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测定123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以同期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IgG、IgA水平明显降低(P<0.001).IgM、补体C3、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情评估中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为肺炎组,同期健康儿童120名为对照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6、IL-8、IL-10、IL-13、TNF-α)水平,按患儿不同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肺炎组急性期患儿IgA水平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恢复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IgG水平高于急性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IgM、C3、C4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IL-6、IL-8、IL-13、TNF-α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恢复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IL-10水平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恢复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儿IgA水平低于轻型和对照组,轻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儿IgM水平高于轻型和对照组,轻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儿IgG、C3、C4水平高于轻型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儿IL-6、IL-8、IL-13、TNF-α水平高于轻型和对照组,轻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儿IL-10水平低于轻型和对照组,轻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紊乱,免疫球蛋白、补体、炎性因子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患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IgA及补体C3、C4的水平.方法 分析本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46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补体C3、C4含量.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中IgM、IgA应答增强,补体C3、C4无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lgM、lgA在其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水平,探讨其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50例感染EV71手足口病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和补体C3、C4.结果 EV71手足口病组IgG、IgA 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感染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珍 《医学综述》2015,(5):945-946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叶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51例)、支原体性肺炎组(40例)以及病毒性肺炎组(35例),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幼儿作为对照组(52例)。比较并分析各组受试者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按照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各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虽然支原体肺炎组的白细胞计数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以及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细菌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的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小儿肺炎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不同,在排除其他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的因素后,其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小儿肺炎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25例,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给予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和病毒性肺炎组患儿以及对照组健康儿血清明显低于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CRP,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患儿和对照组健康儿血清明显低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CRP,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患儿和对照组健康儿血清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过程中,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诊断鉴别,能够准确鉴别出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以及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早期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急性肺炎患儿135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和非细菌性肺炎组2组作为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及hs-CRP水平。同期抽取5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性肺炎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t=9.87,P<0.05)及对照组(t=9.72,P<0.05);细菌性肺炎组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t=15.86,P<0.05)及对照组(t=19.9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细菌性组与对照组相比,降钙素原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5)。细菌性肺炎组治疗7 d后降钙素原及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前后对比降钙素原及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hs-CR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的分类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多池  吴礼循 《海南医学》2011,22(11):126-12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住本院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儿童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和治愈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值,1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做细菌培养、支原体抗体检测和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急性期时,112例细菌性肺炎肺炎患者中(A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6.4%;5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B组)阳性率为77.5%;3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C组)中阳性率为13.3%;180例健康对照组(D组)阳性率为8.3%。A组、B组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A、B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治愈后A、B组患儿C反应蛋白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值可作为儿童肺炎的辅助鉴别指标,其升高程度的高低对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有临床意义,同时动态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判定疗效及确定疗程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邓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血清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E、Ig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E、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CRP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住院临床诊断为肺炎的患儿215名,分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ELISA法测定血清CRP及血清支原体抗体IgM(MP-IgM),同时测定35例正常儿童的血清CRP.结果 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率(31.2%)较细菌性肺炎组阳性率低(82.2%)(P<0.05).CRP阳性肺炎患儿治疗后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CRP在早期鉴别诊断儿童肺炎类型上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临床用药效果也有一定的判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种幽门螺杆菌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观察3种幽门螺杆菌株在小鼠胃内集落形成能力及感染后对小鼠胃粘膜组织学影响。方法 C57BL/C小鼠40只,分野生型株,突变株,悉尼株及对照组4组,每组10只鼠。野生型CPY3401株(表达细胞相关基因(Cytptoxin-associatedgeneA,CagA)菌株(CagA)与野生型CPY3401株同源并去掉CagA的突突株(CagA)及悉尼株(CagA)分别以0.5ml(10^9菌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137-13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PCT)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诊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肺炎疾病诊疗的婴幼儿1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4月,根据患儿感染的类型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组、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各组患儿分别为40例、40例、20例、20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婴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参与本次实验的婴幼儿均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阳性检出率及PCT变化水平。结果与其他四组相比,细菌性肺炎组的PCT变化水平、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肺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区分细菌性肺炎,对抗生素使用做出指导,最大程度避免用药不合理而导致耐药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体C3、C4在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有RSA史患者为研究组,其中15例未孕者为研究组Ⅰ,15例难免流产者为研究组Ⅱ;3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其中15例未孕者为对照组Ⅰ,15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Ⅱ.采用免疫散...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与硝苯吡啶联合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T)的疗效。研究方法将75例明虚阳亢型EHT患者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25例。25例健康人做正常对照。A组服用六味地黄龙,B组服用硝苯吡啶,C组又用上述两种药物。用药10周后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和科体(C3)的变化及血压的波动。结果75例患者血清中的IgG及C3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A组患者的IgG及C3较治疗前为低(P<0.05),而血压无变化;B组患者的免疫学上无明显变化,但血压控制较满意;C组患者血压得以理想控制,且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结论通过免疫检测和血压的理想控制两方面看,六味地黄龙与硝苯吡啶联合用药治疗阴虚阳亢型EHT是有效的,本研究为EHT的治疗提供了客观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102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转归分成三组: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症手足口病组(Ⅰ组,24例)、未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症手足口病组(Ⅱ组,39例)、轻症手足口病组(Ⅲ组,63例),另取同期住院的畸形矫治患儿为正常对照组(Ⅳ组,51例)。比较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均数比较,合并肺水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gG升高(15.29±11.77 g/L),未合并肺水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0.73±0.54 g/L),各组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gG升高可能是手足口病患者出现肺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经过临床表现、病理、直接免疫荧光等常规手段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患者血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并比较常规间接免疫荧光(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在检测BP患者血清中抗基底膜带(BMZ)抗体的敏感性。[方法]分别应用常规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对37例BP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BMZ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常规IIF示37例BP患者中23例血清抗BMZ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2.16%,10例正常对照血清阴性;盐裂皮肤IIF示37例BP患者中35例血清抗BMZ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4.59%,其中31例为表皮侧IgG沉积、1例为真皮侧沉积、3例为双侧沉积,10例正常对照血清阴性。盐裂皮肤IIF检测BP患者血清中抗BMZ抗体的阳性率与常规IIF相比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1)。[结论]37例BP患者中检出1例EBA(盐裂皮肤IIF示真皮侧沉积),EBA在经过常规方法诊断为BP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7%(1/37),检测BP患者血清抗BMZ抗体时盐裂皮肤IIF技术比常规IIF技术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类瓜氨酸化抗体(anti-carbamylated fibrinogen antibodies, 抗Car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意义,SLE是否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一样,存在大量针对类瓜氨酸的自身抗体,抗CarP抗体与关节损伤及疾病活动度高度相关。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05例确诊的SLE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收集其他SLE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 SLE中存在抗CarP抗体,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抗Car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SLE患者相比,在以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D-二聚体、IgA、IgG、补体C3、补体C4、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与SLE其他自身抗体相比,抗CarP抗体的阳性率(21.9%)高于抗Sm抗体(15.24%),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22.86%)阳性率相似;在SLE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中可检测到抗CarP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 抗Sm(-)组20.2%(18/89),抗dsDNA(-)组9.3%(4/43),抗核小体抗体(-)组12.5%(6/48)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组20.9%(17/81)。而且,抗CarP抗体水平与病程、补体C3、补体C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ESR、CRP、IgA、IgG、RF、抗心磷脂抗体、抗dsDNA抗体及D-二聚体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抗CarP抗体水平升高,抗CarP抗体与SLE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量细胞毒性试验研究抗小鼠宫颈癌U14单克隆抗体的补体依赖细胞毒性作用。对于免疫的肿瘤U14细胞。细胞毒性作用非常显著;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毒性作用依赖于家兔敌国清补体;当用豚鼠血清补体时,靶肿瘤细胞不会发生溶解,但在体内实验,单克隆抗体与补体的联合应用对于大量宫颈癌细胞的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的变化以及全身应用地塞米松对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行标准ECCE+IOL术),第1组术后全身应用地塞米松,第2组全身不用地塞米松。分别对其手术前后血清IgG、IgM、IgA、CH50、C3、C4含量的改变、以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抗“O”、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观察临床指标——睫状充血、房水混浊程度的变化。结果:第2组病人术后血清IgG、IgM升高,补体CH50、C3、C4含量降低,而血清特异性晶体蛋白抗体水平升高。第1组病人IgG、IgM、IgA则无变化,CH50、C4含量升高,临床体征明显较第2组轻。结论:ECCE+IOL可引起体液免疫的明显改变,地塞米松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缬沙坦对中青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及血清补体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中青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氯沙坦治疗的氯沙坦组,缬沙坦治疗的缬沙坦组;治疗前、4周及结束时检测血压、血尿酸、C3及C4补体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时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时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血尿酸均明显降低;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后氯沙坦组及缬沙坦组患者血中C3补体及C4补体均显著降低(P0.04);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时氯沙坦组患者血中C3补体及C4补体水平显著低于缬沙坦组;氯沙坦组1例出现头晕反应,缬沙坦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中青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均具有较理想的降血压作用,但相较于缬沙坦,氯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尿酸及补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