胀痛就诊者共23例,附睾肿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分布以1~3岁居多,占71.67%;发热时间以5~10 d为主,占68.33%;确诊时间以>5 d为主,占65.00%;症状及体征中,发热时间>5 d、眼结膜充血及口腔粘膜改变发生率最高,依次为98.33%、91.67%、81.67%;入院时实验室检查项目中血沉( ESR)增快、白细胞( WBC)升高、C反应蛋白( CRP)升高、血红蛋白( Hb)降低、白蛋白降低、血小板(PLT)升高、血钠降低、血钾降低阳性率分别为88.33%、85.00%、81.67%、80.00%、56.67%、48.33%、43.33%、25.00%。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征性,原因不明的发热患儿应及早行实验室检查,根据其阳性项目结合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78年至1995年144例(150眼)限内微小金属异物的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搞出方法、延误诊治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4例(150眼),选择位于晶体虹膜隔以后、异物<lmm的病例。右眼78眼,左眼72眼。男性12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9岁,20~40岁年龄组为120例。异物在眼内停留10天以内15例,1个月以内35例,1月至半年67例,半年以上27例。1.2异物定位摄片方法及分类罗氏十薄骨片法34眼(22.66%),缝环十薄骨片法82眼(54.67%),缝环十无骨片28眼(18.67%),检影镜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7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年来不典型肾结核病明显增加,该组临床症状以腰痛、尿频、发热和血尿为主;尿查抗酸杆菌和尿PCR-TB-DNA阳性率分别为9.09%和15.38%;B超、KUB加IVU、逆行肾孟造影、CT确诊率分别为45.90%、78.39%、44.44%和60.00%。37例病人均经手术治愈(术前、术后应用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结核。结论不典型肾结核其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有明显差异。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病源学诊断等多种方法。对于中晚期肾结核肾切除时应尽可能切除患侧输尿管,短程三联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结核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 对3例典型肾结核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例肾结核误诊为左肾结石,1例右肾结核误诊为肾炎。左肾部分切除1例,另2例切除患肾。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结论 对肾结核认识不足是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认真对临床资料进行仔细研究、综合分析是避免误诊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