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开胃进食汤对胃黏膜组织的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开胃进食汤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B)组,雷尼替丁(C),组开胃进食汤(D)组,设立正常对照(A)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指数(UI),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的表达。结果:C、D组与B组比较、D组与C组比较,UI、EGF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C、D组溃疡边缘组织EGF阳性细胞表达较A、B组逐渐增多(P<0.01)。结论:开胃进食汤具有促进EGF分泌、保护胃黏膜上皮细胞,加速上皮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组织修复而加速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改善溃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再生胃黏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乙酸溃疡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EGF和VEGF在溃疡3天、8天、25天时的表达,同时测定了再生黏膜厚度、腺体扩张数、胃黏液量,并分析了EGF和VEGF对再生黏膜厚度、腺体扩张数、胃黏液量的影响。结果25天组的EGF积分光密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积分光密度高于3天组(P〈0.05);25天组的VEGF积分光密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积分光密度高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腺体扩张数低于8天组(P〈0.01),8天组的腺体扩张数低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胃黏液含量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胃黏液含量高于3天组(P〈0.01)。结论随着溃疡的愈合,EGF和VEGF促进了再生的异常胃黏膜向正常胃黏膜转化,并促进了再生胃黏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纯抗组胺、抗组胺+抗幽门螺杆菌、抗组胺+免疫调节剂、抗组胺+抗幽门螺杆菌+免疫调节剂4种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A组(抗组胺):曲普利啶胶囊2.5mg,每天2次,脑益嗪片25mg,每天3次,雷尼替丁胶囊0.15g,每天2次,连续1个月。B组(抗组胺+抗幽门螺杆菌):A组疗法+抗幽门螺杆菌“三联7日疗法”(即灭滴灵片0.4g,每天3次,阿莫西林胶囊0.5g,每天3次,奥美拉唑片20mg,每天2次,连续7天)。C组(抗组胺+免疫调节剂):A组疗法+斯奇康注射液2ml,肌注,隔天1次,连用30天。D组(抗组胺+抗幽门螺杆菌+免疫调节剂):各种药的用法用量同上。每周随诊1次,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诊2周。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C、D组(P<0.05或0.01),D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C组(P均<0.05),但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组胺、抗幽门螺杆菌及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于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D 4组,每组各50例。均静脉滴注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注射液及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在以上治疗基础上,B组同时增加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混合液150 mL;C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配合康复治疗;D组则按以上方法联合治疗。结果4组均观察180 d,按欧洲卒中量表(ESS)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均逐步提高。D组治疗后,各时点ESS及AP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90 d及180 d后,显著>B、C组。结论采用药物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等量幽门螺杆菌不同灌胃方法对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小鼠胃黏膜感染幽门螺杆菌程 度的影响。方法: 将含等量NCTC11637幽门螺杆菌的布氏肉汤混悬液通过A,B,C,D 4种方法感染6周龄的雄性 C57BL/6小鼠。A方法用幽门螺杆菌悬液0.2 mL/只灌胃小鼠,隔天1次,共5次。B方法用幽门螺杆菌悬液0.2 mL/只 灌胃小鼠,每天1次,连续5次。C方法第1天用幽门螺杆菌悬液灌胃小鼠0.4 mL/只,以后连续3 d每天灌胃1次,每次 0.2 mL/只。D方法第1天用幽门螺杆菌悬液灌胃小鼠0.4 mL/只,以后隔天灌胃1次,每次0.2 mL/只,共3次。E方法用 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小鼠。灌胃后第2,4,6周处死小鼠,其胃黏膜组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 取胃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的感染程度。结果:2周后A,B,C,D组小鼠的感染率分别为33.3%, 50.0%,66.7%,33.3%;炎症的感染程度C方法>B方法>D方法>A方法>E方法。4周后A,B,C,D组小鼠的感染率分别 为50.0%,83.3%,83.3%,66.7%;炎症的感染程度C方法>B方法>D方法>A方法>E方法。6周后A,B,C,D组小鼠的 感染率均为100%;炎症的感染程度C方法>D方法>B方法>A方法>E方法。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急性感染期,灌胃方法 不同小鼠的感染率不同,炎症程度不同;在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期,灌胃方法不同小鼠的感染率相同,感染的炎 症程度不同。采用第1天灌0.4 mL,以后连续3 d每天1次,0.2 mL/次的灌胃方法最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在小鼠胃黏膜定 植,感染炎症程度最严重,有利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的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EGF、VEGF在老年人胃溃疡中的表达及其与溃疡愈合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正确选用药物,提高老年人胃溃疡的愈合质量和治愈率。方法选择同期老年和中青年活动期胃溃疡各30例,抽取胃液和活检胃黏膜组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检测EGF、VEGF表达;两组均予常规剂量服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周后复查胃镜,了解溃疡愈合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数据,探索老年人胃溃疡愈合与EGF及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组胃液中EGF表达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老年组溃疡愈合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01),老年组胃液中EGF和黏膜组织中EGF、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01)。结论老年人胃黏膜在溃疡愈合过程中EGF、VEGF低水平表达,可能是老年人胃溃疡愈合质量差和难治愈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在治疗老年人胃溃疡时用PPI抑酸药联合促胃黏膜EGF、VEGF表达的胃黏膜保护剂,将提高老年人胃溃疡的愈合质量,解决难治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抑制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抑制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 用幽门螺杆菌感染Wistar大鼠,4周后复制出乙酸胃溃疡模型,在溃疡模型复制后的3、8、16天测定胃窦部黏膜G细胞、D细胞的数目、胃液量和pH.结果 Hp+乙酸溃疡组G细胞数目、胃液量高于乙酸溃疡组(P<0.01);D细胞的数目和pH低于乙酸溃疡组(P<0.01).结论 幽门螺杆菌通过增加胃酸分泌抑制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8.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PUD)确实有效又符合国情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16 6例PUD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 ,各组予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疗程的三联疗法治疗 ,A、B组 7天一疗程 ,C、D组 14天一疗程。观察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率 ,疗程结束后 4周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以及随访 1年后的溃疡复发率。结果 :各组间HP根除率均在 90 %以上 ,溃疡愈合率在 80 %左右 ,各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A组 59.5% ,B组 2 9.5% ,C组 11.9% ,D组 4 .9% ,C、D组副反应发生率比A、B组明显减少 (P <0 .0 5)。结论 :C、D两组治疗效果好 ,价格低廉 ,副反应少 ,是理想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谢小牛 《吉林医学》2011,(5):901-902
目的:观察3种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B组与C组,分别采用基于不同药物的三联药物治疗。结果:A组溃疡愈合率86.4%,B组溃疡愈合率81.8%,C组溃疡愈合率81.8%,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7.3%,而B组与C组分别为72.7%和77.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药物的三联疗法都能够明显促进溃疡的愈合,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并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黏膜保护剂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成模3 d后分5组,即模型组、对照组、替普瑞酮组、奥美拉唑组、替普瑞酮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给药治疗14 d,取其标本,评估再生黏膜组织学及功能成熟度,以判定溃疡愈合质量。结果:奥美拉唑组和联合治疗组溃疡指数最小,溃疡抑制率最高。替普瑞酮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再生黏膜厚度增加、囊状扩张腺体数目减少,肉芽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减少、微血管数量增加、胶原面积增加,黏膜中性黏液和氨基己糖分泌增多,血浆PGE2分泌增多,免疫组化染色中黏膜局部EGFR、bFGF阳性细胞表达增强。结论: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均能促进溃疡愈合,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能明显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和功能成熟度,促进高质量的溃疡愈合,若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利多卡因300mg、奥扎格雷钠8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辛伐他汀10mg,qd;阿司匹林100mg,qd。对照组给予血栓通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辛伐他汀10mg,qd;阿司匹林100mg,qd。7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5.2%、76.3%,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6.3%、42.1%,两组相比,痊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注射用血凝酶保留灌肠途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注射用血凝酶2 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2次/d;对照组应用注射用血凝酶2 U+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2次/d.疗程均为3 d.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有效率为61.8%(21/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5).结论 应用注射用血凝酶保留灌肠途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3.
赵昱  吴军  安扬  常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5):570-573, 578
目的观察脊髓集落刺激因子1(CSF1)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功鞘内置管SD大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NS组)、吗啡组(MOR组)、CSF1R抑制剂组(PLX3397组)、CSF1R抑制剂+吗啡组(PLX3397+MOR组),各15只。MOR组和PLX3397+MOR组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 μg建立吗啡耐受动物模型,PLX3397+MOR组同时灌胃给予CSF1R抑制剂PLX3397(290 mg/kg);NS组鞘内注射及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PLX3397组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予CSF1R抑制剂PLX3397。采用50 ℃热水甩尾潜伏期法和机械反射阈值法观察CSF1在吗啡的镇痛耐受中作用;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IBA1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吗啡对腰段脊髓CSF1表达的影响。结果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MOR组大鼠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percent of maximal possible potential effect,%MPE)进行性降低(P < 0.05);而与MOR组比较,PLX3397+MOR组大鼠注射吗啡3、5、7 d时%MPE均增加(P < 0.05);PLX3397组与NS组各时点%MP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吗啡7 d后,MOR组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在大鼠腰段脊髓背角表达较NS组增加(P < 0.05),MOR+PLX3397组大鼠IBA-1表达较MOR组减少(P < 0.05);MOR组和MOR+PLX3397组大鼠腰段脊髓CSF1表达均较NS组增加(P < 0.05),2组CSF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CSF1参与吗啡耐受形成,抑制脊髓CSF1表达可能为临床治疗吗啡镇痛耐受提供一种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影响。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0%(42/50)和80.0%(40/50),两组间根除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效果好,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 mL加5%葡萄糖或0.9%氯化钠,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奥扎格雷80 mg,静滴,1次/d,连用14 d。对照组22例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减轻胸闷、胸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两组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红  姚莉  杨善峰 《安徽医学》2004,25(2):107-108
目的 观察两组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组织学检查和1 4 C—UBT或血清抗体检测证实有HP感染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 2 3 6例 ,随机分为A、A1、B、B1四组 ,A组 :用丽珠胃三联 ;A1组 :奥美啦唑 +丽珠胃三联 ;B组 :丽珠得乐 +瑞贝克 +呋喃唑酮 ;B1组 :B组药物 +奥美啦唑 ;四组均常规剂量 ,每日 2次 ,疗程 1周。对A1组和B1组中的 11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在抗HP治疗 1周后继服奥美啦唑 3周。所有病人治疗结束 4周后 ,做胃镜、组织学检查和1 4 C—UBT观察HP根除率 ,了解溃疡愈合率。用药过程中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 A1组 ( 91.9%)和B1组 ( 94.4%)的HP根除率高于A组 ( 83 .9%)和B组 ( 80 .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1组和B1组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 73 .9%和 70 .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 93 .9%和 96.9%,两组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明显高于胃溃疡 (P <0 .0 5 ) ,HP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丽珠胃三联 +奥美啦唑四联和奥美啦唑 +丽珠得乐 +瑞贝克 +呋喃唑酮四联的 1周疗法是根除HP和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价廉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阿魏酸钠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模型 ,Wistar雄性大鼠 15只随机分为①对照组 (n =7)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4ml/d)。②阿魏酸钠治疗组 (n =8)腹腔内注射融于生理盐水的阿魏酸钠 (2 0 0mg/d) ,球囊损伤 14d后 ,损伤区域的血管段取材固定后 ,分析血管断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细胞以了解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阿魏酸钠可明显减少新生内膜面积 ,增加管腔面积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 :阿魏酸钠具有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毒力的幽门螺杆菌( Helicob acter pylori , Hp)对大鼠溃疡愈合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以50%(体积分数)乙酸烧灼大鼠浆膜面的方法制备胃溃疡模型,经口灌服不同毒力的Hp菌液,14 d后测定溃疡指数,并通过放免法、酶免法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含量、胃黏膜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溃疡指数、血清胃泌素和IL-8 含量均高于后者,而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低于后者。VacA +组与VacA -组比较,前者溃疡指数、血清胃泌素含量高于后者,D细胞染色强度和密度低于后者,IL-8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口灌服Hp 菌液可延迟大鼠溃疡愈合时间,且VacA + 菌株较VacA -菌株延迟愈合作用更加明显,H p延迟溃疡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增高血清胃泌素含量、减少胃黏膜生长抑素的分泌、提高血清IL-8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完全弗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和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分别与牛Ⅱ型胶原蛋白(calfⅡcollagen,CⅡ)构建的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  相似文献   

20.
许婉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67-68,70
目的 探讨木糖醇注射液稀释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木糖醇注射液稀释泮托拉唑钠,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96.67%,用药时间分别为(9.3±1.6)d,(9.6±1.8)d,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木糖醇注射液可用于稀释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应控制速度,缓慢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