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是一组由头痛或眼眶周围痛伴颅神经(Ⅲ、Ⅳ、Ⅵ)损害的以眼球运动神经麻痹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资料与方法收集的23例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6~58岁,其中40岁以上者15例(占65.2%)。急性起病17例(73.9%),慢性... 相似文献
2.
3.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MRI)中的表现,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7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分别行眶区和(或)海绵窦区MRI平扫和脂肪抑制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MRI表现为眶上裂区斑片状或小结节状异常信号,患者海绵窦增大、增宽,眶上裂和海绵窦邻近的颞叶脑膜局限性受累。结论 MRI脂肪抑制Gd-DTPA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病变;MRI检查可为临床诊断痛性眼肌痹综合征提供客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6 3岁 左侧偏头痛 10天 ,伴左眼外展不能 6天 ,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入院前 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偏头痛 ,呈刀割样剧烈疼痛 ,伴恶心呕吐。服用常规镇痛止吐药物 ,病情控制不理想。发病后 4天 ,左眼外展不能 ,并出现复视。两年前 ,曾有一次左侧偏头痛病史 ,症状与本次发作相似。发病后 2天左眼外展受限、复视。曾于外院给予中药治疗(具体不详 ) ,头痛消失 ,但左眼外展仍受限。 1年前 ,因左眼复视影响生活 ,在北京同仁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术后 1年 ,眼球运动尚可 ,未有明显头痛发作。右眼视力 0 .4,左眼视力 0 .3。左眼上睑无… 相似文献
5.
何自芳管得宁李一壮秦勤 《临床眼科杂志》2017,(6):548-550
目的观察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H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特点,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首发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患者31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6~87岁,平均(57.42±13.9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颅MRI、血常规、血红蛋白、生化全套、尿常规及自身抗体等检查,必要时行腰椎穿刺。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预后特点,并分析其发病的原因。结果 31例患者起病不同,发现3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患有干燥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差别不大,均首先出现头痛,随后出现同侧眼眶痛、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支配眼球的颅神经以动眼神经受累最多见,占77.4%,其次为外展神经,占19.4%;滑车神经受累较少见,占3.2%。入院治疗后,31例患者头痛均于7 d内完全缓解,平均时间(3.64±1.58)d;29例患者眼球症状于8周内完全缓解,平均时间(4.90±2.18)周;2例患者遗留痛性眼肌麻痹后遗症。完全恢复未复发者共26例,占83.9%;完全恢复又复发者共3例,占9.7%;未完全恢复者共2例,占6.5%。结论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主要临床表现相似,糖皮质激素冲击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可能复发,临床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眼科收治的60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肌麻痹患者60例中,血管病性27例(45%),外伤性15例(25%),其它原因者13例(22%),原因不明5例(8%)。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根据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伴随症状等临床表现,同时完善相关检查,多数眼肌麻痹不难诊断。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 4岁 因头痛、恶心、呕吐 4小时于 2 0 0 1年 2月 6日就诊于小儿科。以头痛原因待查收住儿科病区。检查 :T3 6 7℃。神志清 ,痛苦貌 ,发育良好 ,颈软 ,生理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视力未查 ,双眼睑无下垂 ,结膜无充血 ,角膜清 ,瞳孔 3mm ,对光反射存在 ,眼球活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女,38岁,因头痛、头晕、恶心1周于2004年10月9日就诊于社区卫生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治疗3 d 后无效,疼痛加剧不能忍受,伴双眼睁眼困难,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行全身体格检查及头颅 MRI 检查,WBC 11×10~9个/L,血糖4.32mmol/L,血沉正常。头颅 MRI 示:眶上静脉扩张(双侧)。其他未见异常。因患者“头痛、不能睁眼,视物重影”请眼科会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9,左眼视力0.7;双眼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3 mm,眼球不突出,双眼球除外展正常外,其余各方向运动均受限,双眼呈轻度外展位,双眼球运动分离,双眼瞳孔中度散大,光反应迟钝,双眼角膜知觉消失,角膜、 相似文献
11.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painful ophthamoplegia syndrome)亦称Tolosa-Hunt综合征(THS),是一种缓解和复发的一侧Ⅲ,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从而造成眼肌麻痹,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候群。其病因不明,可能为免疫缺陷性反应,也有学者认为其是眶上裂的非特异性炎症或与血管性病变有关。该病依神经受影响之范围大小、程度轻重,其眼部症状有各种表现。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在临床上少见,易与眼肌麻痹性头痛相混淆,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治疗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本文旨在对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2000年月至2005年8月所收治的12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住院患者的起病情况、临 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12例患者头痛性质、程度等表现多样化。颅神经受累以Ⅲ、Ⅳ、Ⅴ1-2、Ⅵ多见,尤以第Ⅲ颅神经受累最多,占83.3% ,常见几支颅神经同时受累,占75%。诊断需排除其它可引起头痛及眼肌麻痹的疾病。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显著,本组治愈率达75%。 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敏感的特点,均与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之病因相符合。明确诊断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385-386) 相似文献
14.
Tolosa-Hunt综合征(THS)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是由于海绵窦区(有时病变范围波及眶上裂甚至眶尖)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THS临床特征为眶周或眼眶后疼痛同时伴有单根或多根眼外肌麻痹以及同侧三叉神经感觉区障碍。临床上表现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疾病有很多(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脑膜炎、糖尿病致颅神经损伤及鼻咽癌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等),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对于THS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做了综合性的论述,同时着重介绍了MRI对于诊断THS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Neuro-ophthalmology (Aeolus Press)》2013,37(3):207-210
A bilateral clinically isolated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 revealed an Eaton-Lambert syndrome in a 47-year-old patient with oat-cell bronchial carcinoma. The different eye movements were involved. Up and down gazes were more involved than lateral ones. The ptosis was bilateral. The clinical symptomatology and the particularities of elec-trooculograph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chwartz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漏误诊原因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Schwartz综合征8例.详细询问病史,双眼裂隙灯显微镜及检查镜检查,观察治疗经过和手术效果.分析诊断的一致性及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患者18~42岁,均单眼受累,6例有外伤史,首诊误诊为青光眼4例、青睫综合征1例、葡萄膜炎2例.巩膜扣带术治愈4例,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愈2例,2次巩膜扣带术治愈1例,2次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愈1例.结论 Schwartz综合征是一种伴有高眼压和葡萄膜炎反应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常误诊为青光眼、葡萄膜炎、青睫综合征而延误治疗.缺乏对眼底的详细检查和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是误诊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情况选择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复位后高眼压和葡萄膜炎反应自然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分析葡萄膜炎-青光眼-前房积血(UGH)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2022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UGH患者8例(8眼)。方法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主要指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所有8例患者均为IOL植入术后1~6个月出现本病临床表现。平均眼压(42.91±11.54)mmH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前房闪辉,前房积血4例,房水涂片存在红细胞4例。IOL偏位并与虹膜及睫状体接触,2例因虹膜后凹致IOL与虹膜后表面接触,4例IOL偏位与虹膜后表面接触,1例与睫状体接触。1例采用药物治疗,2例虹膜后凹的患者采用YAG激光虹膜切开,IOL调位术、IOL置换术、IOL取出术、青光眼阀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各1例。治疗后随访6~46个月,前房闪辉及房水红细胞消失,IOL与虹膜及睫状体接触消失。结论UGH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白内障术后IOL与虹膜睫状体接触、眼压升高、前房闪辉、房水存在红细胞。其治疗以解除IOL与周围组织的摩擦为根本措施。(眼科,2023,32:127-1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20例眼肌麻痹的老年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功能检查,并进行全身及血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后,给予降血糖、对伴高血压者控制血压,同时肌注维生素B1、B12并口服血管扩张剂和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6~12wk后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消失,随访6~8mo,有2例分别在3mo和5mo时复发.结论:老年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主要表现为复视及上睑下垂,经控制血糖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后,眼肌麻痹均能治愈,但有少数患者在治愈后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